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友邦惊诧”论》是鲁迅先生在“九·一八”事变后写的时事短评 ,它以强烈的革命义愤 ,具体、确凿的事实 ,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痛斥国民党反动派诬蔑爱国学生的无耻谰言 ,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妄图瓜分中国的险恶用心 ,是一篇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典范的驳论文。教学时可通过“三看敌论点 ,三学驳论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一看敌论论点的出场。文章引出敌论论点 ,树立驳斥的靶子 ,有别于一般驳论文。一般的驳论文一开头就直接引出敌论点 ,使读者看到的是一个神气十足的形象 ;而《“友邦惊诧”论》则是先摆形势 ,交待学生请愿的…  相似文献   

2.
《楚辞·九歌·国殇》“凌余阵兮躐余行,主骖殪兮右刃伤”二句,今《楚辞章句》、《楚辞补注》各本王逸注云:“言敌家来,侵凌我屯阵,践躐我行伍也。”此注“敌家”一词,钱钟书先生《管锥编》第2册谓乃汉、唐古语,今语则分言“敌方”、“冤家”,并引《三国志·蜀书·法正传》“敌家则数道并进”(‘则’字各本无,钱先生误衍)一语为证。今案:《楚辞》王注“敌家”本作“敌众”。《国殇》前云  相似文献   

3.
《“人比人,气死人”吗?》是一篇驳论文。作者用短短的七百字,便将“人比人,气死人”这句民间流传很广的老俗语驳得体无完肤,这是与作者高超的反驳艺术分不开的。一是引申归谬,以退为进。作者在文中很少运用直接反驳的方法。他在开头亮出批驳的靶子,明确指出“人比人,气死人”是错误的观点之后,并不忙着去揭露。相反,顺着敌论,承认“比较”与“差别”的普遍存在,指出:“有两个以上的人就总会有比较,有比较就会有差别”。这里,作者好象是在退步。接下来继续顺着“人比人,  相似文献   

4.
《小学教学研究》2001年第9期“问题争鸣”栏内刊发了辽宁岫岩教师进修学校汪光同志《对“看图学文”选编的部分课文的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一文,作者就“看图学文”的选编、“看图学文”的目的等谈了一些观点和看法,并建议对《海上日出》、《燕子》等课文进行调整。笔者认为,有些观点尚值得继续“争鸣”。  相似文献   

5.
阅读驳论文,除了参照阅读立论文的方法外,还有几点需要指出: 1.驳论文一般都在开头摆出敌论。要分清敌论论点和敌论论据。 2.作者的正面观点(即中心论点)是和敌论论点针锋相对的。有的驳论文在亮出敌论点后就随即提出正面观点,如《俭以养德》,有的驳论文非但开头不提,甚至全文都未用一个完整的句子加以表述,如《“友邦惊诧”论》,这就需要自行归纳。 3.反驳的方法,从反驳对象看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三种;从表达方法看有归谬法、反证法、矛盾法等。要能在阅读中辨明类型并理解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习》2004年第2期刊登了《“关中”区位勘误》一文,作者认为人教社2003年版《中国古代史》(选修)第15页《春秋战国时期工程水利图》中将“关中”标注在周都城洛阳以南与韩交界处是明显的错误。笔者同意作者的观点,并十分钦佩作者探索求真知的精神。但就全文而言,笔者认为存在不足之处,体现在对关中范围的勘误不够严谨、所引材料缺乏说服力,以及出现几处笔误。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作者共勉。“关中”作为古地区名,其范围有三种说法:一是专指今陕西关中盆地(或称渭河平原),即作者所持观点。但作者用于证明此观点的材料却不足为据,四…  相似文献   

7.
2001年第10期的《中国大学生》杂志刊登了摩罗先生的文章《古文教育:惯性的弊端有多大》。2002年第1期《师道》杂志“教材新探”栏目予以转载。该文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剔除古汉语教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取消古文和古汉语的观点。不妨名之为“取消论”。此文强烈要求取消中学课本的古文,取消古代汉语的教学,让古汉语进入博物馆。该文作者认为,让中小学生学习古汉语,实际上是“民族智力的巨大浪费”。这种对古汉语的错误认识,迎合和迷惑了思想较为幼稚的青少年,对广大青少年在民族语言方面的认同,对语文教学所造成的混乱影响不可低估。为了维护汉语言的地位,澄清人们的认识。保障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健康进行。作者对“摩罗”先生所提出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着重讲清逻辑性我们把鲁迅先生著《“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篇课文调整为讲读课文。这是因为我们认为它县有强大的逻辑力量,是一篇典范的驳论文章。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这篇文章的逻辑力量。 (一)一开始批驳敌论,作者以鲜明的阶级观点给“走狗”下了科学的定义。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崔莺莺“闹简”、“赖简”的实质提出了与传统说法完全不同的观点。认为传统的说法是模式的、“阶级烙印论”的。  相似文献   

