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产生及其应用,丰富了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相对主义研究范式在一定程度上有自己的进步性和合理之处,但也存在明显的方法论上的缺陷和不足.本文在论述比较教育学的相对主义研究范式基础上,简要探讨了霍姆斯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与学科生长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范式一般具有聚焦、筛选、规范等作用,因而学科发展与范式转换直接相关.通常情况下,学科发展在重要的转折时期,都需要实现范式的转换.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主要包括概念体系、理论基础、分析框架与方法论等基本构件.比较教育学的范式转换是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在当前的任务之一,必须关注于元研究、方法论、学科意识和本体论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察"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纪要"所刊登的相关论文和向京都大学杉本均教授、广岛大学大冢丰教授所做的访谈,可以确认"区域教育研究"是有日本特色的比较教育学方法论。"区域教育研究"构成日本特色比较教育学方法论的合理性在于:"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创生遵从的是基于研究实践并对实践成果加以理论化的机理;"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具备开展教育的"区域研究"所要求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区域教育研究"构成日本特色比较教育学方法论的合法性在于:它是在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的主导下,通过其会员的积极探索而形成的,并且是在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的范围内被公认和分享的。"区域教育研究"创生的最大的方法论意义就是实现了对"外国教育研究"范式的超越。日本比较教育学会及其会员期望,通过按照"区域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开展比较教育学研究,实现创造日本特色比较教育学理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西方范式方法论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式方法论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在西方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如何从事科学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但也存在不足,值得进一步完善。文章认为有三种不同的范式方法论,即元范式论、一般范式论和方法范式论。文章在对这三种范式方法论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范式论,分析了这种方法论所包含的哲学范畴、范式范畴和方法范畴及其相互关系,并对这种新的范式方法论的运用进行了说明,对这种新的范式方法论与其它三种范式方法论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教育研究方法论范式与方法的反思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们在谈及教育研究时,意指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与教育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科学的首要标准就是使用的方法是否科学。本文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了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范式。从而厘清方法论、方法、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收集的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方法(论)”章节的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的方法论与方法的自觉意识在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中还没有形成制度性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外国教育研究》2007,34(12):77-80
国际与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从“两种文化”到“历史体系”——谈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杨素萍3.1也谈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问题——一种教材比较的视角!!!黎进萍,姜峰3.5马林森的“国民性”思想及其论争!!何晓芳,张贵新3.10试论霍姆斯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问题法!!  相似文献   

7.
当代比较教育学方法论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比较教育学方法论出现了如下发展趋向:一是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自身修正和质的研究范式的兴起;二是比较教育学方法论朝着整体、系统的方向发展;比较教育学方法论呈现出更多的多样性和兼容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对象与方法的关系之维.在对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内涵进行简要辨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三种研究视角:其一,分析和理解哲学原则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其二,比较教育学科内外研究教育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视角;其三,从方法论上对教育理论进行历史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在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历史发展、比较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性问题、世界著名比较教育学家的比较教育思想、比较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建设、比较教育研究的人员和学术期刊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卓越成果。本报告以2009年全国教育类权威刊物《教育研究》和比较教育学专门期刊《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刊载的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的论文为依据,通过分析其中的重要理论与方法问题,对2009年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一系列重要研究论题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0.
混和方法研究是继定量研究范式和质性研究范式之后的"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但是纵观现有国内研究文献,还未见对混合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特点做深入研究.为了丰富我国高等教育方法论范式,提高高等教育研究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推进混合方法研究的本土化进程,有必要从质性研究、定量研究和混合方法研究三者比较的角度对混合方法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特点做进一步译介.  相似文献   

11.
教育研究方法论问题始终是教育学研究的最基础和最前沿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育学的科学地位并影响到教育学的进展方向。目前人们在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探讨上存在着严重分歧,典型表现在人们对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缺乏共识,而且也没有一个系统的明晰的分类标准,特别是对各种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缺乏明晰的阐释,这阻碍了教育研究的深入和教育学的进展。通过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及其哲学基础的探讨,我们认为教育研究应有思辨、批判、行动及实证四种基本方法范式。  相似文献   

