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班级图书馆广西恭城县一小吴超萍我每接一个班,都发动学生把自己的书拿到学校,组成班级图书馆。我用细算帐的方法向学生说明用自己的一本书或少数书可以换看几十本书。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后,纷纷把自己的书拿来,这就丰富了学生的精神食粮。到假期时,学生们都觉...  相似文献   

2.
许老师是××小学的语文教师。她好胜心特强,单元测验时只要发现哪个班的成绩比她好一丁点,她便拼命加班加点为学生补课。所以,她所任教的语文成绩总是能在期末考试时拿到年级第一。可是今年秋季接的这个班,无论她怎么下功夫,学生成绩就是上不去。“补课”一招不灵了。期末考试一天天逼近,许老师暗暗着急:看来只有把希望寄托在押题上了。晚上,她找来前几年的期末考试卷一一摊放在桌上,却怎么也静不下心。一想到万一押不中题她就心烦意乱:拿不到第一,奖金泡汤事小,名誉事关重大。突然,一个念头从她脑海里跳出,她打了个寒颤,心…  相似文献   

3.
教师作弊面面观邹仕政目前,一些技工学校进行期中、期末考试时,出现了一些怪现象:某老师教学能力平庸,而所教这一科考试成绩却名列全校第一;某老师同时担任几个班相同科目的教学任务,而一个班的平均成绩比另一个班的平均成绩高出百分之二十。笔者就这些现象与同行们...  相似文献   

4.
李琳 《教师博览》2013,(3):36-36
<正>"老师,我天天都写生字,我想考试,想让你也夸我……"又值期末考试,看着积极复习备考的孩子们,我不禁想起初为人师时所做的一件蠢事,心里便隐隐作痛。那时学校对学生的分数抓得很紧,学生考试的成绩直接影响着老师的一切。老师们像拼了命似的,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学生身上,年轻气盛的我自然也不例外。可眼见期末考试临近,我却有一桩心事。我班有个孩子,是先天性弱智  相似文献   

5.
刚从我班转走的一位学生,在给我的信上这样写到:“吴老师:您好!我是某某,你还记得我吗?我的学习成绩差,在这所学校里老师和学生都认为我是差生、坏孩子,还说我是猪脑袋,不可救药。实际上我们当学生的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比家长、比老师还要关心。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总是担心成绩降下来,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总是背着沉重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教育情景;老师发现了学生的错误,既抓住了事实,又讲清了道理,可是学生仍挺胸昂首,无动于衷。为什么会这样?当时他是不会告诉你的。当他信得过你的时候,才透露:“当时老师讲的道理全对,可是我一听到那股训斥人的味道,就感到老师不是真心帮助我,所以……。”与此相反,《春雨之歌》给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种教育情景:通县一中刘纯朴老师,对一个打架“玩儿命”,严重沾染坏习气的学生,不训斥,不挖苦,不空洞说教。当孩子受伤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用自行车推他去医院,亲手给他洗脸、洗手,使孩子内心感  相似文献   

7.
    
期末考试成绩很不理想,这使我陷入了恐慌的境地.我曾经是那么自信,并且狠命地奔波于各种特长班:音乐、绘画、围棋……除了必须学习的课程外,我还想学很多."有志者事竟成!"疲惫不堪的我常常这样对自己说,并且想象着未来"全能"的我而傻笑. 可事实是,我在每个特长班都只是个极平庸的学生,老师对我的评价是"很用功",然后就没别的言语了.正当我为此丧气的时候,期末考试的成绩又给了我重重一击.  相似文献   

8.
学习了这首小公民道德歌曲,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不仅自己有了很大的提高,整个学校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歌曲里有句话:"勤俭节约,自强上进,让老师同学对我充分信任。"就是这句话,我们班同学都刻苦学习、保护学校的一草一木。我们班学习成绩普遍提高了许多。  相似文献   

9.
李月霞:这扇门开关都不容易课间,一个高个子男生来到办公室,在门口和徐老师低声说了些什么。他离开后,徐老师走进来,笑着说:“这个男生问我,刚才那节课到底讲了什么,他一点也不明白!”我很诧异。徐老师说:“这可是我班上历史成绩最好的学生,这次月考91分呢。”  相似文献   

10.
刘国 《科学教育》2007,13(2):31-32
本学期,学校让我担任初四(7)班班主任工作,一拿到学生名单,我的心就凉了半截。全班45人,女同学就占了30人,男同学只有15人,男女比例极端不平衡。这些学生来自初三6个班,他们的初三期末考试成绩情况是,500分段只有两人,500分段以下的却有十几人,有些低至300多分。开学以后,每逢集会出操,看着“人强马壮”其他班,我们班的同学心理就很难平衡,结果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就产生了动摇,要求调班,换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整个班人心浮动。通过分析,我觉得班级问题关键是老师同学都缺乏自信心,要加强班级的凝聚力,营造一个团结和谐、努力向上班集体,必须在自…  相似文献   

