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大学治理离不开全球治理的国际政治环境,西方"逆全球化"动向与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形成价值张力,大学治理模式出现新的可能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全球化战略的理论和实践支点,为讨论大学治理全球化提供了思想资源。理论上的大学治理全球化存在统一模式,但不是当前模式的任何一种。中国大学治理模式"强政府"的制度特征和兼容并蓄的文化基因为全球大学治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大学治理全球化的实践逻辑,为大学治理全球化提供了在组织、国家和全球层面的治理框架:构筑以信任为特征的大学内部治理,构筑以提升大学治理能力为核心的大学外部治理,构筑以人类命运为支点的大学治理全球化。  相似文献   

2.
大学共享治理机制设计进入运行层面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大学内部各权力主体之间学术管辖权的界定与划分。共享治理不是简单的分权或者授权,而是董事会、大学管理层、教师治理系统享有不同性质的管辖权。董事会享有对大学的治理权,管理层享有对大学内部事物的管理权,而大学教师治理系统则享有对专业性学术事物的控制权。文章研究共同治理模式下美国学术治理管辖权的划分的理论与实际运作,以期为我国大学治理的机制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共同治理作为美国大学普遍的治理模式,强调民主、协商和合作,要求大学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大学的治理,尤其对于公立大学来说意义更为重要。明尼苏达大学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形成了董事会、大学评议会、评议会咨询委员会和分组委员会的共同治理框架,强调多元利益相关者民主管理、协商共治、决策透明的治理模式,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大学发展目标和公共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大学"共治"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指导美国大学内部权力分配的重要理念与实践原则,但近年来大学"共治"对不断产生的新问题的回应不力而受到各方的质疑与责难。对此,美国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和大学采取了促进政府与大学融合、通过立法确定大学的多重使命、建立大学与州政府的伙伴关系、重视大学的市场性行为、组建大学生组织以扩大大学"共治"的参与面等应对措施。因此,美国大学"共治"呈现出以下趋势:政府管制逐渐弱化,形式更加多样,外部影响因素不断增加,教职参与性不断降低,参与人员各司其职等。  相似文献   

5.
大学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影响着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大学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地位、权利和职责。目前我国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存在着各方权责不清的问题,要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就必须通过修订《高等教育法》、制定高等学校章程、改革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等措施,进一步明确大学内部各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国际视野中的多学科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种大学治理理念和治理结构的形成都是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根据大学理念理论,大学治理强调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大学治理主张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大学治理重视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根据管家理论,大学治理应当创设一种授权和参与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者的潜能.在大学治理实践中,应当汲取各派理论中的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7.
大学的治理     
美国现行大学治理体制中的四个主要参与方——校董、学术领袖、教授和学生各有其优势和弱点,"共享的治理"的成功取决于上述四方的互信与合作。美国现行大学治理体制运行正常,没有对其进行系统性变革的必要。但这种"共享的治理"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与完善之处,如有必要改善校董的遴选方式,吸引最受尊敬和负责任的教授参与治理,在学术领袖和教授之间建立起一种更加相互信任与携手合作的和谐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8.
调整、改革和完善高等院校的治理结构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难点,也是关键。美国高等院校治理的模式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成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本文旨在介绍高等院校共同治理的理念,描述董事会、校长和教授三方在共同治理中的协作与分工,分析美国大学共同治理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并探讨美国共同治理的经验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美国营利性大学的迅速崛起与其颇具特色的治理结构密不可分.具体而言,美国营利性大学的治理结构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政府职能的"弱势"与民间组织的"强势"、董事会决策与大学成员股东化、学术与管理分家、对共同治理的重新界定以及强大的顾客服务体系.营利性大学的这种高效率的运营方式是革除传统大学治理结构弊端的一剂良药,希望能给我国民办高校以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一流大学教师在院校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一流大学都非常重视发挥教师在院校管理中的作用。文章简要回顾了美国一流大学教师在院校管理中所起作用的演变历史,阐述了以共同治理理念为基础的教师评议会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并分析了美国学术职业的工会化倾向对美国一流大学中教师在院校管理中所起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共同治理——加州大学(伯克利)创建一流大学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州大学(伯克利)相对于东部常春藤校盟诸校来说,还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要服务本州,受州发展的制约。但是,它今天不仅能与这些名校比肩,而且还稳居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加州大学(伯克利)拥有最强大的学术评议会,共同治理制度深入人心,这已成为加州大学的基础制度。有了这一制度,大学就可以克服冲突,逾越危机,保障学术自由,使大学在正确的轨道上不停顿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身份政治表现为“我”与“他者”的身份区隔,为审视大学治理中的组织冲突提供了相对统一的理论视角。在个体、群体、结构和理念四个层面,组织冲突有不同程度的身份政治表现。超越大学治理中的身份政治,需要个体不断反思,建构集体思维,形成组织信任,依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学理念。  相似文献   

