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呢?下面以“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片断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以下是课堂中学生学习情景的描述: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分数(板书),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分数是一种什么样的数? 生:分数是不是考试分数? 生: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生:分数有什么作用? 师:既然是分数,会跟什么有关? 生:与数有关。生:与分东西有关。师:下面我们就来分一分圆纸片。把4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每  相似文献   

2.
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份教学案例:《狐狸和乌鸦》。一、启发学生,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寓言故事,并且从中懂得了不少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配乐朗诵或老师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目的是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听"中初步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听"的能力。)师(提问):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狐狸骗得乌鸦一片肉)(板书课题:狐狸和乌鸦)师(过渡):狐狸是怎样骗得乌鸦的一片肉的?乌鸦又是怎样失掉肉的?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将会懂得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3.
一、围绕课题,初步感知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问:读了课题,你想人类远行靠什么?(指名读)3.师述:同学们,从古到今,人类远行的脚步越来越快,走得越来越远,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共同学习课文,就能从中找到答案。(评:教师的导语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潜移默化地使  相似文献   

4.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师:这里有三个词语,谁来读?(出示:京剧、旦角、梅兰芳.生读) 师:你能说一说京剧、旦角、梅兰芳之间的关系吗?(出示相关图片和文字介绍) 师:今天学习的课文是《梅兰芳蓄须》.(板书课题)注意"蓄"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畜"字."蓄须"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5.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让学生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在学生一一指出上面图形的名称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图形。尔后引导学生思考: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课题导入,引入文本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齐读课题《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学生齐读课题)师: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1: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是怎么上的?上了哪些内容?生2: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是在什么地方上的?有哪些人参加?生3: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是在什么情况下上的?……师:你们很爱动脑筋。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我相信只要你们认真地读课文,就一定会搞明白这些问题的。[点评:问题入手,话题引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愿望,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文本,为学习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理解“勾股定理”这一定理,并初步掌握其应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探索能力,养成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定理的形成及其应用教学过程:1情景创设(出示图片) 学校一年级五班的门坏了,工人师傅想从木门的对角线上加固一根木条(如图),已知门高2米,宽1米,需要多长的木条呢? 师:为什么要在对角线上钉木条? 生:利用△的稳定性. 师:木条将门分成了两个什么图形? 生:两个直角△. 师:求木条的长就是求什么? 生:直角△的斜边. 〔板书课题:勾股定理〕图1流畅.2实验探索 2.1下面请大家分三组测量: ①画直角边分别…  相似文献   

8.
一、案例“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中要让学生学会画角。下面是两个教学片断。教学片断一:师:下面我们来学习画角。画角一般分三步:第一步,先画顶点。第一步,先画什么?  相似文献   

9.
单元训练要点课题内容要求一、学习看图1。开学典礼看图说话。 通用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本(以下简称“课本”)第2页彩图。 ①学习看图,能看清图上画了些什么。②学习说话,能用普通话说说图上画的主要内容。2。上课看图说话。课本第3页上面的彩图。 ①学习分清图上画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②知道说话时的一些基本要求。3.做值日看图说话。课本第4页上面的彩图。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看图和说话。屠彝爵4。我是一年级小学生 …对话。… 回答下列间题:①你叫什么名字了②你今年几岁?③你在哪个学校读书?④你是儿年级的学生?⑥你们的班主任老…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线段)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线段 (1)提问:同学们,你能说一说线段是什么样子的吗? (2)全班交流:学生说把线拉直了就是线段. 这时如下进行教学: 师在展台上放一根线,师:这是一根线,是什么样子的?是线段吗?怎样就变成线段了?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见过下面这枚图标吗?它上面的天平又代表了什么呢?这是一枚法徽,它是法官的身份标志,上面的天平象征着公平和正义.天平是一种较精密的质量测量工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讨论有关天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 请在上面画中寻找出三则谜语的答案。一m,。.~。。…。j……。…。 。.。…。……’'’整天站在房顶上,屋里烧火我冒烟,是什么?这两兄弟真奇怪,拿着鼻子当马骑,是什么?有把又有毛,最爱把地扫,是什么?(答案本期找)谜语答案:煳嘲、眼镜、扫帚。看看谁更厉害哦  相似文献   

