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中生物学的生态学部分中,种群数量变化是一个常见的考点。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代换是考试中常见的考查方式。本文例析了种群数量变化的考题,用数学推导和推理的方法,归纳了种群数量的“J”型和“S”型变化的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曲线。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胡杨和灰叶胡杨种群的地理分布,阐述了胡杨和灰叶胡杨种群的地理位置变化,探究了它们的扩布机制和种群的进化关系.结果表明:胡杨和灰叶胡杨种群成集中分布型,分布走向与当地河流变化密切,种群具有从南向北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捕获量是关于种群数量的线性函数时一类广义Logistic 种群的生存状况,得到了种群弱持续生存和灭绝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4.
对元宝山冷杉种群的大小结构,存活曲线和水平分布格局及动态的研究表明:元宝山冷杉种群在森林群落中具有增长型的繁殖潜力而表现了衰退型的演替趋势;种群分布格局由集群分布演变为均匀分布.元宝山冷杉种群动态受环境影响相当明显.种群生态学研究对人为调节种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种群增长速率和种群增长率概念的比较,结合某种群数量的统计数据,分别绘制了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坐标曲线,再通过比较分析,得出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第5题应将原坐标图中的"种群增长率"修改为"种群增长速率",否则,该题没有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6.
王楠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12):139-140,154
我国电视纪录片经历了从单一种群时代到多种群时代的发展过程,本文在媒介生态学种群研究的视域下,以主流电视纪录片种群为例,从数量、空间、遗传和系统四大特征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明确种群研究的意义,为纪录片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6个灰叶胡杨和21个胡杨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胡杨和灰叶胡杨各种群的年龄与胸径均呈明显的线性相关.6个灰叶胡杨种群中有5个种群结构为增长型,1个种群结构为稳定型;21个胡杨种群中有7个种群结构为增长型,14个种群结构为稳定型.影响胡杨和灰叶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的主要因素是缺乏1~3 a年龄级的个体,近年来的生境条件和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8.
考虑一个具有年龄结构的单种群生物系统模型,分别对该种群的幼年和成年捕获问题进行研究.给出了其相应的揣获最优策略.并运用经济学理论对该种群的捕获进行了政策调控分析。  相似文献   

9.
植物种群分子生态学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种群学以分子生态学发展为契机,从宏观走向微观,本文从7个方面介绍了当前植物种群分子生态学研究的进展,为广大生态学工作者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与生态学、植物种群学结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麦蚜种群的突变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基于麦蚜种群广义系统模型,利用广义系统模型的障碍点分析和揭示了麦蚜种群发生突变的生态学机制。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在资源有限项目调度问题中,针对可更新资源的单项目如何求得资源约束下的最短工期,提出了一种基于种群稳定度的遗传模拟退火算法。设计了一种满足任务前后约束的种群初始化方法,将种群进行交叉、变异产生新的种群后加入模拟退火算法,计算是否以新的种群替换当前新种群。提出了种群稳定度概念。为避免一般遗传算法的进化早熟现象,当种群稳定度超过给定的稳定度时应用模拟退火算法,通过多次试验设定种群稳定度。通过标准测试问题库中的数值验证表明,该算法能扩大解空间得到更优解,使收敛加快。  相似文献   

12.
“种群”既是生态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又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结构单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教材中,种群的概念和种群的基本特征两个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在学习中一般都是死记硬背,缺乏理解。为了改变这种学习状况,笔者对“种群”一节进行了室外教学。教法如下:1室外教学目的 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室外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种群的概念和种群的四个基本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实践的能力。2室外教学准备工作2.1上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种群的概念及种群的四个基本特征。2.2实地考察确定室外教学时间、地点。地点:…  相似文献   

13.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在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都需要测定种群的密度。高中生物教材介绍了如何运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一、动物——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  相似文献   

14.
并行遗传算法就是将并行计算机的高速并行性和遗传算法的天然并行性相结合,提高种群的求解速度的一种算法方售.由于并行遗传算法将种群规模的扩大和各个子种群的隔离,使种群的多样性得以丰富和保持,并减少了未成熟收敛的可能性,走幅度地提高了求解质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调度、图象处理、函数优化、机器人学习、自动控制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
将小生境技术和适应度共享思想引入DE算法中,用于改进种群替代中子代选择的优化问题,具体做法是:首先根据DE算法中的变异、交叉及选择操作得到子代种群,其次将这些子代种群通过小生境技术划分为若干个小种群,并在每个小种群中利用适应度共享方法选择或剔除个体,最后将得到的子代和原父代合并作为下轮算法的父代种群。通过测试函数对改进算法进行了数值试验与性能测试,并与其他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改进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最优解的分布性。  相似文献   

16.
对深圳福田红树林区珠带拟蟹守螺的种群生态进行了逐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珠带拟蟹守螺的种群总体格局是聚集分布的,这是种群的内禀属性。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可将其在不同月份的聚集强度分为4种类型。空间格局的聚集强度变化与成螺的繁殖、幼螺的出现及生长过程中的迁移有关。种群的死亡过程和繁殖过程使种群平均密度有较明显的波动,但对种群总体水平无明显影响,种群结构也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非负矩阵的知识提出了种群多样度的一种定义,并比较了常见衡量种群多样度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以往种群多样性的缺陷,为种群多样性的判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是两个很容易混淆的概念,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对这两概念进行简要辨析. 1 何谓种群增长率和种群增长速率 1.1 种群增长率和种群增长速率的概念种群增长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一个种群的增长量和原有种群数量的比例.所以它是没有具体单位的,它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在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种群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以人为例,一般用年增长率来表示一个城市或国家人口增长,一般用千分比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一个种群数量的增长量,它有具体的单位,因不同的种群具体表现形式不一样,可能是"个/月"或者是"个/年".这是两者最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而种群密度调查则是构建种群数量变化模型的基础。种群密度调查就是指对被调查的种群数量进行统计,可以直接计数种群的每个个体,也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后者又可以分为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等。笔者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对高中生物学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群密度调查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不同海南粗榧种群核型及其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核型分析和巢式方差等级分析等技术对分布于海南的海南粗榧5个种群染色体水平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坝王岭种群、尖峰岭种群、卡法岭种群、黎母岭种群和吊罗山种群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24=16m 6msm 2sm(2SAT)、2n=2x=24=16m 6msm 2sm(2SAT)、2n=2x=24=18m 4msm 2sm(2SAT)、2n=2x 24=20m 2msm 2sm(2SAT)和2n=2x=24=18m 4msm 2sm;2)相对长度变异最高的为第5对染色体(90.35%),最低的为第10对染色体(24.54%);臂比变异最高的为第4对染色体(86.54%),变异最低的为第12对染色体(40.228%);3)虽然海南粗榧不同种群核型表现出一定差异,但是其间差异不显著,都为较原始的2A型;4)无论是相对长度还是臂比,种群内的变异量总是远远超过种群间的变异量;其中坝王岭种群和吊罗山种群间的变异其相对长度和臂比都是最高的,坝王岭和卡法岭种群、卡法岭和吊罗山种群的变异最低;5个地点海南粗榧种群间的VST值平均为10%,即在常规染色体的遗传变异中,平均只有10%的变异来自于种群间,而大部分变异(约90%)来自于种群内的个体和细胞间.这样的分化系数表明在海南粗榧种群间进行着频繁的基因交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