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索 《家教指南》2003,(2):55-59
英藏敦煌文献<春秋经传集解>残卷中,以S.85篇幅最长,年代较早,且相对完整.本文在对其全面校理的基础上,从333处异文中选取12处进行了简要辨证,以考异文之成因,议诸本之得失,正今本之讹误,明敦煌本之可贵.  相似文献   

2.
夏立同学问:《伶官传序》全文只有三百余字,读后却让人顿觉感情浓烈,情真意切。作者是如何达到这种境界的呢? 首先,立论精辟、语言警策。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针对当时宋仁宗喜宠后妃,不思朝政之举。所以,全文“寓论断于序事”,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强调成败由人,起到“片言居要,统领全篇”的作用。接着用十分之六的篇幅,将后唐庄宗的得失兴亡写得惊心怵目,娓娓动人。明确指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自然之理,末尾总结盛衰原因,结论于叙事中自然推出,水到渠成。强调逸豫亡身不只限于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忘掉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恶果。作者在这里语重心长地评论朝政,意味尤为深远。文中许多精辟的句子所讲的道理,不仅适用于国  相似文献   

3.
从《苏平仲文集序》看刘基的文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基大约在四十岁之后,就常为亲朋好友的诗文作序。其中许多序文都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文学主张,是研究刘基文学思想的珍贵资料。在众多的序文当中,能较全面地反映刘基文学思想的是《苏平仲文集序》①。此序文据郝兆矩先生考证当作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是年作者已届六十。②在这篇文论当中,作者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理与气之关系;文学创作与时代之关系;以及与文章内容相适应的文辞要求等等,本文分别予以阐述并略加辨析。一、理气说。文章开门见山,言“文以理为主,而气以摅之。理不明为虚文,气不足则理不能驾”。理、气本是中国…  相似文献   

4.
书序是一种传统应用文体,定型于秦汉,以叙书为主、叙人为辅,以叙带议,满足导读功能。在北宋士大夫高扬的文人精神下书序文转换了焦点,知人论文、重德叙理,形成了议论主导体式和意理化抒情。在“体用”之学新观念的引导下,宋序融合德业与文,改革了唐序人书分离的三段论模式。随着书序体衍化,原初的著述序更新为多元文体集序,在文法上汲取古文笔法、融合骈散句式,使书序由依附主文本的说明文字转变为融合众理、独具风格的成体之文。以诗文集序为代表,主于论理而忽略书旨,接近了“破体”的边缘。北宋书序的体制转变蕴含着深刻的文体创新规律,极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议论文中,叙、议本为一家,具体地说,叙为议之表,议为叙之魂,叙为议蓄势,议为叙增势。无叙而议成为无源之水,无议而叙之精髓得不到发掘。由此可见,在议论文里,叙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很多同学写作文时往往是叙多议少,缺乏对材料的透彻分析,这样议论就显得苍白而无说服力,请看下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因事明理的文章,理由事发,事为理叙。它讲究事与理、叙与议的浑然一体,不着斧痕。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正是这样的一篇妙文。作者在简明平实的叙事中为议论巧设埋伏,看似闲笔处却尽显匠心,真正做到了事理、叙议的  相似文献   

7.
李商隐咏史诗注意情境的构造、细节的选择;并用多种组接方式与推拟虚设的手法,在"唐人中另开一境";特别是叙中含议、托事而议、托理而议,为宋代及往后咏史诗"议论之祖",丰富了咏史诗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咏史诗注意情境的构造、细节的选择;并用多种组接方式与推拟虚设的手法,在“唐人中另开一境”;特别是叙中含议、托事而议、托理而议,为宋代及往后咏史诗“议论之祖”,丰富了咏史诗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伶官传序》一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教材和教在翻译这个句子时,对句中"人事"的译注,采取"直接搬用"的办法;在教材相关注释中"人事"一词之后用括号注为"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笔者以为,这里对"人事"一词的注解不仅过于笼统、宽泛,让人不知所云;而且很不准确,容易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第二册《弈喻》,是清朝学者钱大昕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议论短文。文章由作者下棋眼高手低的事实引出议论,告诫人们要谦虚谨慎。文章的第三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可以说,能准确透彻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则整段话的内容也就容易掌握了,而要正确地理解这一句话,就必须先解释清楚句中的每个“是”和  相似文献   