10.
结合陶行知的“生活德育论”理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课第五章第三节“遵守公民道德准则”中标题二“社会公德”为例。结合学生日常行为及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引用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对幼儿的社会领域要求,强调学前教育学生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性,以及在道德修养方面“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与陶行知强调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德育论观点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1.
列·符·赞科夫(1901-1977)是苏联当代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也是当代世界著名的教育革新家,教学论专家.本刊1984年第3期《现代教学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基本观点》一文(作者赵定乾),对赞科夫的教学论思想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本文仅就赞科夫所进行的小学教学新体系实  相似文献   

12.
《电大教学》1996年第3期刊登了本人撰写的一篇探索性的文章——《试谈认识方法的“三点论”》。文中粗浅地论述了每一客观事物的存在及其产生发展、运动变化的整体过程,一般都具有“三点性”,并据此提出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应该是“三点论”的观点。本文试用“三点论”的认识方法,对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运动变化进行简略地分析研究,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以进一步论证“三点论”认识方法的科学性。 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三点论”  相似文献   

13.
《文汇报》1989年8月25日,刊载了刘国光对记者采访的答问录。主要观点如下: “趋同论”是一种国际性的思想学术思潮。“趋同论”观点最早是由荷兰经济学家廷伯根1961年提出来的。廷伯根在他的《共产党经济社会和自由经济社会是否表现出趋同的特点?》一文和以后他与其他学者合著  相似文献   

14.
《物理教师》2005年第3期刊登了一篇题为《“核衰变”和“核反应”》的文章(以下简称“原文”),《原文》作者认为“衰变”和“核反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形式逻辑上来看,这两个概念在外延上是“全异关系”,不能互换使用。笔者读后认为,“原文”作者的观点有待于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15.
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王才仁等学者研著的《英语教学交际论》一书,把“活动教学法”从理论上进行系统阐述,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原则、策略和步骤,并进一步命名为“双重活动教学法(以下简称双重法)”,即外语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二主体的双重活动,使这种教学法适用于多个层次和多种教材的教学,为我国外语教学思想注入了全新的观念。笔者建议将“双重活动教学法”运用到中专英语基础教程的教学当中。一、“双重法”的实质“双重活动教学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以及信息论、控制论、交际论等边缘科学来审视外语教学过程及相关因素,在总…  相似文献   

16.
应当重新认识和评价“教学做合一”陈云恺一陶行知生活教育三大主张之一的“教学做合一”,长期被认为是生活教育的“教学理论”。八十年代修订出版的《辞海·教育心理分册》持这样的观点,郭齐家教授著《中国教育思想史》也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相似文献   

17.
《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发表了蔡宝来、王嘉毅的《现代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及研究对象》一文(以下简称《现》文),文中的一些观点及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现谈一些想法,既与作者商榷,也向读者请教。一、关于现代教学论的概念问题《现》文首先是要谈“现代教学...  相似文献   

18.
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黄粱梦》和《任风子》中均有“杀子”情节。这一情节的思想基础是全真教所宣扬的妻儿子女是“冤家敌面仇”的主张。马致远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彻底的发挥,以“杀子”来表现剧中主人公选择出家修道的决心,并且隐含着作者对当时社会和挫折人生的彻底失望。  相似文献   

19.
笔者所在的黑河市逸夫中学,在部分吸收“目标教学”和“分层次教学”这两种教学论优点的基础上,本着结合初中教育教学实际及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原则,摸索并总结出“梯次—目标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拙作《梯次—目标教学浅说》曾在《黑河教育》1999年第1期发表)。在具体实际操作中,笔者感到有一些基本的教育教学原则必须把握和遵行。  相似文献   

20.
董武同志在《<曹刿论战>申的“论”》一文(见《语文教学与研究》一九八一年六期)中,指出“有很多人被题目中的一个‘论’字所迷惑”。把全文归结为文章意在一个‘论’字,处处紧扣一个‘论’字来写等等,把这篇文章误认为是一篇议论文”。他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按照记叙文的特点去处理,而不能只扣一个‘论’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