11.
答疑解惑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小学老师。去年以来,我们这里实行全员聘任制,教师综合评估主要看期末考试成绩,实行末位淘汰、下岗分流。今年,我接到一个去年下岗的老师的班,学生基础很差,老师们都说谁接到差班谁倒霉。我琢磨着下学年下岗就该轮到我了。想起这些,我会莫名其妙地心如刀绞、心乱如麻,整天闷闷不乐。当然在工作中我还是认真对待,可看到那些一问三不知的学生,我气不打一处出,时常大发雷霆。可是越这样学生越死气沉沉。期中考试后,班上成绩一塌糊涂,我想,无论如何也难在一年之后赶上来,想到也许下个学期就要下岗,离开自己喜爱的教育岗位,我……  相似文献   

12.
一天,一位名叫叶翠芳的女同学给我写了一封长信,信中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由于爸妈都是大学毕业,所以,整个家庭时我未来的期望简直是变本加厉。说实话,我没有一天不在尽力。上学期期末考试,我考了630分,和我们班的第一名相差只有40分,这是我最好的成绩,我为此而高兴。可是,当我回到家里,兴冲冲地把成绩告诉爸妈时,不曾想,他们不知通过什么渠道,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件事:临淄区某初中学校初一级部,张老师和李老师分别担任一班、二班的班主任。期末,学校进行班级综合考评时,一班成绩与二班成绩悬殊甚远。这使学校领导和众多教师大吃一惊,一向管理严格、使学生望而生畏的张老师,怎么“败”在一个师范毕业只有两年、没有多少教学管理经验而活泼爱笑的李老师的手下呢?一时间,学校领导、教师议论纷纷。其中教务处刘老师的分析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刘老师把出现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归结为“冷脸效应”和“笑脸效应”。刘老师这样分析道:张老师教学管理一向严肃,说一不二,学生见不到他的笑…  相似文献   

14.
混进重点班     
卓玛:我是一个差等生,成绩一直都不好。中考的时候,当然没能考上好班。可是父母为了我,花了很多钱,把我弄进了好班,这样,我也成为了一名重点班的学生。可是这有  相似文献   

15.
<正>每当期中、期末考试结束,我和许多同学一样,都会陷入烦恼、懊悔。是什么困扰着 我?那就是:在课堂上总是觉得老师讲的都听明白了,下课做练习也会了,可是一到考试,成绩却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本学期一开学,老师就告诉我们:这学期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参观江苏科学宫!老师说得那么高兴,可是同学们却像霜打的茄子——蔫了。真是弄不明白,南京好玩的地方那么多,老师为什么偏要带我们去那儿呢?可是,到了科学宫我才明白,这儿好玩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同学们既兴奋又入迷,一边看一边记,一边记一边问。正当大伙儿兴趣高涨的时候,老师却集合我们回校了。哎,实在是不过瘾。从那以后,我一直盼着能再去科学宫。这不,机会又来了。国庆放假7天,爸爸妈妈问我想去哪里玩,我脱口而出:“科学宫!”又到科学宫,我好像见到了久别重逢…  相似文献   

17.
这两天,班上的科任老师遇到我都好奇地问:“张老师,你们班的朱××怎么一下子变得胆大了?”我一笑,说:“我给她创造了一个心理自助的良机。”事情是这样的:接这个班不久,我就发现,小朱同学成绩不错,品德也好,只是有个缺点——胆怯,常常会出现莫名的紧张和自卑。课上从不敢举手发言,即使被老师喊起来,也总是低着头,红着脸,声细如蚊。我没有轻率地对她横加指责,因为我心里明白:这学生在班上年龄最小,加之自我认识能力不足,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恐惧成分才这样多的。她在同学面前如此自卑,在老师面前如此紧张,只是一种暂…  相似文献   

18.
榜样的力量     
上课铃响了,学生络绎不绝地走进教室。无意间,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班大部分的男生走进教室的时候都把手插在裤袋里,摆出一副小帅哥的样子,这是怎么回事?下课后,我留意了一下在操场上玩耍的学生,只有我们班的学生有手插裤袋的习惯。我把这一有趣的现象告诉同事,同事听了哈哈大笑,指着我说:“看一下你自己是什么样子?”我低头一看:我的左手插在我的裤袋里。原来是我的原因。玩笑之后,不知怎么想起了作家魏巍回忆自己的老师时说,连老师不太标准的握笔姿势都要极力模仿。我的心里突然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幸好只是一个无伤…  相似文献   

19.
阿莫 《教师博览》2008,(3):41-41
高二开学时,我们这些差生被分到了高二(五)班。按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重新组班.这是学校一贯的做法,全年级的学习尖子都在一班.然后依次组成二、三、四、五班。有人曾这样形容五班:废品收购站。  相似文献   

20.
47+1〉1     
单咏梅 《山东教育》2002,(17):30-30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读书、思考、辩论、探究,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他是一位管理者,更是一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47>147>1,这是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懂的道理,而我们在教学中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包办惯了”的我们总是不放心学生,总觉得老师一个人知道的比全班同学要多得多。在新的一学期里,当拿到这本透着油墨清香的新语文教科书的时候,我在扉页上郑重地写下一个不等式:47>1。47代表我班的47名学生,1代表我自己。我希望它能时时刻刻提醒我,尊重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