13.
眉毛、眼睛、嘴巴、鼻子四种器官,它们都非常有灵气。有一天,嘴巴突然气冲冲地对鼻子说:"你没什么本事,凭什么位置摆在我的上面?"鼻子很生气地说:"没本事?分辨食物是香是臭可得靠我,要不然你怎么能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自然我的位置应该在你上面。"说完之后,鼻子也很不服气,对眼睛说:"喂!高高在上的眼睛,你说你有啥本事,位置摆得比我都高?"  相似文献   

14.
眉毛、眼睛、嘴巴、鼻子四种器官,它们都非常有灵气。有一天,嘴巴突然气冲冲地对鼻子说:"你没什么本事,凭什么位置摆在我的上面?"鼻子很生气地说:"没本事?分辨食物是香是臭可得靠我,要不然你怎么能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自然我的位置应该在你上面。"说完之后,鼻子也很不服气,对眼睛说:"喂!高高在上的眼睛,你说你有啥本事,位置摆得比我都高?"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先看下面一则幽默: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那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呢?生:分父。上则幽默,取材于教学。你看后,也许会捧腹大笑。不过,笑过之后,我们得想想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回答?我想,学生的回答固然是错误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先有兴趣,后有热情,学生参与的热情、动力皆源于兴趣。怎么才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他们玩起来百玩不厌,乐此不疲。把游戏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如在指导学生写练笔作文时,我通过玩贴鼻子游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课前我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客人,请看!出示画在小黑板上的一个“小丑”,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这个娃娃…  相似文献   

17.
一、列举实例,引出课题教师在引导学生举出周围常见表面是圆形的实物,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通过画圆,引出课题。(板书:圆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1.指导学生自学(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1页3—9行),提出思考题: ①用什么工具画圆,画圆的步骤是什么? ②什么叫圆心?圆心用什么字母表示? ③什么叫半径、直径?它们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第17页第12题。〔案例1〕教师让学生按照题目的要求,用圆片摆一摆,完成表格。在学生填好表格后,组织学生交流。师:仔细观察表格,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上面行数是2、3、4、6,下面每行的个数是6、4、3、2。师:其他同学还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上  相似文献   

19.
一、在情境中引出课题,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师:(课件出示下图)这两把尺子有什么不同?生1:下面那把尺子比上面那把多了一小格一小格的图示。生2:上面那把只有厘米刻度,下面那把有厘米刻度也有毫米刻度。师:真厉害!知道那一小格一小格是毫米。师:如果有一个螺丝,我们要量出它的长度,你认为用哪把尺子量合适?为什么?生:用第二把尺子量合适。因为第二把尺子有一小格一小格的图示。师:你的意思是用第二把尺子才能把螺丝量准确,是吗?生:嗯。师:为什么不选第一把尺子呢?生1:因为第一把尺子只有厘米,不能把螺丝量准确。生2:因为第二把尺子有毫…  相似文献   

20.
一、在情境中引出课题,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师:(课件出示下图)这两把尺子有什么不同?0厘米12345670厘米1234567生1:下面那把尺子比上面那把多了一小格一小格的图示。生2:上面那把只有厘米刻度,下面那把有厘米刻度也有毫米刻度。师:真厉害!知道那一小格一小格是毫米。师:如果有一个螺丝,我们要量出它的长度,你认为用哪把尺子量合适?为什么?生:用第二把尺子量合适。因为第二把尺子有一小格一小格的图示。师:你的意思是用第二把尺子才能把螺丝量准确,是吗?生:嗯。师:为什么不选第一把尺子呢?生1:因为第一把尺子只有厘米,不能把螺丝量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