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浙江省良好的老年服务体系建设为老年服务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为满足省内养老机构高级养老护理员和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必须切实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准确定位,做好课程内容与考核对接、职业技能标准与考证的对接、校内实训与校外老年服务机构的实践对接,实现校企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提高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卓越教师人才培养项目的启动与实施,有助于提升高职师范生培养质量与规格,为培养数以万计的卓越教师奠定坚实基础。基于“岗课赛证”融通育人视角探索实践卓越教师培养,契合新时代师范生培养育人内涵要求。针对高职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岗位标准与课程设置衔接不畅、课程教学与考证竞赛融通不足、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岗课对接、赛教互促、以证定标,实现改“课”、促“赛”、获“证”,厘清“岗课赛证”融通逻辑关系,助推高职卓越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立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相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关键在于实践教学的独立设课、独立教学和独立考核。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应将专业培养目标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专业技能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考核大纲对接,实践教学项目与工业生产过程对接,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对接。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目前可供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参与竞赛层次,认为赛项设计对接金融行业企业岗位工作内容、竞赛内容与金融行业职业资格考试范围吻合、竞赛目的与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并提出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切入点整合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按照职业技能竞赛考核要求构建“以赛代训”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以赛代考”的金融技能学习评价体系等教学改革方案,并从学生、教师、院校三个维度分析了教学改革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学知识与田野经验的整合与对接,对高师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整合与对接是关键问题.以小学语文教师职前培养为例,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主体、实践训练方式、学业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整合与对接.即,调整课程体系,加强教学内容对接;“双元”发展,注重教学主体对接;打造“第三空间”,实现实践训练方式对接;建构多元考核机制,强化学业评价对接.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渐深入,与企业对接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被广泛采用,而学生进入企业学习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本文总结学校实践的经验,提出建立与企业对接的中职学生学习目标考核和评价机制,从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两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同时,提出评价过程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力求发挥考核评价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工业产品模型制作工职业资格考证体系的研究和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产品模型制作工是工业设计行业中的重要需求岗位之一,面目前国内缺乏专门针对该岗位的职业资格鉴定机构.通过对专业模型公司的访谈调研,明确了工业产品模型制作工职业资格考证体系的必要性,分析归纳了该考证体系的考核内客与考核标准,初步建立工业产品模型制作工职业资格考证体系.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节目制作专业的形成性考核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实现与媒体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形成性考核还能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媒介素养的形成,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进节目制作专业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数字化专业升级改造的实践中,依托产业优势,以校企共建、产教融合为切入点,创新专业“双元培养、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证书评价相对接、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相融合,使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环境,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0.
在地方本科高校向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进入操作层面的当下.厘清转型发展过程的关键问题,制定制度并加以落实,是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可通过办学定位的切实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落实及产教融合的深度落实的“三落实”来实现“三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以具体的举措来持续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1.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通过书证融通,将职业技术等级证书的等级标准、培训内容、评价考核等融入到学历教育的课程之中,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效衔接。并结合商务英语复合性的特点,通过与专业群的合作,构建“书证融通+模块化课程”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上海在高职教育中率先推行大学生职业资格鉴定证书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大学生职业资格标准的特点,同时提出高职教育应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采用模块式课程结构,加强实践环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3.
1+X证书制度是高职教育改革的一项基本制度.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智能新能源汽车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将现有课程体系与1+X证书制度中的内容有效对接,实现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无缝对接,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并与相关汽车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深度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1+X证书制度是我国应对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化产教融合,实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全新制度设计。职业院校要实现1+X证书制度下工业机器人专业课证融通,可以通过如下路径:结合行业实际和发展趋势,深化和拓宽教材内容,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培训;将行业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应用引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将实训设备和实训模块进行衔接,实现学历证书的实训体系和X技能等级证书实训体系的有效融通;根据专业课程考核与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交叉内容,建立成绩认定机制。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构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思路与方法,探索并实践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适当方式和机制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标准融为一体的措施。实施“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改革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6.
从课程体系改革及与职业资格考试融合的必要性分析入手,结合国家职业分类及对学生就业所需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及时调整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把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知识内容与技能要求融入到课程中,建立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专业教学衔接的课程体系,并重视教学条件建设,为学生高质量取得职业资格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是培养具有相关专业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摇篮。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具体表现就是毕业时能持“双证”上岗。高职院校在实行“双证书”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探讨分析这些问题与对策对建立深层次的“双证”融通的教学体系与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旨在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因此,从船舶建造市场和学院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如何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更好地开展船舶建造课程教学工作,以期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扩大学生就业范围.  相似文献   

19.
朱亚娟 《成人教育》2021,41(4):88-93
英国是最早建立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制度的国家。其“两个证书”制度、统一证书体系、国家资格框架、C&G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能力等级标准、职业能力评定依据、职业能力评定方式等值得肯定,但存在职业资格证书等同于低水平技术技能、摇摆于两种职业资格鉴定模式之间、职业资格证书设计理想远胜现实等问题。建立我国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制度必须强化法律保障作用、建立资格证书制度、注重能力认定公允、企业必须高度参与。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成教生专业能力学习需求与现行人才培养脱节的现状,确立根据行业、产业、职业、企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实现成教人才由"知识型"培养模式向"能力型"培养模式的转换与提升。根据专业能力培养需要,构建"基本技能课程+专业能力课程"兼顾"发展能力"的课程体系,提出运用"治理"理论和管理学方法构建成教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