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明确将课程的性质确立为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因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相似文献   

2.
一.《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特点 传统思品课最大的弊病就是以道德知识的学习代替整个德育过程。现代品德心理学研究表明,道德学习是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品德建构是在现实的人际互动中通过道德的体悟学习实现的。《品德与生活》作为小学低段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整体塑造儿童健康人格,为儿童的发展和幸福生活服务。它以儿童的生活原型为视角,整合科学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劳动教育等学科目标,构建主题单元,使儿童的现实生活与学习情景融为一体,随机进入道德情境,在活动中实现儿童的体悟式学习。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其最重要的基本理念是,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即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生活是儿童品德形成之源。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道德教育才有实效。鉴于此,《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应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感悟、体验、探索和享受,形成道德体验、道德认知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它强调儿童的经验、体验、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极的生活态度,其内容是儿童自身、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有机整合,让儿童的品德发展、社会学习、科学学习、劳动技术学习等通过综合的活动呈现出来,因此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应实施活动化教学。品德与生活活动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如下:  相似文献   

5.
曾有人把孩子的心田比作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只要播下思想、行为的种子,便会有良好品德的收获。《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正如同一颗种子,通过激发道德情感、体验道德认识、训练道德行为,使学生获得正确的道德观念,初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如果教师能紧扣课程性质、  相似文献   

6.
夏华  隋萍 《山东教育》2011,(11):46-48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相对社会这个大课堂来说,课堂生活在时间上是短暂的,在内容上是狭窄的,要让学生对这个世界体验得深刻,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学生只有在课前对所关注的问题获得直观印象和比较深入的了解,才能获得初步的感悟道德认识。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显然,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显著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善于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生活过程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8.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认知的特点而设置的一门知识性、综合性很强的新型的活动课程,它强调教材与生活的链接,倡导道德学习的路径是丰富开放的。只有课堂和生活链接,增强体验,才能充分关注“儿童立场”,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并能对学生价值观进行有效引领。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的综合课程。其生活性包括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校园生活等特征,引导儿童走进生活,让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感悟生活的七色彩虹,品味生活的精神实质。只有探究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策略,才能激发儿童内心世界的道德情感,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真实体验、感受和认知。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就是这种新型的活动课程,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知,从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上的奠基右。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12.
王玉 《早期教育》2001,(15):14-14
科尔伯格的公正团体模式的核心是在学校中实行民主管理。它通过让儿童参与民主管理。与同伴、教师共享学校的民主生活。达到发展儿童道德自主性和集体意识的目的。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隐性课程,是一种来自教育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课程模式。它的实施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课程。科尔伯格认为,在公正团体中,课堂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强化、补充和扩展儿童在小团体中所获得的社会认识和经验,并通过参照别人的观点扩展自己对真实生活的看法。这种经验性的学习应该能够激活儿童思想的火花,使儿童产生一种更深入地理解他们正在运用的概念的愿望。这种参与性的经验学习具有真正促进儿童道德发展的力量。这时的课程已成为儿童民主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正《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通过儿童寻找生活体验,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而展开教学的。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所以,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  相似文献   

14.
正品德课程关注的是儿童的社会生活,是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一门综合课程。新课程明确强调,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不仅仅是一个依靠道德知识灌输的简单传递,而是师生、生生的交互作用以及通过自身与外界信息的整合作用来经历、体验、构建、提升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融入了大量  相似文献   

15.
吴敏 《湖南教育》2021,(1):56-57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基础性课程,是课堂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主阵地“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真实生活”是课程的基本理念。道德和法律渗透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法治观念的确立,均有赖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理解和感知如何构建课堂与生活之间的顺畅连接。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儿童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感受,把儿童的经历与经验作为本课程的基础追求,大力倡导“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实践中体验感悟”的教学策略。即在教学中努力使儿童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引导儿童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完成道德内化,最终建构自身的道德结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7.
<正>品德课程关注的是儿童的社会生活,是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一门综合课程。新课程明确强调,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不仅仅是一个依靠道德知识灌输的简单传递,而是师生、生生的交互作用以及通过自身与外界信息的整合作用来经历、体验、构建、提升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融入了大量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堂中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相似文献   

19.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着重打造"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要突显课程"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基本特征。在课程的落实中,要不断强化"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观念才能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引导儿童通过参与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对于儿童而言,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儿童的良好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因此,只有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与儿童本身的联系,才可能使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也强调,课程设计应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