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宋燕 《教书育人》2012,(4):20-22
一、中小学教师现行教研形式的反思中小学教师进行教研主要依托两种形式,一种是同伴互助式,如学科教研组、跨学科的专业合作团体、校际学科教学联合体、协同授课团队、教学伙伴式、师徒结对式、集体备课小组、课题研究小组。这种形式主要体现在是教师通过互动、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激发  相似文献   

2.
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教师独有的一种知识类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性条件之一.PCK理论认为,教师之所以与学科专家不同正是因其有独特的专业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理解和掌握学科教学知识对于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专业化已成为当前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教师工作室是高职院校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发展的新路径,更是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径。文章结合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基于教师工作室的"教研训一体化"成长模式,阐述了教师工作室中团队合作式、知识共享式、创新研究式三种教师专业成长方式。  相似文献   

4.
余红 《考试周刊》2008,(22):28-29
教育技术和英语学科的整合是根据英语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优点,解决教学难题,进而促进教学改革.教育技术和英语学科的整合不仅促进英语教师自我反思、更新知识,而且增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为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学科教学知识是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概念自舒尔曼首次提出以来,经历了从学科教学认知(PCKg)、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CK)到信息通信技术支持下的技术学科教学知识(ICT-TPCK)的演变.这种演变体现了学科教学知识的转化性、建构性和情境性特征.结合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内化四种知识转化方式探讨幼儿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养成,有助于我们了解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6.
陈福志 《文教资料》2011,(25):136-138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受中学历史教师自身素质及外部环境的影响。首先,中学历史教师是中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历史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职业认同、教师知识观等三个主导因素。其次,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进行的。影响历史教师专业成长的这些外部环境包括学校学科规划、教师间的合作关系、历史校本教材的有效开发、历史探究性教学等四大因素。  相似文献   

7.
区域性课题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学科教学问题为载体,以教研员和教师合作研究为主要形式,统整区域内教育资源而开展的研究,它具有针对性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得益于教师个人的教学反思和行动研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合作学习是新时期教师的一个基本特征,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普遍存在着合作意识薄弱、合作方法不当等问题.文章就如何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及如何增进教师间的合作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9.
教育要发展,教师就要先成长.从个体反思、合作研究、专业引领三方面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了阐述.个体反思是促进教师自主探究教学问题的有效措施,合作研究是推进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有效途径,专业引领是实现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三者有机合一,相互整合,逐步走向以教师自我更新为主,以终身学习、学会学习为支撑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0.
陈明龙  傅敏 《中小学校长》2011,(3):30-33,67
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和合作成长是中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途径.较前两者而言,合作成长因相关理论基础薄弱且与实践脱节、现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限制、班级授课制和分科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情感认同水平低下及合作能力技巧缺乏等因素的左右,陷入了开展的困境.为此,应从破除个人主义教师文化藩篱、弘扬合作教师文化氛围入手,通过创建合作平台,提供时空条件、物质支持和制度保障,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合作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