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 目前,评定体育课的生理负荷量一般都用课的平均心率和运动密度两项标准,能否利用这两项指标与生理负荷的关系,找到一种综合评定体育课生理负荷的方法?通过研究我们制作了体育课生理负荷综合评定表。在我区使用效果较好。一、评价表的制作我们随机抽取了88节检查课的数据为样本,作统计处理。先用百分位数法制订评分标准,数出平均心率和运动密度的生理负荷量总分,再建立一个二元回归方程,经检验发现平均心率、运动密度与总分之间的线性关系具有高度的显著性,且对总分影响的程度相差无几。然后再分别建立两个一元回归方程:即用生理负荷量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学校体育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体育教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中心环节,所以体育课要有适宜运动量,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因此,上体育课时,体育教师都十分注意,如何根据课的任务、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合理地安排好课的运动负荷。而人们也常常把运动负荷作为评定体育课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评定负荷的指标,其中,以平均心率和运动量指数为最常用的两个指标。但实践中,我们发觉这两个指标是存在差异的。到底用那个指标更可靠些?本文就是为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  相似文献   

3.
着重介绍了中国女子皮艇队在高原训练时,利用某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评定的研究。研究发现,以血尿素指标和血红蛋白指标评定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能够很客观地反映她们的情况,而尿蛋白指标却不如以上两指标。血乳酸值能够很好地反映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情况。利用心率指标时,应考虑到高原和平原时安静和最大心率状态有所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PWC_(170)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PWC是英语身体工作能力(Physical Working Capacily)缩写。 PWC_(170)试验,是把身体定量负荷时的心率定为170(次/分)时,求身体在单位时间内做了多少功或完成的功率是多少。PWC_(170)值是评定身体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评定运动员,特别是耐力项目运动员的身体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PWC_(170)值越大,身体工作能力也就越大。目前,这种方法国内外应用得比较普遍。评定身体工作能力,有的用最大吸氧量作为指标,即用氧工作能力的大小作为标准;有的用定量负荷下的心率变化程度来评定,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5.
对心率在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中的含义,以及对体育教学实践中心率指标的应用特点进行了论述,阐明了心率指标的测定,是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评定学生机能状况和运动负荷的重要而的简便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广州体院一九八○年第一期《体育教学与训练》上发表了《合理安排中小学体育课密度运动量》一文,就中小学体育课的运动量的安排提出了一个参数指标,目的在供同志们参考: 小学:120——130次/分;高中女生130——140次/分; 初中:130——140次/分;高中男生130——150次/分。随后,倪雁宾同志在同一刊物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上发表了题为《关于运动量的评定问题》的文章,对我们提出的上述参数指标提出了三点意见,原文摘抄如下: 1、提出体育课每分钟平均心率的参数指标,应根据儿童的基础心率来考虑。据多方面的有关资料报导,例如,11岁(小学三、四年级)儿童的平均心率约为80次/分(见本  相似文献   

7.
<正> 一、问题的提出体育课的平均心率是检查学生生理负荷的重要指标。目前,授课教师要想了解课的实际运动负荷,就得由他人协助测量,而且测量结果易受测量技术(手测)的影响。能不能采用简单易行、不需他人协助的方法来推测课的平均心率呢?我在心率测量的实践中发现,课堂平均心率与课后5分钟心率关系比较密切。本文就能否用课后5分钟心率推测课堂平均心率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无氧阈及其研究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泱  张浩 《体育与科学》2000,21(4):36-39
本文首先对无氧阈(AT)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做了简要叙述,又分别对AT的气体代谢测定方法及标准、血乳酸测定方法及标准、用心率对AT的评定方法、用血气指标对AT的评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从性别、年龄、训练方式、训练水平、肌纤维组成以及运动项目等方面分析了AT影响因素,最后对AT的应用、关于AT理论的几种不同观点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心率是心脏活动的生理指标之一,由于测量简便而实用,又能较客观地、灵敏地反映运动量对人体的影响,反映体育课的密度、强度,所以目前以心率指标来评论体育课的运动量和负荷强度已被普遍采用。因此,正确认识体育课的平均心率指标的基本规律,对于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量,提高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体育界不少同志对此作了大量的凋查研究,发表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沦文,同时用平均心率作为衡定运动强度  相似文献   

