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新教育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师应从"语境"价值出发,将历史置于真实的史料中,以深化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解读。要立足真实"语境",还原历史史实;构建理性"语境",启发学生思考;创设情感"语境",培养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2.
李平 《语文天地》2008,(7):14-15
高考《考试说明》中对于高中生作文有一条明确要求就是"感情真挚"。这里"感情真挚"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情感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和装饰感。现就"真情实感"这个问题结合  相似文献   

3.
正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闺怨词"呈现出一种卓然不群的独特韵味。本文拟就这位天才女作家的"闺怨词"创作做一些粗浅的探索。一、李清照"闺怨词"例析细品李清照的"闺怨词"不难发现,它们内容真实健康、感情真挚深笃、格调婉约细腻,时而表现志同道合的同志之好,时而传递铭心刻骨的相思之情,时而抒写柔弱低回的离愁别绪,时而倾吐悱恻缠绵的寂寞孤独。像  相似文献   

4.
词具有世俗化、市井化的特点,兴起之后成为封建文人乃至普通民众情感抒发的重要载体和交流"虚拟情感"的主要渠道。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娼妓文化的兴盛、封建礼教高压下妇女情感的抒发等原因导致了"虚拟感情"在词中大量、集中出现。从文体方面的原因讲,在宋代小说创作并不成熟的情况下,词比诗更擅长表现幽隐深微的细腻情感。  相似文献   

5.
赵国旺 《高中生》2009,(21):51-53
写作指导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要想打动人,感染人,就要抒发真实的感情。以我手写我心,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用精当的事例点燃感情之火,用合适的手法抒写真挚的感情。为此,同学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幻中融真"作为明清小说批评话语中重要的审美观念,其形成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心理基础之上。中国神幻文化中对自然的人格化想象,对梦幻体验的神秘化解读,以及对生命循环模式的道德化构想开启了批评家们的审美思维,使其从人物论、叙事论以及价值论等层面对小说"幻中融真"的审美意蕴进行深刻剖析,从而拓展了小说艺术真实理论的审美维度,提升了小说理论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7.
教育科学研究中,研究者总希冀能够获得真实的资料或数据。但"真实"为何,我们一直在讨论。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入手,分别从量化和质性研究两种范式真实性辨别的探讨,对于真实性在哲学中的认知,以及探求真实性价值标准的讨论这三个方面进行较为广泛的研究,提出从本质上真实性可以分为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真实,真实性的价值在于通过了解文化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历史剧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样式,如何处理历史剧中"史"与"剧"、"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问题受到了从事历史剧创作的作家及其艺术理论家长期关注。不同的剧作家根据自身对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关系问题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出现了不少的分歧,关于这个问题艺术界、学术界仍然是悬而未决,亟待继续深入探索。应该说对于两种之间关系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历史题材艺术创作发展的方向和作品质量的优劣。因此,这样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的。  相似文献   

9.
六盘山精神是指宁夏人民特别是六盘山区人民在一定历史阶段集体表现出来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要素在内的主导性精神风貌,其内涵和特征可概括为自强不息、负重拼搏、质朴踏实、紧密团结、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青马工程"旨在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提高高校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社团骨干等有志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锻炼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成长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宁夏师范学院作为六盘山地区唯一一所师范院校,继承六盘山文化,弘扬六盘山精神责无旁贷,培养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就是发扬六盘山精神现代价值的使命所在。  相似文献   

10.
"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感情"是作文的血肉,两者的统一才能塑造作文的无穷魅力。本文探究了写出作文的"真情实感",应当注重从"细节"着手。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不用的词"乸",在方言中却随处可见。"蜞乸"作为方言中较常用的一个词,应用于当地人的生活与言语交际中。"蜞乸"一词和"X乸"结构所构成的系列经历了诸多发展阶段,虽然义项单一,在感情色彩上却褒贬不一,拥有独特的发展渊源。从"蜞"和"乸"的意义结合以及它们组合的结构出发来进行讨论,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试析《在路上》作品中“垮掉一代”的精神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垮掉的一代"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场文学、文化、社会运动。本文通过分析"垮掉一代"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结合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路上》,来试图阐释"垮掉一代"在疯狂外表下的真实精神追求,并探究它所与美国历史上追求个人价值和个性自由这一精神传统的一脉相承关系。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的贾政,是一个与贾宝玉彼此对立、相互参照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体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创造力。作为荣国府的家长,贾政对宝玉的要求是全面而严格的,这一“严父”形象的思想性格、内在感情与真实心态及其社会历史、文化本质,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历史叙事的首要原则是"真实性",教育叙事的首要原则是"教育性"。具有双重学科属性的教育史学,其叙事研究也兼有教育叙事和历史叙事的特点。教育史叙事的"真实性原则"体现在"生活真实"、"逻辑真实"以及"情感真实"三大层面;其"教育性原则"体现在"教育性的历史"和"历史的教育性"两大层面。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历史的"真实"叙事得以被重新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众多专家学者对电视文艺作品的价值追求和叙事模式的审视。以《北平无战事》为例,从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价值诉求、叙事策略以及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等三个方面分析电视剧的创作之道和电视剧应当承载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教育家叶圣陶在《作文论》中如是说。"思想健康"和"感情真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为文章的灵魂。"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的第一等。"感情真挚"是在"感情真实"基础上的升华,是指在文章中表达的对社会、人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恳切、自然的感情,并非人云亦云,更不是无病呻吟。但是现在的高中生在写作抒情的时候,大都存在几个常  相似文献   

17.
《聊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明珠, 是一部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学巨著。“幻化”是蒲松龄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 它寓意精辟真幻结合; 情节细节虚实统一; 背景环境真幻交互。蒲松龄“用传奇法, 而以志怪”, 现实和幻想, 真实和离奇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艺术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至少从五代开始,已有士人关注四川才女的现象.明代“蜀女多才”的说法渐渐在士人和民众中流行.这既与历代士人持续书写四川才女有关,也与宋代以后俗文化的演绎密不可分.“蜀女多才”既是历史真实的反映,也有士人虚构的成分.  相似文献   

19.
<正>《高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等(第一等)。"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感情真挚"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自然地表达内心对社会、人生、生活的真实感受,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感情真挚"是在"感情真实"基础上的升华。"真情"是生活中的永恒主题,饱含真情的文章人人爱读。古有字字句句皆血泪的《陈情表》、睹物思人更可悲的《项脊轩  相似文献   

20.
在宋代文坛上,以苏轼为代表的一些文人创作出了很多具有"奇气"的作品,在取得了很高艺术成就的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的风气,使得文人以"奇"为尚。针对这一现象,宋代的批评家从风格、文法、思想内容三个层面对古文创作之"奇"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给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其中"自然之奇"和"奇中有正"等观点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