13.
大学的去行政化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行政权力的泛化导致了大学内部治理机制危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必须重构大学内部治理机制的目标,而回归教育本位则是大学内部去行政化的可循路径.  相似文献   

14.
平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应该成为治理下的当代大学的自主价值选择。通过历史透视,发现过去广播电视大学内部一直处于行政权盛于学术权的失衡状态,这将严重削弱今后转型为开放大学面向社会和求学者需求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并影响到办学的开放和教学现代化建设进程。开放大学是真正的大学,学术权力应该与行政权力处于同等地位,但需要通过制度予以确认和形式化,可构建内部权责划分的制约机制和实施学院(部)参与型的治理制度的内部治理权制度。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considers tensions between ‘corporate’ models of governance focused on the governing body and more traditional, ‘consensual’ academic approaches. It argues that despite these tensions, a decline in the role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in matters of institutional governance (‘shared governance’) is neither desirable nor inevitable, and that successful academic participation is possible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the corporate and consensual modes. Tracing a decline in academic participation from its height in the 1970s, the paper evaluates the problematic nature of more recent corporate approaches to university governance and the work of Dearlove (1997), (2002) and Deem is used to reflect on ‘tensions between the logic of managerial control and the conventions of professional autonomy’ ( Deem, 1998 , p. 52). The paper ends by offering a broad and flexible model for successful shared governance, drawing on the role of academic departments and Clark’s strengthened steering core (1998).  相似文献   

16.
从大学的本质特征、大学的学术组织特性来看大学内部治理自治性具有合理性,而大学治理变异的多样性和大学内部治理的困境需要对大学内部治理进行控制。在自治与控制的冲突中,需要创新大学管理制度、重视学术力量的回归、借鉴西方大学内部治理的经验,以达成现代大学内部治理自治与控制的制衡。  相似文献   

17.
英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演变表现为"牛桥"的"学者自治"、城市大学的"学者主导"、联合大学的"联邦制"、新大学的"共同治理"以及"92后大学"的"双会制"等五种模式。英国大学治理结构模式的变迁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需要、政治权威集团自身的需求以及大学自身的逻辑,大学治理结构的变革在实践上主要是从政府与大学两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red governance and one school district’s (in)ability to advance educational equity. Specifically, we consider the district’s policies, discourse, and practice around equity within the context of site-based management and shared decision making. We suggest that if equity is indeed a major district responsibility, then it seems inconsistent to leave equity at the mercy of shared governance and occasional externally-imposed mandates because most individual school leaders and educators are not currently taking up this agenda or implementing changes that would result in equitable education. Thus, our work suggests that progress toward educational equity may best be achieved through top-down, directive leadership in districts.  相似文献   

19.
The intent of the authors in preparing this paper is to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roles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in informing decision making and govern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Using a case study format the authors will provide an example of a research project conducted with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ctors of United State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private 4-year not for profit, public major research institutions/private specialized institutions, and a pubic state university system. The first case study from the private sector will feature a mixed methodology study that used data from 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NSSE) and student focus groups to explore student engagement at this institution and inform faculty development. The second case study will compare the use of data for decision making from the standpoint of large publ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private specialized institutions. The third case study from a state university system focuses on recent initiatives in the public sector to inform the public, the institutions, the State, an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using data from institutional research offices, student engagement surveys, and student learning assessments shared through consortia and national associations. These examples will be discussed within the structure of decision making and govern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0.
美国大学“共治”管理理念述评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辨析“共治”概念的基础上,认为美国大学管理的“共治”理念有别于教授治校和大学自治。是指大学各类成员共同参与大学治理。论文全面介绍了“共治”理念在美国大学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大学管理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