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肉桂酸盐替代其中一种氨基化合物,经过三步缩合反应和苯乙烯的共聚反应,合成了系列双三嗪-肉桂酸聚合型荧光增白剂(PFBs)。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光致异构化及应用试验等手段研究它们在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光物理化学性质及增白性能,同时考察浓度和溶剂极性及化合物结构对荧光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此双三嗪-肉桂酸聚合型荧光增白剂,可明显提高光的稳定性及荧光量子产率,降低光致异构现象;同时随着溶剂极性增大,荧光量子产率增大,荧光波长红移;当浓度超过1×10-4g/mL时出现荧光浓度自猝灭。同时三嗪环上取代基类型直接影响顺反式异构体的比例,但对光吸收和荧光分配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二芳胺和4-溴-1,8-茶酰亚胺体系为原料,经Cu I/18-crown-6/K2CO3催化制备了2个新的萘酰亚胺衍生物,利用FT-IR,NMR,EA等表征了其结构.并用UV-vis和PL测定了此类化合物在正己烷、四氢呋喃和二氯甲烷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发光性能.在450nm附近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是由于分子内的电荷转移造成的,并且其发射波长在非极性溶剂正己烷中分别位于492和501nm,而在极性溶剂二氯甲烷中分别位于600和620nm.采用Lippert-Mataga方程计算出分子4-二苯胺基-N-(2-甲氧基苯基)-1,8-萘酰亚胺(DMN-1)和4-(2-萘基苯基胺基)-N-(2-甲氧基苯基)-1,8-萘酰亚胺(DMN-2)基态与激发态偶极矩差值分别为9.2和9.8D,如此大的偶极矩变化说明了该分子具有典型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特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含三苯胺多枝化合物--4-正丁氧基苯乙烯三苯胺(T1)、双(4-正丁氧基苯乙烯)三苯胺(T2)和三(4-正丁氧基苯乙烯)三苯胺(T3)溶液的光谱行为.结果发现:在三苯胺对位进行单枝化(T1)、双枝化(T2)和三枝化(T3)后,摩尔吸光系数增大且最大吸收波长红移,但红移幅度依次减小,表明经多枝化处理后分子能带带隙趋于接近.在不同的溶剂中,T1-T3荧光行为有所不同:在环己烷中相对荧光强度的顺序为T3>T2>T1;随着溶剂极性增大,荧光强度顺序发生反转,为T1>T2>T3.量子产率数值(Φf)表明,随着溶剂的极性增大,T1和T2、T3的量子产率变化顺序也不同:T1的Φf值随溶剂极性的增大而增大,而T3的Φf值则基本是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而依次减小.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是ICT和TICT两发光态在极性不同的溶剂中相互转化、平衡移动所致.  相似文献   

4.
1,8-萘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光谱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四种具有推拉电子结构的1,8-萘酰胺衍生物.测定了它们在氯仿溶液中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发现改变1,8-萘酰胺衍生物中酰亚胺基团上的取代基,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的峰位变化不大,但其荧光强度随着取代基推拉电子能力的不同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通过2-羟基-1-萘甲醛和盐酸氨基脲反应,合成了探针分子2-羟基-1-萘甲醛缩氨基脲(L)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熔点测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1:9的水-乙腈溶液中,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探针分子和各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它对锌离子有很好的选择性,在混合溶剂中形成1:1的稳定化合物,结合能力的顺序为Zn2+>>Mg2+>Cd2+>Na+≈Al3+≈K+>Ca2+>Ba2+>Li+,利用吸光度比率(A400nm/A348nm)与Zn(II)离子的响应关系,可作为比率探针来检测Zn(II)离子。  相似文献   

