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记》日:“师,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儒家的经典作《大学》开宗明义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也就是以道德教人的意思。可见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对教育来讲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道德教育理论必须回答的基本命题之一便是:道德可教吗?道德可教是中国历代教育家的理论预设。人性论是绝大多数教育家的教育理论的出发点,而人性的核心是道德,人性与教育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实际就是道德与教育的关系。《中庸》开宗明义地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大学》确定的大学教育纲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王夫之的论断更为中肯:“教者皆性,而性必有教,体用不可得而分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传统就是道德教育,而中国两千年的教育所教授的只…  相似文献   

3.
边志芳 《学子》2014,(4):55-57
正明德致远是我校的校训,明德致远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明德"取自于《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取其"讲求道德,注重礼仪"之意;寄寓我校秉承中华优秀传统,高举"立德树人"大旗,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学校德育价值观。育人以德为本。中国古代的教育就十分重视德育。孔子教学生以"志、行、忠、信";孟子教学生以"仁、义、礼、智"。在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那么,怎样进行素质教育呢?第一,引导学生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去汲取人文素质的营养。儒学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指出了教育人的原则,首先在于陶冶个人情操,培养善良的美德。“五经”之一的《周易》中指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明确地提出了天人之交的和谐原则:一方面要求人类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另一方面要求人与人之间也要保持和谐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5.
正《大学》开篇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人已经界定了大学的宗旨以及我们培养的人才目标。高等学校是先进文化的源泉和传播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道德建设的关键环节。那么对于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主体,高校教师应该如何定位自己、要求自己?大学教师的道德修养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准?事实上,随着当前我国贫富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汝伦近日在上海“世纪人文论谈”上从四个方面指出全面发展乃人文教育之本。我国古代四书中《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阐明完美的光明的道德,在于使人民受到感化,成为新人,在于达到在道德上完美无缺的理想境界。)这说明我们的祖先是将个人的完善进而天下的完善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固然要教客观知识,但更要育人。人文教育从其性质上讲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自上古虞舜而下,“德”一直被视为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至春秋以后,诸侯雄起,教育盛行,“格物”、“修身”则成了教育的第一要务,于是,《大学》的开篇便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明德”在育人中的地位之重要。关于“德”,《辞海》上的释义为:“①道德,品德。如:美德,德才兼备。《易?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也。’②恩德,好处。《国策?魏策四》:‘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③感德。④事物中的属性。章炳麟《国故论衡?语言缘起》说:‘实、德、业三,各不相离。’⑤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指具体事物从…  相似文献   

8.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理念贯穿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过程,是古代高等教育的纲领。成均、私学、太学、书院可分别代表古代大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大学之道”理念蕴涵在其中的每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一系列功能中,文化价值是一切功能的基础与主导.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由人类优秀文化凝聚、积淀而成的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它是人类信念、理想和道德等精神品格的结晶.因此,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价值的核心和灵魂.我国具有悠久的人文教育传统,《大学》开篇便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被视为古代思想家的"大学"三纲,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为教、为学、为人的"大学"理念,显示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我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功能认识,即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在于知识,而在于道德,在于培养人性之善、人性之美。西方古代对教育的认识亦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