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臧勤  汪丽  秦红 《早期教育》2001,(15):26-27
多年的幼儿园课程研究实践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建构适合本园实情的园本课程。因为课程设计、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只有充分考虑本园的幼儿、教师和可利用的一切资源,才能最大限度、最有效地促进全体幼儿的和谐发展。经历了十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园田野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框架结构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2.
一、园本课程与园本课程建设园本课程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园本课程的建设,对这个问题的误解则会造成虚假、错位甚至是反科学的“园本课程”的泛滥,对这个问题作任意的、错误的解释,有可能给幼教领域中过度的、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甚至是违法的商业化操作找到“理论支持”。园本课程不同于本园课程,本园课程一般是以特定幼儿园的人员为言说者时使用,这时,本园之“本”仅是人称指代,意为“我”或“我们”。本园只是确定了幼儿园正在使用或实施的课程,没有确定幼儿园课程的性质。本园课程可能是在多种课程中选择的…  相似文献   

3.
林姗 《天津教育》2022,(21):72-74
<正>园本课程是在国家教育相关政策指导下,幼儿园结合地方课程,立足于本园的实际环境、条件和师幼的情况,以幼儿发展为目标而构建的具有本园特点的课程体系。我园立足于地处闽南,山海相依的地理位置,与教师幼儿在三年的实践中逐渐了具有本园特色的“亲自然”园本课程。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的内涵发展,课程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其中以园所优势和资源为源泉,以本园实际为基础,以幼儿发展需要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是开发与建设幼儿园课程的关键。综合以上观点来理解,幼儿园课程应该指向每个幼儿的发展,要渗透在一日活动中,要体现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要给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自主权和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5.
耿晶 《亚太教育》2019,(2):59-59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联系本土资源和幼儿实际,发掘与优化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幼儿园课程资源,使课程实用、个性、多样。对于偏远山区的幼儿园应该怎样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来构建适合自身实际、有利于本园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我园从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田野课程”是借鉴瑞吉欧教学理论,以整合的观念设计组织教育活动,强调幼儿是学习的主体,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思考并寻求答案,注重真实生活和环境在幼儿自主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和帮助。“田野课程”还通过互动式学习及过程评价,支持、引导和促进幼儿充分地学习和发展。“田野课程”融合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问题中心设计”理论,符合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我园多年来主要是以“结构性教学”为主,“田野课程”与“结构性教学”相比较有几个特征:从比较可以看…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一直以分科教学为主要课程模式。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幼教事业自身的发展与变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我园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青岛市素质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实际。吸纳并应用皮亚杰、维果茨基以及瑞吉欧教育系统的理论与思想。对本园的课程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建构。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园实际的园本课程——主题探究性活动课程。这种课程基于“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主题探究的形式,采用了“合科”的统整教学,从孩子的主动学习、探索入手。将孩子的兴趣、意念及需要引向教育所期望的方向。下面是我园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的一些认识与做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孙卓君 《早期教育》2011,(11):29-31
随着园本课程开发的不断深入,走“农味”之路成为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农村幼儿园如何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满足幼儿的需要,使“农味”课程成为办园的特色,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和对幼儿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园根据幼儿的兴趣,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研究开发园本课程,帮助教师树“三观”建“三构”,优化课程目标,均衡设计课程内容,促进农村幼儿的发展。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下水”“引水”“活水”等策略,有效地提升了教师整体队伍素质,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袁淑文  张霞 《山东教育》2002,(36):26-27
后现代主义课程专家多尔指出:“为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要求,应构建一种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他为我们建构“园本课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近几年,我园一直探索适合本园幼儿的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青岛市幼儿园素质教育指导纲要》出台后,我园的“课程方案”更趋完善。根据教育目标,我们在设置和实施时,坚持“活动内容与方式的多元性,活动时间与空间的开放性”等原则。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认识到,幼儿的学习不应限于教室和幼儿园,而应指向更广阔的空间——家庭、社区、大自然。一…  相似文献   

