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以多模态话语理论为基础,探讨将英文影视剧作为多模态语料应用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优势和可行性,以及如何选择多模态影视文本和设计多模态视听说教学。实践证明,借助英文影视剧辅助视听说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练习英语听说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授课模式单一及教学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翻转课堂为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带来新变化。多模态教学契合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及翻转课堂的诸多特点,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视听说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借助多模态理论,探讨多模态视域下大学英语视听说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期改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学习兴趣不足,课堂气氛沉闷的实际问题,课题组以多模态理论为指导,开展了多模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行动研究。结果表明:多模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视听说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黄倩妮 《英语广场》2023,(21):83-86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中的融入更具时代性和迫切性。基于此,文章通过剖析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和多模态教学理论,进一步探讨在英语专业视听说课堂中,运用多模态的教学内容,调动包括文字、颜色、符号、图片、声音、手势、腔调、影像和动画等在内的各种音视频多模态资源,有效实现多模态教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鉴于听说能力培养在大学英语中的重要地位和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多模态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建立多模态互动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较传统的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有突出的优势,具体的教学设计必须以教学模态的关系和教学模态选择的原则为依据进行,以达到模态协同提高听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尤其是英语交际能力在社会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多模态教学模式运用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旨在探讨多模态教学融入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在多模态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学生的视听说能力有着显著的提升,且教学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文章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学趣味性、教学内容丰富新颖的多模态视听说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大一新生的新闻英语视听说教学实践,参考多模态信息认知教-学模式,从多模态视角出发,探究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本研究以一堂视听说课为例,讨论教师的多模态教学、学生的多模态学习以及师生的多模态评估,意在为未来的新闻英语视听说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多模态教学提供了可能,而英文原版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材料,融文本字幕、语音、图像等多模态信息传播媒介于一体,用英文电影进行英语视听说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本研究旨在探讨多模态视听说教学中原版电影导入的互动模式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提出如何充分利用优秀的电影资源,通过形式多样的互动学习手段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多元识读能力,辅以信息技术的多模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将成必然。该文在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指导英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实现多模态视听说课堂的建议,总结出多模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结构,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英语教材的开发也逐渐朝着立体化的多模态化方向发展。在分析高职视听说教材使用现状的基础上,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从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编排方式等几个方面来分析高职英语视听说教材的多模态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不确定理论是概率论、可信性理论、信赖性理论的统称,同时还包括模糊随机理论、随机模糊理论、随机粗糙理论、粗糙随机理论、模糊粗糙理论、粗糙模糊理论、双重随机理论、双重模糊理论、双重粗糙理论.本主要介绍不确定理论的公理化体系,综述了不确定理论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动向.最后提出了不确定理论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些课题.  相似文献   

12.
从人力资本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理论,到各种反人力资本理论的教育经济理论"筛选假设"理论、社会化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完善和丰富,再到新时期着重人本精神复兴的社会资本理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教育产权理论,教育经济学理论获得了不断的丰富。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以来,我国艺美学界对艺术反映论的探讨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解决办法:一是用审美感应论、形象思维论等代替艺术反映论;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论推导审美反映论或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中寻找能够替代艺术反映论的概念范畴如艺术生产论,审美中介论,艺术掌握论等。这两种探讨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也还存在着不够完善的地方,审美感应论是否包容了审美反映论,后是否只是审美感应中的物本感应,是否可以取代审美反映论,这些都直接牵涉到艺术美的本质问题解答,如果对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仅作狭隘的理解,不可避免地在审美反映论与审美感应论二关系问题的认识上,出现不够周密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也谈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论与课程论并非是平行发展的,教学论较课程论根基厚实一些,理论体系更完善;教学论经历了“求善”、“求真”到既“求真”又“求善”并在两者之间保持张力的过程,课程论是以“求善”为背景产生的;课程论与教学论应是平行的两个分支,目前,两者正处于分化期;现代教学论将从知识教育论转向主体教育论,课程论将逐步进行课程论的本体与方法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论的发展过程就是逐步科学化的过程。教学论科学化的过程经历了经验教学论、科学教学论、现代教学论、马克思主义教学论、理论教学论和实践教学论等阶段。教学论科学化的特点是教学论由最初简单朴素的命题,后来逐步有了理论的论证,并且逐渐贴切、多方面和不断深化。教学论科学化的过程没有终点,教学论工作者必须为教学论的科学化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6.
教学理论的文化改造,是指根据“目标文化”的特性对“源文化”赋予教学理论的文化特性的改造,或根据教学理论所蕴含的“源文化”特性对“目标文化”特性的改造。对教学理论的成功文化改造,是教学理论跨文化对话的前提,也是借鉴外来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保证。教学理论的文化改造,有五个主要步骤:教学理论的本体解读;教学理论的“源文化”分析;教学理论的“目标文化”检视;教学理论的“源文化”与“目标文化”比较;改造教学理论中所包含的与“目标文化”不一致的因素,或改造“目标文化”中与教学理论不一致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西方两大派别学习理论发展过程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西方学习理论可以分为学习的联结主义理论与学习的认知主义理论。学习的联结派认为,学习实质上是通过建立简单的联系而获得经验的过程,从桑代克的试误说起,到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再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说,联结派在本规范内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学习的认知派则认为,学习是经过复杂的加工活动建立认知结构而获得经验的过程,学习认知派理论从格式塔完形说、托尔曼的认知地图说开始,经历了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的发展过程。由于两大派学习理论都无法解释学习的全野,因此也出现了企图融合两大派理论的折中主义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18.
系统地考察了符合论的历史发展,认为:古典符合论是符合论的萌芽;近代符合论是符合论发展的中心环节;以普遍必然性与客观性结合问题的解决为目的,康德真理观对近代符合论进行了综合研究;马克思主义符合论是近代符合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唯物经验符合论的最高发展阶段;现代符合论则继承和发展了唯心经验符合论和怀疑主义符合论。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现实教学问题。教学论学科中的问题只有来自现实教学问题中的教学论时,才是有生命力有现实性的教学论问题。要推动教学论学科的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对教学论学科中的问题的思考上,重要的是要研究和探讨现实教学问题中的教学论。无论是教学论学科发展理论基础和生长点的寻求以及方法论变革的呼唤,还是对当下教学理论体系超越的期盼,本土化教学论构建的热衷都不能无视现实教学问题。每一个教学论研究者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研究的目的和出发点,不断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方法。教学论研究者也只有置身于现实的教学世界,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捕捉现实的教学问题,研究现实教学问题中的教学论,才能真正理解教学论,才能有所谓真正的教学论的创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discussion of theory appli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We examine 59 empirical research papers from specialist journals that use a particular theory: activity theory. We scrutinise stated reasons for choosing the theory, functions played by the theory, and how the theory is valorised. We find that the theory is usually chosen for its direct empirical applicability; used for abstraction, explanation and contextualisation; and valorised for apprehending complex situational dynamics. It is rarely chosen to challenge conceptualisation of the research object; used to establish investigative paradigms; or valorised in ways that implicate wider bodies of knowledge or potential theory development. We argue that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ers should reconsider how their application of activity theory is interwoven with interpretative processes, how the theory might frame research design rather than simply data analysis, and how they account for the range of roles that the theory actually plays across research endeavou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