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人与成才,其本质则是一种人格的、生命的启迪教育,如果教育中舍弃了人格塑造,那就等于舍弃了根本,充其量是一种职业性的训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必须看到,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有学问的人,而且更应该是有道德、人格高尚的人,必须具有健康的人格.大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栋梁,其人格特质对民族精神和国家的兴衰至关重要.因此,注重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是时代对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它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以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影响人格特质的各种关系,通过研究建立路径模型。经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对学生的应对方式有预测作用,受处罚因子对应对方式也有着直接的作用,人格特质还通过受罚因子对学生应对方式有间接作用。各高校应该重视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与培养。  相似文献   

3.
探索初中生自尊与自我体像、人格特质的关系。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商丘市某中学初中学生270名作为研究对象,用多维自我体像关系调查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少年版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调查。运用SPSS17.0和Amo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可以通过初中生的人格特质直接预测自我体像,自尊在人格特质与自我体像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奥林匹克教育对青少年人格塑造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文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600-601,604
奥林匹克教育对当代青少年进行人格塑造,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奥林匹克教育发展的需要.文章揭示了奥林匹克教育对青少年人格塑造的时代内涵,从奥林匹克教育有助于增强青少年进行身体锻炼的意识;有助于展示当代青少年的魅力和风采;有助于培养青少年顽强的意志品质;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等八个方面全面阐释奥林匹克教育对青少年人格塑造的作用,旨在通过研究,进一步明确奥林匹克教育对青少年人格塑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空间建构是绘画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在绘画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绘画空间的关注和探索,而不同代,不同艺术家对绘画空间的不同理解导致了风格的不断变化,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本文试以空间建构为着眼点,探索西方绘画从原始时期到20世纪现代主义在空间表现上的特点,并对其演变过程加以评述.通过研究比较,使人们清楚了解已有的空间建构方式及其变迁的轨迹,以利我们去开拓新的绘画空间.  相似文献   

6.
当今现实里学生人格的塑造主要是通过有意识培养来完成的,有意识培养存在一些将知识抽离生活情境,缺乏情感的深度关怀等不利于学生人格发展的问题.无意识培养作为对有意识培养进行补充的一种新的塑造方式,具有平等性、多样性、隐蔽性、愉悦性和渗透性等特征,能通过主体人格的感召,愉悦塑造情境的创设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得人格自由,调节人格结构,丰富人格内容,促进人格的自性化发展,为学生人格塑造丰富了内容,提供了新的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试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必须加强素质教育 ,强化质量意识 ,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对大学生的诸多素质要求中应注重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塑造 ,不仅要注重提高专业教育质量 ,而且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塑造 ,充分体现大学生独立的心理状态、行为倾向和行为风格 ,充分发挥其潜能和创造力。高校在进行健康人格塑造过程中应突出重点 ,针对目前大学生中消极人格现象 ,努力从内容、目标和途径等方面实现健康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8.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对不同人格特质进行分析,从而采取适度的原则,对西方人格及古代传统人格进行"扬弃"中构建大学生的现代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职学校的学生存在综合素质不高,行为习惯和心理上存在承受能力较弱、依赖性较强、逆反心理较重等方面的缺陷,把其作为独立群体,对其人格特质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把广东省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实验组每周增加2次登山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为90min,强度控制在心率130~150次/min,实验周期18周.实验前后利用卡特尔16PF量表分别测试人格特质,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组16PF人格因素中的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和敢为性得到显著提高(P<0.05),表现为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独立积极,养成敢于担当的良好品质;怀疑性降低(P<0.01);表现为依赖随和,易与人相处,改变了怀疑刚愎,固执已见的不良习惯;登山运动项目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登山运动作为运动处方应用于塑造中职学生人格特质等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孤残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和心理品质障碍,因此对孤残儿童生理代偿、精神需求、心理需求、人格发育等方面,是需要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1].本文以阳江市福利院为例,以舞蹈为治疗媒介,探索一种适合福利院的舞蹈治疗模式,修补孤残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缺失,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孔子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个体品德的培养,将教育的目标指向了对个体完满人格、应然人格的追寻,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人格教育体系.本文依据人格塑造形成的逻辑,从教育起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旨归四个方面分析孔子的人格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蒙汉双文化大学生为被试,对蒙古族和汉族两种文化启动条件下被试的大五人格特质进行比较,目的在于探究蒙汉双文化大学生面对不同文化线索时,是否出现人格特点的转换效应以及双文化认同整合对转换的调节作用.实验一发现:在汉族文化启动条件下,蒙汉双文化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二发现:严谨性和宜人性维度上,文化启动的转换效应显著;外向性维度上,文化启动与双文化认同整合的交互作用显著.结果表明,面对不同的文化线索时,蒙汉双文化大学生会表现出当前文化情境的典型人格特征,即出现人格特征的转换效应,双文化认同整合程度对转换效应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唐卫萍 《美育学刊》2013,(1):97-107
"墨竹"创作的传统由来已久,直到北宋时经过文同之手,"墨竹"才作为一种经典绘画样式确立下来,成为后世画家模仿的典范。文同在对画竹技法进行探索的同时,将"君子"人格注入到墨竹的创作之中,"画"出了士大夫眼中理想的竹子。"墨竹"由此成为士大夫绘画创作的经典题材。文同墨竹创作逐渐成熟并扩大影响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墨竹"绘画样式在北宋画坛经典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是高校德育的最终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两课”教师的人格更是搞好“两课”的基础和前提,它对大学生具有示范、感染和净化作用,也是转化、升华大学生思想最有效的途径,更是开创我国思想教育新局面的关键。时代的发展不仅凸现出“两课”教师人格的这一作用,而且提升了“两课”教师人格的要求。为此,“两课”教师应注重自身人格的塑造,努力使自己成为集政治人格、智慧人格、道德人格、情感人格为一体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专业的量表调查了大学生各项社会支持来源的获得情况,并与人格特质进行相关分析,在相关分析基础上建立两者的回归分析模型,从而得出社会支持对人格特质的影响机制。结论显示,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都与人格特质中的内外向维度有显著相关,其中自我支持、友情支持、辅导员支持进入了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有效地解释了人格内外向变量。  相似文献   

