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世钦老师: 您好! 您的获奖作品《长长的行程》读后很受启发。我初学散文写作,很想请您谈一谈您的创作经验。做为一个初学者此时的心情您是了解的。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给予帮助. 敬礼刘中夫刘中夫同志: 你来信提出要我谈谈《长长的行程》写作体会,这个问题有的青年业余作者也提出过。我曾在1984  相似文献   

2.
我按照良心来走。谁好,我就赞扬谁,谁不好,我就批评谁林墨山:接到瑞典来电时,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莫言:他们在电视正式公布前20分钟,打了一个电话给我。当时我正在抱着我的外孙女吃饺子。我还是很吃惊的。因为我感觉前一段中国网络上炒来炒去,都是在炒作,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当知道这是件真事时,还是感觉到很惊讶,马上当然感觉到很高兴。林墨山:这是您想过或期待着的事吗?莫言:曾经想过。当年土耳其的帕慕克得奖之后,我想,哦,他比较年轻,年  相似文献   

3.
采访前有无准备,效果是不同的。对此,我深有体会。有一次,我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去采访一位老掏粪工。见面后,我对他说:“听说您最近被批准入党,祝贺您。”他回答:“我58年就入党了,刚入党的是我弟弟,他也在我们卫管所”。我连声说:“我弄错了,错了。”接着问他:“您老伴身体好吧?”他显得有点不高兴,冷冷地对我说:“我老伴已去世好几年了。”当时,弄得我很尴尬。我又问他:“您最近把小儿子调到卫管所当掏粪工,当时是怎么想的。”他站起来说:“我儿  相似文献   

4.
经常听到有人说:"我的水平是很专业的,您放心就是了","我是专业出身,您还怕我做不好?"诸如此种,不可胜数. 正是因为有了专业为自己撑腰、打气,有的人便有些飘飘然,有的甚至以专业自居,以为自己能力了得,专业水平胜人一筹.  相似文献   

5.
千禧年怎么过,是每个人或多或少在想的问题,由于新戏要在圣诞前开拍,陶虹的千禧年恐怕就要以工作来庆祝了,但是陶虹言语中并没有遗憾:“节日对于我来说,没有太多的意义。如果我认为这一天对我很重要,那怎么都会很开心,是不是节日倒不要紧。”  相似文献   

6.
与邻俱进     
对于房屋产权70年,有识之士一直深表忧虑,我却认为是杞人忧天。现在城市里谁还住在70年以上房龄的老房子里?如果有,那他一定很幸福,那房子肯定是文物保护建筑。我的体会是,能住上个二三十年都不容易。6年前,我准备买一套二手房,看了七八十套之后,越来越迷茫。地段好的房龄老,房子新的去邻市比去市中心还近……终于看中了一套,各方面情况适中。"关键是风水好,房主刚调到北京××大学当副教授,事业正往上走,这是旺宅……"中介业务员是个大老爷们儿,却很有媒婆的潜质,几句话直指人心。我们第三次去看这套房的时候,房主在楼梯上很客气地跟一个邻居打招呼:"林局长,您是买菜去?"顿时,我老婆就决定买这套房了。原因很简单,局长都能住  相似文献   