10.
李然  江崇民  蔡睿  王梅 《体育科学》2012,32(6):81-84,97
以完成定量负荷后恢复期心率的变化进行心功能的评定,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台阶试验测试所遵循的依据。然而,评价心功能的3min台阶试验存在不能进行纵向年龄趋势分析的问题,使得国民体质监测中缺少了一项反映不同年龄人群心功能状况的重要信息。因此,着重分析了目前使用的3min台阶试验不能反映纵向年龄趋势的原因,通过对恢复期平均心率和恢复期心率变化(曲线)的分析,发现恢复期平均心率能够更好地反映心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变化。在评价各年龄人群的心功能变化时,建议恢复期平均心率作为一个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1.
时下,专家、教练和运动员多根据心率评定运动量。准确的脉搏(心率)值可反映运动强度。其中一种评定方法是分别计取运动后的1~10秒,30~40秒和60~70秒3次脉搏。然后将3次脉搏值相加.得出一个心率值。将得到的这个值和以后进行练习后计取的心率值进行对比。如今天的心率值比过去的减少了,那么.专家认为进行同一练习付出的能耗减少了,练习进行得更经济,简言之,适应过程形成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XF——3型心率遥测仪,对参加1986年全国女足锦标赛(10场比赛)的长春、山东、广东15名优秀运动员以及1987年国家女足冬训期间练习比赛和大运动量训练课进行了心率测定。旨在取得代表活动负荷强度的心率指标,探讨其变化范围及规律,从而为女子足球大运动量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测试结果表明,全场平均为168±4.1次/分,最高心率的平均值为192±8.9次/分,最低心率的平均值为142±8.3次/分,比赛中心率较安静时的增长值平均为105±8.8次/分。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率在174次/分以上出现时间平均为36±12.5分钟,持续时间平均为8.1±4.5分钟。180次/分以上出现时间平均为20.6±10.4分钟,持续时间平均为4.5±2.3分钟。女子运动员比赛中心率在  相似文献   

13.
评定足球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可从心肺机能、乳酸阈及心率拐点等多项指标进行测定,还可通过CONCONI、PALIER测试和12min跑等多项场地测试方法进行专项有氧能力的测定。训练中最大有氧强度的监测不仅要测运动中的心率,更重要的是间歇恢复期的心率。  相似文献   

14.
<正> 我们将相对安静心率与平均心率和运动指数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制订出“平均心率与相对安静心率对应指数表”,并以此评价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此表的设计思想和特点是: (一)重视课前安静心率指标。我们把课前安静心率和平均心率相对应,找出运动指数的分布规律,并把公认的合理负荷区间划分成最佳、好、中、差四级区间。以此作为给分标准(10分制)。课前安静心率是影响课中生理指标的主要因素(相关系数大),它不仅反应了年龄与性别的数量差,同时也体现了同一年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评定体育锻炼运动强度的方法大都以心率做为评定指标。但心率多少、时间多长为适宜运动量范围,锻炼效果较大,虽国内外在竞技科学方面研究较多,但在体育科学方面报导却很少。近年来,随着某些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深入进行这一领城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本实验采用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测定仪、心电遥测等多项指标,拟以对此问题作一综合性探讨。为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供一些客观的参考数据。研究对象及方法 1.对象:15—16岁中学生男、女各38人:并以同龄体校学生做对照。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评课时,常采用“心率双高峰”曲线作为一项重要的评定指标来评定教学效果。这一指标的确定主要依据生理学的理论基础,人体运动时适宜的脉博跳动反映心血管系统工作的机能状态,适宜的运动量会使人体的机能逐步得到提高。因此,体育课进行准备活动时,人体的心率从安静的状态会有一次逐步升高的高峰出现。准备活动后,随着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心率逐渐下降,而且这次高峰的峰值要高于第一次的峰值。这种“双高峰”被认为是合理的运动量安排,为此,每次评课时都要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按规定进行心率测定。这就是对一般体育课…  相似文献   

17.
评定有氧工作能力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训练水平、不同性别的60名受试者进行了摄氧量、心率及氧脉搏的测定,其目的是通过比较优选评定有氧工作能力的指标。结果显示:在此方面,由于公斤体重的氧脉搏可同时消除体重和心率等因素的影响,故它比最大摄氧量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 1 997甲 A1 2支足球队竞赛期训练课的调研 ,选择了 50次具有代表性的训练课 ,对训练学指标、心率指标、生化指标等进行了筛选和确定 ,初步制定了技战术训练课质量的评分标准。这对今后评定甲级队技战术课的训练质量 ,具有一定的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研究资料表明,心率是心血管系统最容易测定的指标,同时有较高的可靠性,心率与训练负荷强度、心率与最大吸氧量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即成正比)掌握青少年运动员心率变化,可为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结合医务监督进行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科研工作。1.心率测定方法心率的测定,要求客观和准确,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了解受试者安静和运动时的心血管机能,从而对心血管功能评定和定向运动训练提供一个客观的依据。研究资料表明,正常人脉博频率和心率是一致的,在实验室,常用心电装置来自动测定。如用心电图R—R间期,心率表等,而在训练场地,由于…  相似文献   

20.
对竞技武术运动员负荷强度与耐力水平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根据武术竞技运动的技术特点和负荷形式,通过血气、血乳酸、血红蛋白、遥测心率等12项指标的测试观察,对运动员在演练过程中的供能能力和体力分配进行了研究和评估,进而研究分析了在演练过程中的心率变化规律,以及训练中与比赛中的不同强度。使教练员可直接通过心率变化曲线来评定运动员的耐力水平、负荷强度,以判别运动员的奋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