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从文化生产的视角出发,探究踏脚遗产的文化转换历程,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个案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口述史等研究方法,对不同历史背景下踏脚由“武”到“舞”的生存空间、技术生产和意义重组等过程进行阐释。研究认为:踏脚的生存空间由最底层的生存需求转变为高层次的个人以及社会需求;技术体系随着生存空间及社会需求的不同由“武”转变为“舞”;意义重组由早期的“尚武”之意,在社会变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转换为“爱情、地位、身份、集体记忆、相互在场、传承教育”等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2.
以民族学与文化学为视角,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结构分析法,借助相关的地域武术文化科研成果,对湘西武术的文化形态进行深层次的系统研究。认为附魁性、封闭性是湘西武术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湘西武术文化的形成与湘西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崇武尚勇的民风以及土家族、苗族在历史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透过民族学与文化学的角度,借助相关的地域武术文化科研成果,对湘西苗族武术文化意识形态开展系统的研究。研究得出湘西苗族武术文化的形成与成因很大程度上是受湘西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崇武尚勇民风的影响,以及与苗族在历史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有直接关系,并且得出附魁性、封闭性是湘西苗族武术文化最主要的特征。通过研究促使湘西苗族武术文化能够更好地发展、普及。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运动员“尚武”现象,是对“尚武”精神的悖离与亵渎,反映着文化教育的缺失.文化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培育和提升运动员文化素养、人格修养、精神涵养,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了运动员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整体素质不高、法纪观念淡薄、社会保障不力,引发了充满暴力色彩的“尚武”现象,给社会和谐和公众利益带来严重危害.减少和预防“尚武”现象的滋生和漫延,应着重提升学历层次、增强法纪素养、强化社会保障、创新管理文化,促进运动员个性化成长和竞技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明代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湘西土家族土兵因调出征,奔赴千里之外的江浙一带抗倭。土兵英勇善战、运用"塔式"阵法连挫倭寇立下赫赫战功。土兵抗倭展示出了湘西人民的尚武与爱国主义精神和湘西武术的独特魅力,土兵武器与阵法的运用给明代军队、民间武术增添了色彩。土兵与各地客兵联合抗倭促进了各地域武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夯实了中华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自秦以下的中国政治走上标榜文治的道路,社会上逐渐形成重文轻武的传统。清末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特别是庚子义和团事件以后,社会上出现了尚武思潮,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教育改革存在明显的“尚武”倾向,1906年把“尚武”定为教育宗旨之一,体现出时代和社会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天机”最初用于中国道家哲学,后被文艺家发挥。中国美学“天机”观经过历代文艺学家发展,可总结为本体、现象、作用三个角度,这恰好与佛教“体相用”思想相契合,“体”为艺术创作的本体,“相”为艺术作品表现形式,“用”为艺术作品的传“道”作用。艺术家与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对“道”体悟与交流,“天机”在艺术创作、艺术交流与个人体悟的过程中一以贯之。在“体相用”思想的视角下,中国古代美学“天机”观构建了一个以“道”为基础的艺术世界,其内在逻辑为“道”→“天机”→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蕴含“天机”)→“天机”→“道”。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生态平衡视角分析我国体育系统的平衡协调发展。研究得出,我国当前体育系统发展失衡,并且探讨了导致失衡的主要原因:体育结构与功能失调;管理错位;社会对体育需求与民众对体育需求改变以及不良文化的影响。最后提出: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理性选择是调整体育生态结构;实现体育文化多元化;树立体育生态意识;继续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法与田野调查法,阐述了城市绿道体育空间与可达性4级圈层体系的特征,分析城市绿道体育彰显公平和谐,影响民众日常生活的文化融入;概述了亚健康、老年化休闲空间需求和社会世俗化对公共性漠视的现状,从多个层面建构与分析了绿道体育的社会控制功能"金字塔"模式,以及城市社会需求满足与绿道体育参与程度的递进关系,系统解释了城市绿道体育的社会控制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10.
