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校园弱势群体因为自己在经济、学习、行为上的弱势成为了校园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所以对班级弱势群体进行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论述班级弱势群体的类型,并且分析了班级弱势群体的成因及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帮助班级弱势群体克服心理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弱势群体问题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弱势群体问题,就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寻求妥善解决好弱势群体问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弱势群体及其特征弱势群体一般是指那些由于某种资源的缺乏,在经济、社会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无法获得维持自己生存所必需的条件、或无法获得自己应得收益的群体。所谓弱势,一是说他们的现实生活是处在一种很不利的状况之中;二是说他们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弱势地位;三是说他们在社会和政治层面即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上处于弱势地位。弱势群体的特征分为一般性…  相似文献   

3.
魏子瑜 《科教文汇》2010,(17):1-1,7
学校是儿童进入社会的第一站,学校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论述了学校教育中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三个主要因素:班集体、教师、同伴关系。班集体是儿童在学校中的"家",是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教师就是这个"家"中最权威的"家长",主导儿童的一切行为,而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自我、人格以及学习必要的社会交往技巧等都有帮助,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叶慧 《科教文汇》2011,(3):72-72,77
针对大学生对高等数学的"情感弱势",借鉴情感迁移学的知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采取一些措施,促进情感正迁移。  相似文献   

5.
贾会杰 《科教文汇》2014,(23):214-215
大学生是经过选拔的优秀人才,是国之栋梁。由于现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学生总量增加,就会有一定的弱势群体的存在。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分为经济弱势、学业弱势、地位弱势、心理弱势。麦克利兰提出的成就激励理论认为人有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亲和需要,这也是弱势群体所需求的,激发和满足这些需求,使其得到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6.
钱春霞 《科教文汇》2013,(25):181-182
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高校就业教育的新课题,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里的弱势群体,对其开展创业教育,有助于提升其竞争力。贫困大学生因为"物质贫困"带来了"心理贫困",也影响着其创业观念,从创业教育角度来探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不仅是创业教育实效性的要求,也是提升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对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红明 《科教文汇》2014,(14):209-209
高校作为创新知识和繁荣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阵地。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就是是否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高质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校友作为高校的"人才产品"和"品牌形象",已经成为了一张张高校改革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名片。校友作为一个信息丰富、知识密集与母校有着特殊感情联系的群体性资源,必将会成为高校改革发展的特殊资源,在提升学校声誉,凝聚学校力量,传承学校人脉,提供发展空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弱势班级是相对重点班、实验班而言的,是学习、纪律、劳动、卫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很欠缺的学生的集合群体。它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在追求高升学率的今天,“弱势班级”的现象是见怪不怪的,存在就是合理。做好弱势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意义深远,能带好弱势班级的班主任才是真正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9.
当前科学哲学正在走向"语境论",这种走向与Science Studies有关。文章首先分析了"社会建构"所理解的"语境",这种"语境"用"社会重构"取代了"理性重建",从而走向了社会本体论意义上的相对主义。其次考察了"科学实践"视野中的"语境",这种语境把科学置于自然-仪器-社会机遇性聚集的空间或场所,从生成论的视角,为科学哲学重新思考客观性、合理性等一系列概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张伟萍 《科教文汇》2013,(20):23-24
在一个班里,最让老师头疼的是那些不遵守纪律、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形象,老师一般不会喜欢这样的孩子,所以更谈不上对他们倾注"爱"。但是,班主任要想带好一个班级,成为一名好老师,首先要学会爱这些"不讨人爱的孩子",用"爱"去感化他们,去教育他们。在这些孩子身上,我们要有爱心、信心、耐心。  相似文献   

11.
曾绍彬 《大众科技》2014,(8):139-14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中职生出现很多心理问题,这给中职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的弱势群体。中职生的心理素质普遍比较脆弱,心理问题多发。因此,中职学校迫切需要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提升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璐璐 《科教文汇》2011,(16):3-4,7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弱势学生群体"这一名词涵盖了一定数量的,在教育资源占有、机会获得、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呈现出相对弱势并动态变化着的学生群体。近年来,弱势学生群体引起了高校决策者和教育者的日益关注。在解困体系初步形成之后,附加关注以其深层次、延展性的特点,着力于探究如何削减弱势对学生可能造成的长期不良影响。经过预判、建库、实施等环节的开展,使附加关注与常规关注形成互补,增添育人软实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3.
许海亚 《科教文汇》2011,(15):192-193
本文分析了高校弱势群体的构成和目前高校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现状,探讨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4.
宋晓华 《科教文汇》2014,(7):200-200,206
遵义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将学校、家庭和社区资源整合起来,构建“学校要家庭要社区”三位一体的互助支持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家长、社区的影响力,形成教育合力,最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人格完善。  相似文献   

15.
“翻转课堂”面面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一凡 《科教文汇》2014,(23):177-178
“翻转课堂”近年来风行于我国各中小学,受到教师与学校的热捧。由是,笔者根据国内外教学案例及翻转课堂研究专家的共识,在本文中详细阐明何为“翻转课堂”,概括归纳出“翻转课堂”的具体教学实践运用,辩证分析“翻转课堂”的利弊及出路,试图建构起关于“翻转课堂”的框架。  相似文献   

16.
李玲  刘进军 《现代情报》2013,33(4):83-85
本文从实现弱势群体信息获取权出发,分析了图书馆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包括提供图书馆保存的各种知识信息、开展社会教育、提供文化娱乐等。提出了图书馆为实现弱势群体的信息获取权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图书馆对读者零选择,免费提供各种技能培训、或者其需要的各种信息,建立社区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帮助弱势群体树立公众信息获取权的平等意识等。  相似文献   

17.
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是当前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于建星博士克服情感冲动,冷静理性思考,立足自由及其自由的实现视角,就弱势群体权利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令人注目的观点,凝著而为《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研究》,这又为当前社会公平正义研究,特别是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开辟一个新的理论空间和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8.
邓智 《科技广场》2004,(11):127-128
分析了中国弱势群体与西方国家弱势群体的差异以及我国弱势群体的特点,提出如何发挥我们社会主义“德治”优势,尽快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9.
许秀如 《科教文汇》2014,(20):141-142
中等职业学校要将个性迥异的“90后”的学生培养成社会各行业中知识丰富、能力超群的技能型人才并非易事,笔者认为,应立足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实际,在活动课课型中运用CBE教学模式,结合专业拟定教学组织方向,精心策划设计活动方案,有的放矢授以活动技能,通过有效组织教学,使语文课与专业课教学相辅相成,形成其综合职业能力,达到职业化转型目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弱势学生群体这一名词涵盖了一定数量的,在教育资源占有、机会获得、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呈现出相对弱势并动态变化着的学生群体。近年来,弱势学生群体引起了高校决策者和教育者的日益关注。在解困体系初步形成之后,附加关注以其深层次、延展性的特点,着力于探究如何削减弱势对学生可能造成的长期不良影响。经过预判、建库、实施等环节的开展,使附加关注与常规关注形成互补,增添育人软实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