12.
对教育理论进行形态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元研究方式.一般以教育理论本身所负载的主要观点与理想追求、科学信念与方法基础、形式特征与认识规范为主要分析指标,将教育理论按照不同的思路分成不同的形态,以获得对教育理论本质的清晰认识或是澄清教育理论的性质成分.基于此,教育理论形态分析有三条主要路径,即教育学流派论的分析路径、教育学范式论的分析路径以及教育学认识论的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13.
教育基本理论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为教育的应然研究做一个哲学辩护金生(1.1)现代性危机与现代教育研究的困境李长伟(1.5)论教育研究的人学路径储朝辉(1.10)“研究传统”与教育学的发展———德、美两国教育学“科学化”道路的差异和启示吴黛舒(2.1)实证教育学方法论———教育研究者如何解释庄西真(2.5)教育规律的理解方式与教育规律的特点吴全华(2.9)教育学的重构:问题的发现与悖论的揭示杨杏芳(3.1)教育伦理学若干基本问题探析彭湃(3.5)求证现代教育方程的约定解———试论复杂性理论的教育学应用柳海民等(4.1)教育学在什么意义上不…  相似文献   

14.
在批判地分析比较教育研究中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积极与消极特征[1]以及参照其它比较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多元文化主义的比较教育学研究范式,对该范式之基本观点及其对于跨文化教育所能作出的贡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比较教育学在这个越来越全球化的世界里遭遇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比较教育学的概念建构对于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比较教育学的概念建构涉及比较教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和目的论等关键性问题,对这些关键性问题的阐释,有助于界定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具体的知识领域,有助于明确比较教育学的方法论原则及其具体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揭示比较教育学的发展方向及其具体的研究目的。因此,比较教育学的概念建构对于比较教育学的学术规范、话语体系、研究范式和知识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报告以2010年全国教育类权威刊物《教育研究》和比较教育学专门期刊《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刊载的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的论文为依据,通过分析其中的重要理论与方法问题,对2010年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一系列重要研究论题进行述评。2010年,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在对比较教育学的宏观审视、中外比较教育思想、当今比较教育的时代背景、比较教育的理论基础、比较教育研究范式与方法论、比较教育研究的展开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卓越成果。  相似文献   

17.
以德国为代表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是教育研究领域两种重要的、不同的研究范式。德国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以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强调从整体上培养人的问题,并从整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相对而言美国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则缺乏这种整体主义的视角。究其原因,除了跟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范式有关外,还与德国"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中一个核心概念"教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两大研究范式并存于我国目前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澄清二者之间的具体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根源是解决困扰我国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三、“教学论结构格子”概念及其特征以批判理论为基础,在德国教育科学发展史上,曾以不同的角度、视角和研究侧重点而形成了5大类批判教育学,具体分为:先验论—批判教育学(die tranzendental-kritische Pada gogik)、批判—交往教育学(die kritisch-kommunikativePadagogik);批判—解放教育学(die kritisch-emanzipatorische Padagogik);批判—唯物教育学(die Kritische-materialtische Padagogik);批判—合理教育学(die Kritsch-rationalistischeP(?)dagogik)这5类批判教育学分支,分别从批判理论的交往、解放、合理及知识兴趣等批批思想以及思维方式与结构主义方法论进行探索.闵斯特学派课程理论,很大程度上融合了这些批判教育学思想与理论.闵斯特学派从研究教学论或学科教学论中得到启迪,并以批判理论为基础,将“教学论结构格子”(didaktische Strukturgitter)的方法论和决策策略推广到课程开发与课程研制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9.
教育基本理论教育返本开新的前提性反思李业才(1.1)科学与人文:教育的一体两面何旭明(1.6)假象与真实:合作研究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曹正善等(2.1)论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自由冯建军(2.5)试论从灌输式走向对话式的国际理解教育姚琳等(2.9)不平等的教育与以平等为基础的教育———对现行教育理论中教育者优越论的反思与改造李春桥(3.1)论单数教育学存在之必要与可能王爱玲(3.6)复杂科学在教育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周志平(4.1)教育概念的社会学分析马凤岐(4.6)论教育世界的异化与救赎高伟(4.10)生涯教育: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领域李金碧(4.15)…  相似文献   

20.
2020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来源较为广泛.被全文转载的文章的源杂志,所占篇目较多的依次为《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从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看,高等学校仍然处于绝对主体地位.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集中于教育学发展的多元研究、教育改革方略研究、教育现代化的推进策略研究、德育研究的困境与突破路径、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新进展、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变革与限度反思、师德建设与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策略、教育史的研究视角反思与传统问题研究、比较教育的创新转型路径研究等方面.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新发展研究、教育学理论创新与学科建设、教育研究方法的辩证论析、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培养体系与五育融合、教育评价改革与教育质量提升、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研究等是教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