10.
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行为教育且融入园本课程的一系列过程,其实就是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将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实现书面化、规范化、课程化、本园化,并把融入文明礼仪行为教育内容的园本课程纳入幼儿园常规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1.
刘翠珠 《广西教育》2008,(10):47-47
近几年来,仓满幼儿园对民俗文化这一优质资源进行重新组织,灵活运用,创新发展,创设了适合本园幼儿特点的园本课程。不仅让幼儿萌发热爱家乡、民族的意识,提高了人文素养,而且也使幼儿园顺利完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呈现出富有个性的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2.
正幼儿园的内涵发展,课程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其中以园所优势和资源为源泉,以本园实际为基础,以幼儿发展需要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是开发与建设幼儿园课程的关键。综合以上观点来理解,幼儿园课程应该指向每个幼儿的发展,要渗透在一日活动中,要体现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要给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自主权和自由空间。近年来,我们厘清思路——以自主性故事表演为突破口,把故事表演作为载体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园本课程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不少幼儿教育工作者误以为幼儿园课程改革就是要建立“园本课程”,误以为这是将正确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幼儿园教育实践的最佳途径。许多幼儿园教师都忙于发展和编制属于自己的“园本课程”,不少地区的各级行政职能部门也在大范围地要求每个幼儿园发展和编制“园本课程”,有的还以幼儿园有没有“园本课程”作为幼儿园评定等级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样做,有时会导致许多问题,不只是幼儿园教师累了,更重要的是幼儿园课程本来应有的价值降低了,甚至没有了。不要只是关注幼儿喜欢学的,还要关注幼儿应该学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着眼于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提到"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这些都充分强调要将统一的课程计划与幼儿园实际情况结合,合理利用资源构建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体系,以此来调动教师的主动性,促进幼儿和幼儿园的发展。本期《特别策划》栏目邀请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幼儿园以及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教育局的同仁从理论到实践多角度探析如何构建快乐园本课程,希望能与幼教同行共同分享园本课程构建中的经验,也一起解答遇到的疑惑。  相似文献   

15.
园本课程开发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探索符合本园实际的幼儿科技教育课程中,厦门市科技观儿园课题研究组明确提出了其园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原则,总结了其在课程内容选择、环境创设等方面的经验,揭示了其探索的意义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应根据本园实际,明确园本课程含义,根据实际工作设置课程并形成大课程观,将诵读课程与幼儿一日活动有机融合;应抓住幼儿年龄特点,探讨适合的教学方法并积极组织诵读活动,积极开发园本诵读教材,以促进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园本课程从词源上看,它借鉴了“校本”课程的观念,但实践上,它几乎与幼儿园课程的实践同步。即最初的幼儿园课程本身就是园本的,随着幼儿教育规模的扩大,非园本的课程才产生并发展起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今天提倡园本课程,并不是首创园本课程,实际上是回归园本课程。园本课程是不断变化的,园本课程最终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本。每个班幼儿的特点有所不同,每个幼儿又都有自己的个性,同时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园本课程也应不断在变。2004年,我园承担了市级重点课题《融通共享中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发展》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8.
园本课程开发对幼儿教师的新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园本课程开发是指幼儿园根据本园的历史、现状和发展目标,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在园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活动。其基本的特点是:整合性,开放性,全面性,强调关注幼儿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幼儿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意义在于:建立一种以幼儿园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和受教育者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幼儿园课程具有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满足社会发展和幼儿发展需求的能力。进行园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群体,因此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不但…  相似文献   

19.
课程审议是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园本化进程中的基本组织形式。在课程审议中,幼儿园需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教师在审议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完善课程审议体系,构建园本化的幼儿园课程,使课程审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进而使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更加科学、规范,更贴近幼儿的发展需要。下面,笔者以我园为例,谈谈课程审议对幼儿园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园在认真分析各种课程模式特点、总结本园以往课程改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抓住幼儿期最主要的教育任务和内容,研究适合我园的课程模式,即幼儿园“快乐阳光”课程。“阳光”象征光明、力量、生命和永恒,具有像阳光一般健康体魄、快乐性格、好奇乐学的素质,是幼儿适应未来生活的重要条件。我们把“快乐阳光”课程改革不仅仅理解为一种框架建构的活动,而且理解为一种唤醒教师和幼儿的探究意识,启迪教师和幼儿的精神世界,建构教师和幼儿的生活方式,以实现教师和幼儿生命价值的活动。“快乐阳光”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健康、快乐、幸福、好学,也就是让我们的孩子爱健康、会生活,善快乐、能交往,勤思考、敢实践,守规范、养正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