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教育文摘     
教育部部长何东昌说,中国有八亿人口在农村,农村教育是个大头,农村教育改革好了,就能带动整个教育改革.改农革村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农业这个战略重点服务,为八亿农民富裕起来服务,为形成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农业服务.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农村人口的素质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通过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来提升农村人口的素质,迅速提高农村人口的职业技能水平,是现实的必然要求。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这无疑加大了农村职业教育工作的难度。通过分析研究,找到促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健康、有序、顺畅发展的策略,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完善和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和人口流动加剧,小班、小校甚至是空壳学校逐渐成为农村教育的重要形态。对辽宁省农村小规模学校资源配置基础数据的分析发现,农村小规模学校呈现出地域分布不均衡、班额小、硬件设施设备短缺、师资配置薄弱等突出问题,其症结在于现行的以学生数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资源的投入方式,由"注重生均意义上的投入公平"向"保证每一个学生获得的教育服务均等"转变。为了让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获得均等的教育服务,应充分考虑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特点和现实需求,单独制定农村小规模学校资源配置标准。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电大教育在服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先发优势和能力基础。按照“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实现发展定位的战略调整,充分重视并发挥远程教育专业化体系的功能优势,强化职业教育、发展开放教育、拓展技能培训,依托社区载体,整体提升农村人口的素质与技能,是深化远程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的优劣是决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但是衡量人力资源的优劣不能仅看数量 ,主要的是看其人口整体素质和劳动者受教育水平的高低。目前 ,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是人力资源素质低 ,人才资源匮乏。地处农村的地方高等师范教育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如何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服务 ,怎样为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服务 ?这是高师院校面临的重大而又必须回答的课题。一、人力资源素质低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1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现状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主要衡量指标有 :人…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进城镇工作、发展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在促进农村人口收入以及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现阶段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人口管理关键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展开研究,并就其行动策略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有效发展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农村人口,包括居住在农村的农业人口和农村的非农业人口,又称乡村人口、农村人口与农业人口。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城市化较低的国家,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 70%。如此众多的农村人口必然会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逐渐发生转变的今天,我国的农村人口结构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这其中,农村的学龄人口预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问题必然成为制定中国教育发展规划 (计划 )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任务。   因此,…  相似文献   

8.
国际视野中的农村职教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应通过借鉴国际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推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针对不同取向的职业教育需求,为我国农村人口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9.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环境、人才需求结构以及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教育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把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是农村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思考,着手对农村教育进行改革,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日益增强。我县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湖北省首批教育兴农示范县。  相似文献   

10.
农村教育的症结与出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有关中国农村教育的呼吁、探索和改革许多年了。从实际现实中我们产生一个疑惑:农村教育受到了足够的重视,为什么还如此落后呢?我们认为没有解答好以下几个根本性问题是造成农村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我们办农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似乎成为必然答案。但是怎样才算为农民群众服务?农村教育定位在何种层次、何种方面?却不太清楚和准确。虽然我国一再强调农村教育要为农村的建设服务,但由于对农村建设方向的认识和把握有所不同,即有工业立国或农业立国的争论,也就有了农村教育发展目的的摇摆。再者,农村教育过于强…  相似文献   

11.
农村幼儿教育课程目标与资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课程目标空缺、课程资源相对贫乏是长期制约农村幼儿教育质量与水平提升的两大障碍。现代农村幼儿教育的课程目标既应涵盖整个国家的幼儿教育目标,也应包涵能够让农村幼儿在人生旅途上真正享有“机会均等”,或至少拥有教育公平最初所需要的特殊内容。农村幼儿教育课程资源的改善应在城乡教育资源共同体中寻求开发与扩充之路。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以血缘、地缘为基础的乡村文化面临着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乡村文化蕴含着乡村特有的文化特质,是乡村教育的生命源泉。如今,乡村学校作为一个机构不仅在组织上与所处的村落相分离,而且在教育的内容上也同乡村生活相隔离。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乡村文化应该如何发展,乡村教育又应该确立怎样的发展目标,这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教育在乡村建设中起着支撑作用。重新确立农村教育的定位,价值与目标问题,应该是当下中国农村教育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农村教育的发展必须和农村本土文化的重建与自然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形成良性的相互补充与推动。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及其结合、融合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追求目标。农村城镇化引起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数量增减和质量变化成为乡村教育振兴及其结合、融合的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晴雨表”。办好乡村学校应以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决策和举措为遵循,全面深入认识不同时段的具体目标、客观事实、方式手段之间的因果关系、发展趋势和规律,有效解决办好乡村学校发展的矛盾与困难,努力补齐乡村学校发展短板,促进乡村学校浴火重生、乡村教育振兴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和教育互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城市化对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将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基础教育如果能够满足城市化的需求,就将极大地促进城市化进程。但是,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在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育结构、教育内容等方面都与城市化存在着不相适应之处,应该尽快转变,以推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Sasidhorn N 《联谊会》1981,62(10):713-714
In the future freedom for Thailand and for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will depend more than ever on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expansion. Both of these factors are critically tied to education. For nearly 50 years Thailand has struggled to make democracy in Southeast Asia a reality but with little success. If democracy in Thailand is to withstand the encroachment of communism from the east, the people need to be educated to assume their civic responsibilities. 80% of the 46 million Thai citizens live in rural areas, and agriculture is their primary occupation. Yet, i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to keep pace with demand, the already fast growing agriculturally related services and industries must expand and move into the rural areas. This means that education must spread to a larger segment of the population in these areas. The emphasis on reading and writing must remain in education, but the aims toward which these skills are directed need to change to reflect the new purpose of education in Thailand, i.e., socioeconomic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Education leaders in Thailand must replace the purely personal goals of traditional practices with social and national goals that promote development. Education for life--Thailand's new goal--focuses 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of the country by initially concentrating on basic literacy. Possibly the most underdeveloped resource in Thailand is the human resources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ai education must also change if the rural people are to be served. Additionally, education in Thailand must be spread over a longer time; it must become a lifelong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在“教育救国”的主张下,倡导教育实践和乡村改革运动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乡村成人教育思想。成人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取向、社会性的目标追求、终身化的理念导向、生命化的哲理诉求彰显了梁漱溟成人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对目前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1.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的成立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首先提出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并通过建立“中心”来推动世界农村教育的发展。1994年11月8日,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大会第159号决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简称INRULED)在中国保定成立。“中心”的建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进全民教育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措施,其主要任务包括:促进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以及农村教育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开发;推进会员国之间在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方面的合作;建立各国农村教育研究专家联系和信息交流网络…  相似文献   

19.
在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下,外导向型精英化农村学校教育不仅使农村少数精英人才流向城市,也造成了大部分农村人口走出乡土社会,进入城市务工生活,致使乡村社会治理和发展的人力资源短缺。以城市为导向的农村学校教育脱离农村社会生活的实际,未能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此外,农村教育也在破坏和消解着乡土社会生态环境。这一切都造成了乡村治理和发展的困境。农村教育惟有与乡土社会有机融合,以农村社会发展为导向,与地方自我治理相结合,方是解决乡村基层治理与发展困境的根本之举。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而带来的负面现象,这一特殊群体的产生有着城乡人口流动限制被打破,城市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多、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等社会背景和原因,导致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肉体生命的不健康,人生观扭曲,生命情感扭曲,生命意义的迷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对其进行生命教育,可以通过全社会的支持与帮助,改善其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学校与家庭教育双管齐下,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启迪其生命的意义;用母爱温暖一颗颗冷漠的心,恢复其正常的生命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