11.
一、目标定位1.了解假设分析法的特点及作用;2.初步学会运用假设分析法进行议论说理。二、选题依据1.学生作文现状——说理简单化,议论苍白无力。2.是达到“切合文体要求”这一标准的重要途径。3.可以扩展联想,充实内容。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学习要点及目标完成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在议论文写作实践中,用得最普遍的论证方法是例证法。在例证法的选例、叙例、议例这三个环节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是哪个环节?——议例。议论文就是要议论,这才“切合文体要求”,符合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可是,同学们在写作议论文时普遍存在这样的毛病—…  相似文献   

12.
读史明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故也,是历史之精神也。——梁启超  相似文献   

13.
曾瑞琪 《文教资料》2011,(18):77-79
《史记》的“太史公曰”与《汉书》的“赞曰”都是司马迁与班固的直接议论之词.这些论赞序很好地反映出他们各自的思想观点。本文透过两书的论赞序.比较司马迁与班固在学术思想、历史观、历史人物定位、天道观等思想方面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言义为议,顾名思义,就是议论,是人们进行思想、感情、愿望交流的最外在的表达方式,“议”使人明智、识理、奋发、追求、创新,推动着历史的进程,造就了瑰丽的世界文化。在课堂中“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质量,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在此我就课改中如何落实“议”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欧阳修自撰《新五代史》,写了五十多篇序和论,还有二百多条小注,其中有不少也是论的性质。后来,他奉勅与修《新唐书》的本纪、志、表三部分,又写了序、赞二十余篇。这些序、论、赞所涉及的问题虽然很多,如《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赞》论唐之兴盛,卷十《昭宗本纪赞》论亡国不必皆愚庸暴虐之君;《新五代史》卷二《梁太祖本纪论》论不伪梁,卷四《唐庄宗本纪论》论沙陀世系,卷十《汉高祖本纪论》论即位改元,卷十三《梁家人传序》论女祸,卷二十四《郭崇韬传论》论枢密使之沿革,卷二十七《康义诚传论》论侍卫亲军之制,卷四十《温韬传论》论厚葬之弊等等;但也决不是泛滥无归,没有主题。这个主题就是“治乱盛衰之理”。记“兴废存亡之迹”、论“治乱盛衰之理”,这本来是我国历史编纂学的传统。欧阳修撰《新五代史》的主观动机,又  相似文献   

16.
《五人墓碑记》一文 ,既叙且议 ,叙议结合 ,相得益彰 ,使行文摇曳多姿 ,富于变化 ,主题鲜明突出。1 叙中带议。第一段记叙五人因“激于义而死” ,所以苏州人民为他们厚葬、修墓、建碑的全过程 ,侧重于叙述。在本段末尾 ,作者适时地进行了议论 ,突出五人之死的惊天地、泣鬼神。草野出身的五位义士 ,地位卑微 ,但死后却十分显耀。而那些达官贵人 ,“死而湮没不足道” ,充分显示了一个死得重于泰山 ,一个死得轻于鸿毛。如此议论 ,与叙述紧密配合 ,含蓄隽永 ,促人深思 ,耐人寻味。2 叙后发议。前四段重在记叙 ,后两段在前四段记叙的基础上重在…  相似文献   

17.
上好的记叙文必须要有议论,这是大家的共识。问题是如何议论法?教科书上强调说:适当。这种极为宽泛的说法.实际教学与实际行文都很难把握尺度的。我根据20余年作文教学的实践,就“适当”的议论,谈一些认识。 先谈一下议论的位置。关于位置,传统说法有三:一是先叙后议;二是先议后叙;三是央叙央议。这三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志的修撰源远流长,《周礼》中就有“方志”、“四方之志”的称谓,相传孔子曾见“百二十国宝书”,或即方志的权舆。其所记述的内容,“则不外地理之沿革,疆域之广袤,政治之消长,经济之隆替,风俗之良窳,教育之盛衰,交通之修阻,与遗献之多寡”(朱士嘉《中国地方志总录·序》)。不过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东汉以前的地志书,都是记述全国疆域区分地域的,以供统治  相似文献   

19.
导议,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议"的统一。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出学生的"议",学生的"议"依赖于教师的"导",二者结合,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不能分割。导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是最常用最活跃的一种教学方式。导议技能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议论的技巧和能力,如议题的确定、引出,议论方式的选择,议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受阻时的点拨诱导,对学生议论的评点、引申、归纳、小结,以及使议与  相似文献   

20.
《五人墓碑记》一文,既叙且议,叙议结合.相得益彰,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1.叙中带议。第一段记叙五人因“激于义而死”,所以苏州人民为他们厚葬、修墓、建碑的全过程.侧重于叙述。在本段末尾,作者适时地进行了议论,突出五人之死的惊天地、泣鬼神。草野出身的五位义士,地位卑微,但死后却十分显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