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生活方式与健康体育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在分析现代社会特征的基础上,确立“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与健康体育和作为生活方式的健康体育”三大主题,从“生活方式的理解、生活方式的变化、现代社会与成人病、现代社会与健康管理、创造健康、有规律的开展健康体育活动、积极推进家庭健康体育活动和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等八个方面,对生活方式与健康体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大众体育的理性回归--体育生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生活化的实现,体现了人们生活方式中深刻的人内涵。分析了体育生活化对健康生活、经济生活、职业生活和化生活的影响,并提出良性发展的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3.
全民健身背景下国民如何形塑健康生活方式成为重要命题。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社会实践视角切入,搭建“实践场域—实践资本—实践惯习”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究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及其形塑机制。发现,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实践归因联结了学校教育、家庭资本、社会关系与身体价值之四重维度,并且权衡实践中的参与便利性、相对自主性以及较强目的性而形塑个体的发展认知,因此大学生在学校、家庭与社会场域的体育实践形成身体惯习,奠定学校体育传统、家庭体育资源、社会体育活动、自我身体构建的实践基础,进而揭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形塑机制,即基于理性认知的体育实践,让运动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4.
论体育摄影文化的新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体育摄影的特性,阐述了体育摄影在丰富人们的化生活,提供各项体育科研数据资料、记录体育历史、反映当前体育社会中的焦点问题以及为发展我国体育事业所起的重要作用,预测了体育摄影在新时代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休闲体育及其兴起背景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休闲体育是一种休闲生活方式,是随着人们对当代体育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体育概念。对休闲体育在中国兴起的背景,人们休闲生活意识,休闲体育对体育生活化、大众化的积极作用,休闲体育对生命过程的意义,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时代意义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献资料等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中体育参与形式,以及体育观赏行为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发现,男女大学生在此两方面呈现较大的差异。对影响男女大学生体育生活两方面的原因做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能否建立“体育生活、健康生活”良好生活方式的最初责任应该是家庭这样的思考,在阐述了我国家庭体育教育发展背景的前提下,从理论上进一步剖析了无限夸大了‘食为先’强身之道的功能等阻碍家庭体育教育的发展要素。并宏观的提出了明确家庭承担责任和发挥家长主导作用等发展我国家庭体育教育的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8.
数字体育的发展及其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体育是体育与科技结合的产物,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开发、体验、传播体育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数字体育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现在制约数字体育发展的瓶颈就是专业人才的匮乏。  相似文献   

9.
终身体育与人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内容的扩展和补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的个性连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从终身教育和终身体育的观点出发,分析了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论述了终身体育将成为改善人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文化人类学,民族吏学,体育吏学,体育理论等学科原理,结合田野调查、背景分析、比较分析阐述了梅州客家地区传统体育及其文化特征。认为梅州客家地区传统体育文化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它与客家人的生产、生活环境及传统意识形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上海体育与上海世博会互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释了世博会的起源、历届世博会的主题演变及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理念。论证体育在演绎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中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总结上海体育取得的辉煌成就,分析上海体育演绎上海世博会主题的优势,并结合上海体育实际,提出上海体育与上海世博会有效互动的方略,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宇宙创生假说理论,体现生命源于宇宙而育于地球的事实,阐述生命在宇宙中可能是一种普通现象,其共性是“运动”。进而证明“生命在于运动”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体育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体育是健康、是娱乐、是教育、是民族精神.可见,人生不能没有体育.高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衔接点,仍然是实践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价值,它对形成和完善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特尔斐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文献研究等方法,对"体育生活化"、"体育生活化社区"进行了概念的界定;避开管理、行政路线,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反映体育生活化本质的指标入手,提出两个特色指标"体育家庭"和"体育骨干";共进行专家问卷法3轮,最终构建的《体育生活化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集,其中四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政府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社区体育社会化程度、锻炼人群行为与态度以及家庭体育活动与体育家庭等;12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场地设施及经费的社会化、居民锻炼的行为与效果、体育家庭健身特征等;29个三级指标分别为有3个以上社区体育居民自治组织、有民间体育社团、辖区内单位体育场地开放率80%以上等。旨在为政府有关部门推广、评价体育生活化社区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街道、社区管理者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体育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带动力量,习近平在多次场合强调了体育与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密切相连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国民具有强健的体魄,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这决定了体育具有健身的功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需要有伟大的精神做支撑."人生能有几回搏"的中华体育精神是为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的物质基础,体育消费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中国梦需要世界的认同与赞赏,体育以其政治色彩淡、群众性广、社会影响大而十分适合作为中国梦对外传播的媒介.  相似文献   

16.
“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是成都体育学院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的办学特色。“以体为主”,突出了体育院校的办学特性,是必须永远保持的本色;“体医渗透”,体现了体育科学化的发展趋势,是必须永远追求的方向;“体文结合”,反映了体育回归人文的时代潮流,是必须永远贯穿的精神。“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相辅相存、有机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一专多能”由一般的泛指转化为特指,使成都体育学院具有了区别于其他体育院校的“大同小异”,也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7.
时尚体育——高校体育教育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时尚体育的基本内涵进行阐述,通过论述时尚体育在高校广泛开展的价值和分析高校具备开展时尚体育的条件,认为时尚体育在高校广泛开展是切实可行的,并对时尚体育在高校开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体育表演艺术概念及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学、体育学和艺术学的角度对社会中大量的体育表演艺术现象进行分析,揭示体育表演艺术的本质、内涵及外延,并首次对体育表演艺术概念进行界定与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表演艺术可分为健身性体育表演艺术、竞技性体育表演艺术和娱乐性体育表演艺术等三类,每类又包括不同的体育表演项目,对体育院校开设体育表演专业及课程设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校阳光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对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对我国高校阳光体育及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阳光体育在高校呈现三大特点:1)"两极分化",阳光体育开展欠缺持久性;2)"形式化",阳光体育运动内容过于单调;3)"乌托邦",阳光体育实施理想化。而影响高校阳光体育与终身体育对接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四点:1)对体育的认知水平因素;2)生活环境因素;3)体育设施及经费因素;4)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要解决二者的有效对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1)加强大学生群体阳光体育健身理念教育;2)创造阳光的体育文化氛围;3)优化师资配备,加大经费扶持;4)强化现有的监督机制,建立课改和阳光体育目标相统一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0.
试论全国农民运动会对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届全国农运会的历程正是农运会从规模、项目设置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对农村体育事业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对全国农运会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农运会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