7.
本刊记者:见到您很高兴,我刊开办了一个访谈专栏,把您列为访谈对象之一,现正好可实施此计划.  相似文献   

8.
中國记者:2005年,您推出了"青藏高原万里行"系列专题。众所周知,对58岁的人来说,到高原采访困难重重。您当时为什么这么做? 王喜民:2005年适逢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我想抓住这个机会,全面报道河北的援藏干部。对于省台来讲,这是我们关注大事件的巧妙切口。建国以来,几乎每个年代都有一批燕赵儿女支援西藏。有的人已经长眠在那里,更多人仍在默默奉献。不管怎样,他们的命运牵动着千万河北百姓的心。这个题目是听众爱听的,我觉得就非做不可。中國记者:那么您具体如何策划,采访的难点在哪里? 王喜民:我一开始就计划写大报道、做重头文章。看资料、设计报道方案、预约采访、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等案头工作就用了我好几个月时间。但计划赶不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何主编: 您好! 冒昧给您写信,还是您办的刊物牵的线。在火车上见到《国际新闻界》,借来翻阅,很感兴趣。几乎每篇文童都具有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很强,且又不俗气。可见您和编辑们的一番心血,敬佩! 我希望敞报副刊能得到贵刊的支特,长期合作。本报副刊希望能转载贵刊的一些文章,文末注明转自贵刊,并寄样报2张,稿酬按本报的标准的70%汇寄贵刊。(本报为对刊四版,激光照排,胶印。因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图书馆杂志》: 在您生日之际,告诉您一件可喜的事,我写的关于我馆明年的工作计划被单位讨论通过了。领导和同志们都很惊奇,一个刚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人能对图书管理工作有较深的看法?事实上,您是我取得成功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的原子核科研和工业,因历史原因大都集中在北京和中西部。上海虽然素有工业和技术优势,但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地处东部前沿,所以中央无意在上海布点。但数十年后,上海的民用核科研和工业能力却能迎头赶上,并在我国首个民用核电——秦山核电站的建设中出力甚大,如今更在民用核工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和上海的工业潜力有关,但也和人才有关。这里就不能不说到一位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卓著贡献、却被大众遗忘的老科学家——卢鹤绂。神秘"物理二系"今人大多不知道,在复旦大学校园里,曾经还有过一个神秘的系科——原子能系,当年为了保密,它对外只用代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位九十七岁的老人,至今,他还每天到研究所的办公室上班. 他发不落齿不摇,耳不聋眼不花,记忆不失,思路不乱.面对着他,尤其是听他连续几小时的紧言密语,无论谁,都不会感觉到他已经接近一百岁了.  相似文献   

13.
14.
孙毓修先生在我国出版界可谓无人不知。然而他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除了出版家这个身份外,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图书馆馆长和一名不折不扣的图书馆学家,不但在实践中将涵芬楼打造成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图书馆,在理论上也开创性地编著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图书馆学理论专著,为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汤飞凡是我国医学星空中的一颗巨星,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盛赞汤飞凡是"他的国家的杰出的科学公仆","预防医学领域里的一名顽强的斗士",并断言,"在中国,他将永远不会被忘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梳理并分析国外关于数据科学家能力体系的相关研究,为我国构建数据科学家能力体系提供参考借鉴,既有利于提高数据科学人才培养效率,也有益于满足数据科学家职业发展的需要。[方法/过程]选取主要国家(地区)的典型数据科学家能力研究成果,解读分析其中的能力框架与要素,探讨目前国外数据科学家能力体系的研究方法、数据科学家职业准入条件以及信息环境变化对数据科学家能力的影响。[结果/结论]国外数据科学家能力体系的建设值得借鉴。我国应该尽快构建数据科学家能力框架,明确数据科学家的培养目标与职业发展路径;通过顶层设计、多方协同,加强数据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注重数据科学家的在职技能拓展。  相似文献   

17.
英国图书馆学家詹姆斯·达夫·布朗的《主题分类法》在世界图书分类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对布朗所创立的分类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讨论,介绍了其著作《主题分类法》及其所体现出来的非恒定性、学科互涉、一个主题,一个位置等的分类思想,阐述了他对于学科间复杂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他的思想对后世分类研究人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数据科学家具有区别于其他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和岗位职责,培养数据科学家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主要使命。本文以Indeed、LinkedIn和百度百聘为数据来源,广泛搜集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八个国家五种语言的数据科学家招聘公告,挑选出206则具有代表性的招聘公告,对其中的任职资格要求和岗位职责描述进行聚类分析和观点挖掘,提炼出数据科学家的能力要求和岗位职责。经调查发现,数据科学家的主要岗位职责有:以数据为中心提出解决方案,从海量数据中洞察有价值的信息,面向具体业务的算法模型研发,假设检验与试验设计,数据治理与数据质量控制,数据产品的研发及基于数据的传统产品的创新,数据全流程的参与以及跨部门和跨领域合作等;数据故事化、因果分析、实时流式处理、部署/生产模型等新兴业务需求将成为未来数据科学家岗位职责的新增长点;数据科学家与数据科学相关的主要能力要求包括:SQL编程、Python/R/SAS、Hadoop MapReduce/HBase/Hive、Spark/Storm、基于Tableau等的可视化分析、ETL处理、数据仓库/数据湖/BI技术、统计学与机器学习(含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及文本分析和机器视觉等。图4。参考文献21。  相似文献   

19.
作为近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陈训慈在地方文献事业上的贡献有三.即重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以及出版,大力推动地方文献的宣传与推广,倡导爱乡卫国的地方文献理念.陈训慈对于推动中国地方文献事业的发展以及学术研究,起到了良好的典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为近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孙延钊对于地方文献事业与学术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同时他也为当时的抗战事业积极编纂文献,服务抗战,为当代我国地方文献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