6.
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DAMC)在聚合物溶液中,荧光量子效率(φf)在非极性溶剂中与聚合物的含量无关;在极性溶剂中随聚合物的含量增加而增大,即与体系的粘度有关。在各种介质中,φf与辐射和非辐射失活速率常数的变化相一致。荧光偏振随聚合物的含量增加而增大。DAMC的荧光行为与其激发态构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9-(2-羧基苯基)-3,6-双(二乙氨基)和乙二胺合成一种分子荧光探针Dy AN,并用红外光谱对探针结构进行检测。在乙醇-四硼氰酸钠缓冲溶液中,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了探针分子DyAN与Fe~(2+)、Fe~(3+)、Co~(2+)、Ni~(2+)、Cu~(2+)、Zn~(2+)、Hg~(2+)等不同离子的相互作用,同时探究了Hg~(2+)的物质的量对谱图的影响。结果表明,探针Dy AN对Hg~(2+)有较强的选择性响应,加入Hg~(2+)后溶液荧光强度增大,紫外光谱发生红移,在560nm处出现强吸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粉色,实现了Hg~(2+)的裸眼识别。  相似文献   

8.
在以3-硝基-1,8萘酐为原料的乙醇溶剂中加入氮氮二甲基乙二胺,得到2-[2-(二甲基氨基)乙基]-5-硝基-1H-苯并[de]异喹啉-1,3(2H)-二酮,进一步还原5位的硝基得到氨萘非特。氨奈非特在芳香醛、亚磷酸二乙酯的作用下,合成3个氨萘非特磷酸二乙酯类化合物,经过HRMS、1H-NMR和13C-NMR表征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9.
1,8-萘二酸酐能发出微弱的蓝紫色的荧光.当其4位上引入给电子基后具有较好的荧光发光性能和优良的耐光牢度,可作为荧光发色团的母体,是很多重要功能染料的中间体.本文通过1,8-萘二酸酐进行硝化、硝基的还原、重氮化、再与N,N-二甲基苯胺发生偶合反应,合成了一种的偶氮化合物.在紫外光(365nm)的照射下,该化合物呈现强烈的蓝色荧光.  相似文献   

10.
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罗丹明B的铜离子荧光分子探针RF。研究发现在V乙腈∶V水=1∶1介质中,化合物RF最大发射波长为566 nm,Cu2+可使探针RF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大,同时溶液颜色从无色变为桃红色。该荧光探针对Cu2+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选择性。RF的选择性荧光增强是由于其对Cu2+的识别开环引起的。该探针对Cu2+的识别是不可逆的,而且pH对探针RF在中性水溶液中检测Cu2+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对铜离子有很强选择性的罗丹明类荧光探针。在乙腈/水(体积比1∶1)溶液中,当加入Cu2+后,探针显桃红色,随Cu2+浓度增大,荧光强度增强,发射荧光波长红移。并在2.8×10-7~2.8×10-5mol/L范围内,Cu2+离子浓度与荧光强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它常见离子引起很小的荧光光谱变化,合成的试剂可用于高选择性的检测铜。  相似文献   

12.
采用花菁染料设计的荧光探针,基于氢离子对其荧光的增强现象进行选择性测定,考察了探针溶液种类、探针浓度、溶剂、温度、反应时间、干扰物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最优条件下,即在乙腈溶剂中,50℃反应15min,探针1在10μM-50μM H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检测限为20μM,日内和日间精密度良好.该法简单,灵敏度和选择性较好,可用于自来水中pH值的选择性检测.  相似文献   

13.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罗丹明B衍生物荧光分子探针RBA,研究了其光谱性能及对Fe^3+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RBA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和乙醇/水溶液形成的混合介质中,对Fe^3+有高选择性、高灵敏性的荧光检测。在pH为7.0,553/576 nm条件下,随着Fe^3+的浓度递增,RBA荧光强度呈现显著线性增强。其荧光增强主要是由于Fe^3+诱导了分子中的酰胺闭环结构发生开环,导致分子结构的共轭程度增大。此外,RBA对其他常见金属离子Cu2+,Ag+,Zn2+,Cd2+,Hg^2+,Na^+,K+,Mg^2+,Ba^2+,Mn^2+,Co^2+,Ni^2+和Pb2+等的硝酸盐溶液几乎不引起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变化。  相似文献   

