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肖梅 《家庭教育》2005,(2B):28-29
睡眠是人类首先要学习的一种技能。随着宝宝身心发展,睡眠形态逐渐与成人同步,许多因睡眠而滋生的养育问题自然解决,但仍有约8%-11%的父母深受宝社睡眠问题的困扰,让我们多了解一些宝宝的睡眠状况吧。  相似文献   

2.
一、调查目的  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合理充足的睡眠至关重要,这是国家教育部门长期关注的问题。严格执行睡眠制度,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了掌握当前农村小学生睡眠的实际情况,加强睡眠休息的教育管理,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一 )问卷。针对“小学生睡眠时间的多少”这一问题对学生家长发放定案型问卷,同时作好认真的统计分析。  (二 )围绕“是什么原因挤占了小学生的正常睡眠时间”这一问题,我们通过调查…  相似文献   

3.
高质量的睡眠是保证宝宝身体健康成长的前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妈妈为宝宝睡眠问题及不良的睡眠习惯苦恼,让我们一起关注宝宝睡眠,帮妈妈解决宝宝睡眠难题,建立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一、宝宝的睡眠时间和睡眠特点宝宝所需的睡眠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些宝宝的睡眠时间很长,有些却短得令人诧异。初生儿除了吃奶的时间外,多半都在睡眠状态。前3个月平均每天睡约16.6小时。比较特别的是,初生儿时睡时醒,平均约1~1.5小时就有一个循环,此种睡眠型态慢慢地受到自然界昼夜变迁以及成人的影响而改变。1岁时,宝宝白天需2次小睡,平…  相似文献   

4.
张美玲子 《教育》2010,(12):36-37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中小学生的睡眠质量问题尤其引人关注。《教育》旬刊曾对中小学生睡眠情况做过专题调查,近日就家长来信反映情况,《教育》旬刊记者针对部分学校中小学生睡眠情况进行了再调查。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MSP430进入睡眠后,采用C语言与汇编语言混合煽程的方法解决系统退出睡眠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卓伯 《甘肃教育》2011,(18):I0001-I0001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小事上犯经验主义错误,比如大多数人认为临睡前洗个热水澡,既解乏,又帮助睡眠。但从健康保健角度来说,就有问题了。“睡前洗热水澡”中的“睡前”和“热水”都是错误的概念,违背了人体的生理规律。洗澡用热水,人体温度迅速升高,会抑制大脑褪黑激素的分泌,减缓大脑释放褪黑激素的时间。褪黑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诱导自然睡眠,通过调节人的自然睡眠而克服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学前儿童普遍身体活动不足,久坐行为较多,睡眠呈“晚睡晚起”模式,新冠疫情加剧了这种情况。身体活动不足、久坐行为以及不良睡眠习惯会导致学前儿童肥胖、问题行为等健康问题。睡眠、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是分布在一天24小时内的3种行为,根据能量消耗,它们可以被统称为一种持续运动行为。  相似文献   

8.
美国肯尼迪医疗中心睡眠和肺功能专家彼得.波洛什等人在加拿大温哥华市举行的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年会上介绍说,他们在对有睡眠问题的青少年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发现,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对患者睡眠的干扰程度令人震惊。男孩睡前喜欢在网上冲浪、玩网络游戏,而女孩子更喜欢睡前用手机聊天、发短信。通常,年龄越大的孩子,晚上入睡越晚.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也越长。波洛什说,睡眠不好会抑制青少年认知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想了解东西方宝宝睡眠习惯有何不同,如果你正在为宝宝的睡眠问题而烦恼,请关注中法两国儿童睡眠专家联手对于儿童睡眠问题的精彩解答。  相似文献   

10.
漫话睡眠     
敬超 《初中生》2007,(1):65-65
科学家发现,睡眠是由“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两个不同阶段周期性地交替进行的。“慢波睡眠”包括4个时期:1.入睡期,此时闭目,无语,意识仍清醒;2.浅唾期,已进入睡眠状态,但睡得不深,易唤醒;3.中度睡眠,睡眠逐渐加深;4.深睡期,进入深度睡眠。以上4期合称“慢波睡眠”,其特点是不做梦,其后便进入“快波睡眠”。  相似文献   