湘西苗族巫术文化是我国巫术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蛊婆”的形象因为其地域、民族、社会、审美等原因而具有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其价值也将对现实中苗族巫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产生影响。但湘西苗族巫术文化在传承与保护工作中难免带上了大量负面的东西,从而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旨在用美学中的悲剧理论对湘西地区苗族巫术中“蛊婆”形象的进行探析,以求能够为湘西苗族巫术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啦啦操运动发展演进及特征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众多的新兴体育运动中,啦啦操运动因其独特的技术风格和热情奔放的表演,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人们的青睐。它也由最初的呐喊助威活动演变为广受青少年欢迎的竞赛项目以及竞技赛事很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对啦啦操运动的历史变迁进行阐述,深入解析啦啦操运动的成员性别、文化、表现形式的变迁,并对其特征进行阐释,有利于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啦啦操运动并促进该项运动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土家族棉花球发展演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土家族棉花球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等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使棉花球这一民间传统体育游艺项目逐渐成为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极具推广性的集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竞技民族体育特色项目。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许多传统的东西往往能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找到合适的土壤并得到发展 ,民间神鬼信仰就属于这种情况。它不属于宗教 ,却与宗教密切相关 ;它也不能简单界定为封建迷信 ,却又与迷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更多的是属于一种俗信。研究这种社会现象 ,对于建设现代人们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体育发展是一个从原始"模糊质态"文化到"学科"的漫长形态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仪式"构建体育的表现形式,即:构型;象征丰富体育的内涵,即:表态。用形态学的研究方法,立足仪式文化,以原始思维科学、原始文化发生学为研究切入点,阐述了人类早期动作.活动的文化表达在体育形态演进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动作的文化表达"、"动作经验系统的形成"以及"仪式在文化分化与游戏构型中的作用"的研究,通过从本能的"动作.活动"到文化观念表达,从目的性的"运动.游戏"到审美的文化象征的研究,揭示了体育表现形式的构型。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乒乓球规则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场地器材、赛制以及发球规则的演变是近年来乒乓球规则演变的核心部分。本研究认为,乒乓球运动规则对海绵的硬度与厚度、发球擦网的合法性、发球区域的规定、抛球高度的要求、"鹰眼"技术的引用、每局的最高分值等几个方面将加以限定。  相似文献   

16.
拟在动态平衡的视角下对现代足球阵型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与整合,希望对阵型之间的关联及其对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提供见解,对阵型演变的不同阶段进行探讨,探寻足球攻守平衡与不同阵型的嬗变关系,同时也为推动未来足球阵型演变对战术打法的影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文献资料、系统分析、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现有的足球阵型发展的概况进行分析之后,认为现代足球阵型的演变历程不断交替出现攻守的平衡与不平衡,正是交替出现的状况促进了阵型的改变,进而影响了阵型的发展。当阵型的发展过程中出现攻守平衡时,就有其它后来者对该阵型进行学习、模仿、改进、提高。当阵型的发展过程中出现攻守不平衡,攻强于守或者守强于攻时,就会促进阵型的演变向攻守平衡的方向发展,因此就会出现阵型的发展处于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再到平衡的态势,从而形成比赛阵型发展本身的稳定与不稳定状态交替出现。研究认为,世界足球阵型演变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发展的、维持某种平衡与稳定的、平衡和不平衡交替运动的情况,即动态平衡的状态。提出将现代足球阵型演变的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内,都分别出现攻守平衡与攻守不平衡的状态,而这种平衡与不平衡的存在与区别、斗争与转化正是足球阵型演变与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语言学家博格兰和德雷斯勒认为语篇作为一种交际活动应具有七项标准;衔接性、连贯性、意图性、可接受性、语境性、信息性和互文性。作为语篇的一个重要特性,互文性是文学、语言学理论研究历来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对互文性理论的基础及内涵的分化与发展做出详尽的介绍,为今后互文性理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先介绍了一般进化论的科学基础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然后讨论了进化尤其是可持续进化的条件、机理与规律性。在此基础上 ,讨论了建立一般进化论的哲学问题与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价键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键(VB)理论在经典的共价键理论基础上产生。VB理论和分子轨道(MO)理论是当今说明化学结构和化学键本质的最有影响的量子力学理论。多年来,VB理论不断地发展,存在的问题已经解决和正在解决。VB理论对化学思维是一个有用的工具。VB理论和MO理论在应用和发展中发挥着互补协调、互相促进的作用。以后有可能两种理论会成为合一的方案而被应用。  相似文献   

20.
奥林匹克教育内涵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境遇中,奥林匹克教育历经着理性的嬗变,表达了不同的文化观念和思想内涵。现代奥林匹克教育在人的新的历史和文化境遇中,开始彰显出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文化端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