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翟林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3):321-322,310
体育艺术类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一个新的命题。在课程文化建设中,以课程与教学论为理论基础,突出“以人为本”的体育观,以提高学校体育课程质量为核心,加强课程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2.
兰中田 《体育世界》2010,(10):10-11
本文对学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建设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提出了加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高度认识,构建一个健康的体育教育体系。不断研发体育课程新资源,使学校体育文化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3.
以非物质文化学遗产为研究视角,运用文化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以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为着眼点,遵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特性,促进学校教育与民族体育的融合,构建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并体现出校本课程的"文化性""健身性""传统性"和"科学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耕读文化是中华文明蓬勃发展历史进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精神内核与价值意蕴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成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演绎法对耕读文化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从价值意蕴的诠释出发,挖掘耕读文化的理论内涵,可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目标导向和不竭动力,强化文化支撑,完善资源体系;从内容组构的角度出发,将耕读文化精神要义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容,有助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彰显时代风貌,完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从践行路径的探究出发,以学生体德双修为目标指向,以课程革新为资源载体,以多元教学为方法要领,以运动实践为提升介质,可以使耕读文化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落实更加符合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论学校体育生态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对“学校体育生态”进行探讨。认为:影响学校体育生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学校体育应有的地位与实际受重视的程度;城乡、区域之间学校体育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学生体能素质的下降等方面。在坚持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落实构建生态学校体育的思想和理论;建设生态体育课程;优化学校体育生态环境;体育—文化—生态校园计划的4个构建学校体育生态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关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政策,以及20世纪末以来的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制度建设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未来改革创新的思路与框架.总体分析,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政策是以学生体质与健康为基点,从对体育课程性质、形式与内涵的规定,到以开放与规制、权利与义务理念为关键点,再到规范化、现代化发展的体育课程教学政策范式的相对连续的一系列行政决定,呈现出因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变迁而发生重大变化的特征.就事业改革发展而言,则表现为由行政推动向制度推进的演变.近十年来,随着国家关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政策的调整与转向,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制度建设进入积极探索阶段,其中最典型的是制度的适应性调整和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构建.研究认为,体育是基于身体活动和运动能力的特定的学校教育活动与社会文化现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制度的创新关键是以强化创新主体为核心重构体育课程教学制度框架,以强化体育教育科研为“抓手”降低体育课程教学制度张力,以强化体育硬件建设为基础架设体育课程教学制度平台,以强化体育软件开发为路径丰富体育课程教学制度内涵.  相似文献   

7.
以解析文化传承创新内涵为切入点,分析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体育教学理念,解决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转变体育教学模式,解决好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的关系;转变体育教学内容,实现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互补与融合;转变体育课程观念,构建大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改变体育工作队伍薄弱的现状,实现学校体育齐抓共管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8.
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极其丰富,是学校体育教育取之不尽的资源.文章在系统调研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提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多维路径,以期为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课程和传承民族文化提供实践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应用现代课程论对课程资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依据,就甘肃省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现状与未来发展对策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甘肃省中学体育课程资源中本科学历师资流失严重,学历达标率较低(约占45%);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严重缺乏,因地制宜制作一些安全、小型和实用性强的器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学校就近安全的田间小路、山坡、草地、沙漠和树林等,解决校内场地不足的困难;科学开发利用民间体育课程资源,使原有的体育课程教材与当地民间体育文化课程资源有机结合,为当地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崔丙刚  张超  雷萌 《武当》2023,(10):88-90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引领着学校的发展,彭祖文化是徐州地区颇具影响力的传统文化之一。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彭祖养生休闲文化的理论渊源、彭祖文化在学校体育文化中的实践进行了探讨。研究得出:彭祖休闲养生文化以“天人合一”为基础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主要体现在:学校建筑、图书馆、走廊等物质建筑中宣传彭祖休闲养生文化;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彭祖休闲文化构建多元一体的体育课程教学情境,助推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基于"健商"促进高校体育理念实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前提的探讨,认为“健商”理念的实施是素质教育观的体现,进而提出以“健商”观念构建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旨在为高校体育新课程的具体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思维。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4个层面构建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理论模型,并通过教学实验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新《课标》的内涵、本质为逻辑起点,依据“健康第一”的内涵和体育运动技术教学理论,构建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理论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人文观时期,通过对体育人文观的深入探讨,揭示了我国学校体育人文观的实质,为我们更好的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研究式"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新课程标准的体育师资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利弊,在客观分析“研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式”教学的实施程序和发展“研究式”教学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联系我国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实际,立足于体操课程改革的现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活动性体操课程内容设计的几个理论问题,经研究得出开设活动性体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传统的学科本位思想,在兼顾学科体系的同时,开始注重了学生体操的学习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活动性体操具体内容的选取突出了体操内容的灵活性.形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运动风险防护课程体系构建进行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运动防护课程是有效预防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的必要课程;课程首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心肺复苏术、冰上运动损伤的处置方法。其次掌握两项选项课程运动风险预防与处置方法;运动防护课程应划分为基础防护课、选项防护课和防护课程理论三个类别;运动防护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课时设定为16学时较为适合。建议根据《纲要》、地域气候特点、场地设施等情况综合设计实施运动防护课程。希望借此解决学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就新时期体育课程标准对体育课程理念构建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随着新课标中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转变,人本主义的教育思路也日渐清晰,本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则,构建新课程理念的主干部分已可见端倪,可以说新课标为体育课程理念的构建提供了现实思想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运动技能保持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大学普通专业107名学生为被试,考察不同类型运动技能的保持特征,并比较其差异。实验设计不同组织水平的武术套路项目(n=62)和皮艇球项目(n=45)。每组被试在完成9周36学时的技能学习任务后进行评分。随后随机分为5个小组,将1~5小组被试随机分配到1,2,6,15,31天的复测中,收集相应时间点的技能保持量,最后绘出保持率曲线。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加,不同组织水平动作技能的保持特征有所不同,并对这些差异存在的可能原因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比较法、专家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中国运动训练基本理论的框架体系、演进逻辑、理论关联、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开研究。以《运动训练学》教材建设体系为主体内容的中国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主要由基础教程和高级教程所构成。研究认为,中国《运动训练学》基础教程的发展过程分为:起源(1979-1990年)、创建(1991-2000年)、发展(2001-2012年)、完善(2013-2019年)四个阶段,其发展特点体现为:浓郁的中国特点、鲜明的时代特点、系统的理论特点、显著的实用特点、突出的强基特点、持续的创新特点。《运动训练学》高级教程编制的原则是把握教材特性、积极探索学科发展新模式,目标是深入实践研究、适应创造性人才培养需求,方法是强化方法探索、创新高级教程研究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