14.
根据间接设计荧光探针的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种带有2,2’-二甲基吡啶胺结构(DPA)的卟啉化合物(TPP-DPA),其选择性识别二价铜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可以作为一种识别α-氨基酸的"Turn On"型的荧光探针.TPP-D PA在DMSO中强的荧光可以被少量的Cu(2+)有效的猝灭,所形成的(TPP-DPA+Cu(2+)有效的猝灭,所形成的(TPP-DPA+Cu(2+))络合物可以进一步作为识别α-氨基酸的荧光探针,尤其对含有巯基的α-氨基酸(如半胱氨酸)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快速选择性检测硝基酚(PNP)、三硝基芴酮(TNF)、苦味酸(PA)等硝基芳环爆炸物已成为当前强缺电子体系硝基芳香族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B3LYP/6-311+g(d, p)理论水平,对氮杂苯并菲基元取代的α-氰基二苯乙烯(TPN-Ar-DPA:a)探针分子及硝基芳环分子进行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对稳定结构分别计算气态和四氢呋喃(C4H8O)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计算探针分子与硝基芳环所形成二聚体分子的结合能;最后对二聚体分子进行了RDG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探针分子中的苯并菲环与所有苯环不共面.与气相相比,在C4H8O溶剂中,a分子的吸收光谱有一定的红移,但荧光光谱却出现了的蓝移.探针分子与六个被检测物所形成的二聚体中,a-PNP、a-TNF及a-PA的结合能绝对值相对较大,表明a分子对硝基酚(PNP)、三硝基芴酮(TNF)、苦味酸(PA)等硝基芳香环检测物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较好,可设计为PNP、TNF、PA的探针分子.探针分子对硝基芳环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主要源于二聚体分子间既存在范德...  相似文献   

16.
β-环糊精增敏荧光猝灭法测定水中微量银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文婷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8):43-44,147
银离子和盐酸萘乙二胺(NNE)的活性氨基有很好的配位络合作用,在pH=5.8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可形成金属配合物NNE-Ag导致荧光强度发生猝灭,因其降低NNE分子的极性,有利于分子中的萘环进入β-环糊精的疏水空腔中,使体系的荧光强度猝灭更加明显。据此建立β-环糊精增敏NNE荧光猝灭测定银离子的方法。考察了pH值、反应介质、反应时间和β-环糊精用量等条件对体系的荧光强度影响。结果表明,在β-环糊精存在条件下,银离子可以使NNE的荧光强度发生较明显的猝灭,荧光猝灭程度与Ag离子的浓度在0-28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I0/I=0.99363+0.01108C(C的单位为μmol/L),r=0.9985,检出限为2.35×10-4mol/L。将该方法用于水样中银离子的测定,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以芘为荧光探针、二苯酮为猝灭剂,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合成的4种带干扰基(磺酸基邻位的短链烷基)的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的临界胶团浓度、合适猝灭剂浓度下的胶团聚集数以及在不同浓度氯化钠水溶液中的胶团聚集数.结果表明,支链烷基苯磺酸钠分子中长链烷基碳数增加,临界胶团浓度大幅度降低,胶团聚集数减小;分子中短链烷基碳数增加,临界胶团浓度降低幅度小,胶团聚集数增大;胶团聚集数随氯化钠浓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以三聚氯氰(CC)和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DSD酸)为原料,利用缩合反应合成三嗪氨基二苯乙烯-丙烯酰氯生色团荧光单体,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和苯乙烯共聚得到三嗪氨基二苯乙烯型均聚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光致异构化现象等手段研究了它们在水溶液中光物理化学性质.研究表明,聚合型荧光增白剂中基本发色团的结构不变,具有传统荧光增白剂的光学性能;发色团与高分子链间的共价键使其光化学稳定性大大增强,荧光量子产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喹吖啶酮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推拉电子结构且含二氢喹啉酮结构的化合物,并研究了结构改变和不同溶剂对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研究发现化合物中增大的共轭体系和增强的推拉电子基团会导致吸收峰和荧光峰产生大的红移;随着结构的改变,这些化合物的荧光从蓝色变成橙红色.这些化合物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吸收峰和荧光峰都表现出强烈的红移.并进一步研究了这类荧光化合物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现象.它们作为一类新的荧光化合物在电致发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目标配合物的红外、紫外可见及荧光光谱 ,讨论了金属离子、取代基和溶剂等对它们的影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