16.
重点考察了感觉寻求人格特质对大学生运动员的压力缓冲作用。共有28人(23男5女)参与了实验。采用2×2组间设计,自变量为压力和感觉寻求人格,压力有2个水平:高压和低压,感觉寻求人格也有2个水平:高寻求和低寻求。因变量为Stroop任务测得的色词匹配与色词不匹配的正确率(%)和反应时(ms)。结果:1)压力的主效应显著;2)感觉寻求人格特质的主效应显著;3)压力与感觉寻求人格特质的交互作用显著。结论:1)压力对自我控制存在影响,即相比低压条件,大学生运动员在高压条件下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表现;2)感觉寻求人格特质对自我控制存在影响,即高感觉寻求者比低感觉寻求者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表现;3)感觉寻求人格特质具有压力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重视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注、思考和探讨的严峻课题之一。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耐挫精神、社会责任感教育非常重要。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目标是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找到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依托 ,创设合理有序的良好社会环境 ,充分调动个体作为道德生活主体的意识 ,这些都是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思想意识以其客观效能彰显着人之为人的价值和意义。忽视甚至否认这一事实是思想政治教育失效的关键因素,同时,传统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加剧了这一状况。思想政治教育对健康人格塑造的切实路径为:以人为本,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成为表达人性关怀与精神慰藉的渠道;重树教育者的健康人格形象,以形成自树树人的良性人格影响与塑造机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对话中,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成为塑造健康人格的精神旨归。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将其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相结合,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理想人格的概述为主要出发点,论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指导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必要性,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关系,重点探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指导当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对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山东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P、E、N、L 4项因子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L维度差异显著(P<0.05);(2)中锋运动员P因子分数高于全国常模,后卫运动员的P因子分数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P<0.05),后卫与前锋的L因子分数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显著(P<0.05);(3)各位置之间、高中与初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不同因子上均存在差异.结论: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整体上呈现关心他人,情绪较稳定的人格特质,具有社会掩饰性倾向,但有时过分夸大自我,易产生不良心理体验.教练员应依据青少年身心特点,塑造优秀篮球运动员所必需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