11.
在上海召开的泰科国际睡眠论坛上,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睡眠中心和北京协和医院等国际著名睡眠专家都关注到儿童的睡眠障碍问题。在他们看来,孩子们睡眠过程中常出现的梦游、夜惊、梦呓、打鼾、夜醒频繁、睡眠不安、入睡困难等,都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专家们呼吁社会共同关注儿童的睡眠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身心健康问题,特别是睡眠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对3种不同方式锻炼下的大学生睡眠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健康有着积极作用,以此希望为改善大学生睡眠健康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绿色睡眠一般是指在绿色环保的睡眠环境中高质量、无间断、充足时间的符合人体生物钟规律的睡眠。睡眠时间不足、低质量的睡眠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消极影响。本文就我国中小学生的睡眠现状、绿色睡眠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家长如何识别孩子睡眠严重不足和睡眠问题,以及如何促进孩子绿色睡眠作一介绍,供中小学生家长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宝宝的睡眠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不能自己入睡,要抱,要哄,甚至很大了还不能分床睡。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宝宝自主睡眠呢?睡眠专家告诉我们,宝宝1岁之前的睡眠习惯很重要。据中国疾控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1/5的孩子有睡眠问题。除了睡眠相关的疾病导致,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养育方式出了问题。本期我们邀请了睡眠专家王慧珊老师,她告诉我们,应该在宝宝1岁前了解他在不同阶段睡眠特点的基础上,顺应宝宝的睡眠节律,培养宝宝自主睡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自编调查表,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12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16.4%,匹兹堡睡眠质量总均分为5.04 ±2.616.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睡眠习惯等对睡眠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大学生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较高,针对相应的影响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儿童睡眠ABC     
睡眠是一种周期性的生理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由于神经发育尚不成熟,身体内每一个细胞的增加都需要能量。因此,儿童的能量不仅要消耗在活动上,而且,大部分还用在“建筑”自身上。对儿童来说,睡眠同饮食、空气一样重要,它既能“节能”,又可以使能量得到重新积累和利用。儿童有了足够的睡眠,就会精力充沛,食欲良好,有利于生长发育,身心健康。反之,则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多种疾病。下面简要地谈几个家长们比较关心的儿童睡眠问题。△让孩子早睡觉儿童身高除了与遗传、营养、体…  相似文献   

17.
睡眠与健康     
睡眠与健康人的睡眠行为是一种主动的生理过程,它与觉醒规律性交替,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睡眠时机体的体力,各项生理活动、心理活动,都能得到调整和恢复,分解代谢减弱,合成代谢增强,能量得以贮备。由此可见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那么,在睡眠过程中,经常做梦对身...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睡眠卫生意识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文版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自编的睡眠卫生意识问卷为工具,考察了重庆市878名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和睡眠卫生意识现状。结果表明:大学生PSQI的总平均值为5.30,标准差为2.63;大学生周末/工作日的睡眠质量差异显著,周末显著高于工作日;总体睡眠质量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分量表上差异显著,女生的睡眠效率高于男生,睡眠时间却短于男生;睡眠质量的年级差异因性别不同而不同,男生的PSOI总分随年级的增加而表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而女生随年级的变化不大。调查结果还发现,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睡眠质量的评估过于乐观;面对睡眠困难约有63%的大学生表示不愿意求助他人,约有40%的被试从未为此做出任何努力;男生对睡眠卫生的意识普遍差于女生。  相似文献   

19.
一、高三学生中普遍存在各种睡眠问题,比如睡眠不深、睡眠紊乱、失眠等充足的睡眠是保证高三学子精力充沛、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大多数高三学子在考前遇到的问题是既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没有很好的睡眠,许多高三学子因考前过度紧张还常常失眠。即使有的能及时入睡,但其睡眠质量也不高,如睡眠不深、整夜做梦等。所以保证有足够的质量较好的睡眠是高三学子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睡眠问题正成为高三学生的重要心理障碍,有此类烦恼的学生比例不小。有的学生晚上睡不好觉,白天没精神,上课打瞌睡;有的学生忙于复…  相似文献   

20.
动态     
《福建教育》2007,(7):7-7
[学生睡眠将受法律保护]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针对自前备受关注的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新法规定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