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复杂而抽象情感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课题。特定的情感体验知识铸就特定的情感认知模式。本文通过对汉英"喜悦"情感概念转喻的认知研究,挖掘"喜悦"情感概念转喻的认知模式,研究发现汉英使用了许多共同的和不同的有关"喜悦"情感概念的转喻模式,从而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喜悦"情感概念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幸福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幸福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体验,情感是解决情感的最佳药剂。而当代我国中学德育课堂中仅仅重视对学生幸福观感性认知层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体谅模式强调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对我国的幸福观教育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周秀 《科教文汇》2014,(24):146-147
幸福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幸福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体验,情感是解决情感的最佳药剂。而当代我国中学德育课堂中仅仅重视对学生幸福观感性认知层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体谅模式强调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对我国的幸福观教育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李扬 《科技风》2011,(10):211
情感是人体经验中最中心、最普遍的方面之一。情感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Fauconnier的空间合成理论是能够解读情感隐喻等诸多语言认知活动的重要理论模式。本文试从认知角度将情感隐喻分为通感隐喻和实体隐喻,并利用空间合成理论进一步探讨两种类型的情感隐喻意义建构过程,以期论证空间合成理论框架下情感隐喻认知阐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武存涛 《科技风》2023,(29):97-99
高职院校以培养具备职业技能和从事职业岗位的实际人才为主要目标,凸显实践性和技能型,基于“教师、教材和教法”为核心的三教改革是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PBL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与高职课堂相结合是驱动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的重要内核,PBL模式以学生自我导向学习为周期,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学习者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发展元认知能力。教师遵循五阶段模型,从认知建构路径和社会建构路径出发,协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过程。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PBL模式下实现了从TDL到SDL的范式转变,保证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兴趣、已有经验、学习情境和学习共同体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动机,通过经验转化创造知识,在知识迁移中实现深度学习,在社会建构中发展良好个性,实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冰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108-108,111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心理行为。所以认知模式是学习风格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一直以来对学习风格的研究多集中在其类型划分、测量方法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来组织教学上。较少有人探索如何根据不同的学习需要调整原有的学习风格,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将对学习风格中认知模式的可调控性进行较深入的探计。  相似文献   

7.
通过转换不同的视角对认知模式进行了完善。简要地说,通过关注任务的全过程,提出了全过程的认知模式;通过观察社会结构的影响,提出了全过程包容认知模式;通过分析计算机与人类认知的分工以及互联网对交流方式的影响,构建了网络化时代的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8.
课程的设置不能单纯以传授知识为唯一重点,而要使学生的情感、意志、行为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大学英语课程生态化模式的研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英语教育的根本宗旨,因此在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进一步理解实施的基础上,新的生态化教学模式将不仅包含学生对大学英语知识的掌握,,更重视通过课程教学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正性养成。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学生工作的一根红线,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始终。学生军训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充分发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军事知识学习与军事训练的有机结合,综合调动学生知、情、意三个方面的认知体验,从而构建一个立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张涛  刁宗广 《科教文汇》2010,(17):38-38,50
认知实习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合肥学院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模式开展的实践教学改革之一,有利于学生认知自我、专业和社会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和后续学习计划,有利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作为试点专业,探索出了有效的认知实习运行模式PBCE,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程序化自动选择预测模型的一种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莲  张志宇 《预测》2006,25(4):71-75
在预测活动中合理选择预测的模型,既是预测成功的关键,也是预测过程中最感困难的一步。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迫切需要的预测技术,难以广泛普及的因素之一就是预测模型能否科学、合理的选择。利用计算机软件程序化的自动选择预测的模型,进而做到科学的智能化预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突破点。本文是在这个方面的一个尝试和努力。  相似文献   

12.
嵇丽 《情报科学》2002,20(10):1114-1116
本文首先讨论了研究网络中信息获取模型的意义以及网络中信息获取的特点;然而,在传统信息获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中的信息获取模型;最后,对建立网上信息获取模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obabilistic information retrieval framework in which the retrieval problem is formally treated as a statistical decision problem. In this framework, queries and documents are modeled using statistical language models, user preferences are modeled through loss functions, and retrieval is cast as a risk minimization problem. We discuss how this framework can unify existing retrieval models and accommodate systematic development of new retrieval models. As an example of using the framework to model non-traditional retrieval problems, we derive retrieval models for subtopic retrieval,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retrieving documents to cover many different subtopics of a general query topic. These new models differ from traditional retrieval models in that they relax the traditional assumption of independent relevance of documents.  相似文献   

14.
企业风险管理模型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总结了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所涉及的模型、方法和工具,对确定性模型和不确定性模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作出了综合评价.针对现有的建模方法存在研究思路过于狭窄、研究对象过于片面、研究假设过于苛刻以及缺乏对风险全面整合的能力等缺陷,认为研究方法在定量与定性方面应当有所创新.影子期权、实物期权理论和博弈论等理论可以为企业风险建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模拟跨声速湍流的线性和非线性涡粘性湍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应用线性和非线性涡粘性湍流模式计算跨声速湍流 .用于比较的 3个线性湍流模式是Shih和Lumley的k ε模式 ,CMOTT模式和SST模式 .2个非线性模式是Shih ,Zhu和Lumleyd的二阶模式 ,以及Shih等的三阶模式 .计算的典型流动是绕凸起的跨声速流动 ,该流动的特征是激波与边界层相互作用且伴有流动分离 .计算结果表明非线性湍流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  相似文献   

16.
《普罗米修斯》2012,30(2):176-189
This paper presents a brief review of the use of macroeconomic models in research on the employment im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makes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Austrian study, Micro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Diffusion and Effects in Austria. The major conclusion is that whilst such models have a value, this is dependent on assumptions made about how technology is used rather than simply upon levels of usage or rates of diffusion. It concludes with a consideration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such techniques in the future case of advanced and integrated systems in manufacturing and the service sector.  相似文献   

17.
李培 《情报科学》1999,17(6):676-678,690
本文对二值独立性标引模型、DIA模型和2—Poisson模型三种典型的概率标引模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原理和处理过程,评价了其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线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线旅游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在线旅游企业的商业模式分为三类,即:综合超市模式、搜索引擎模式、专业化模式,并以携程旅行网、去哪儿网、途家网为例对三种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大型在线旅游企业正选择一站式线上旅行平台的商业模式创新方向,并逐渐成为旅游产品供应链的领导者;而中小在线旅游企业则走专业化的道路,成为旅游产品供应链上不可分割的一环。  相似文献   

19.
20.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challenge prevailing business practices, especially in industries that depend heavily on the use of fossil fuels. Firms are therefore in need of business models that transform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into new ways to create economic value and overcome the barriers that stand in the way of their market penetration. A key issue is the respective impact of incumbent and entrepreneurial firms’ path-dependent behaviour on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new business models. Embedded in the literature on business models,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incumbent and entrepreneurial firms’ path dependencies have affected the evolution of 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ic vehicles. Based on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electric vehicle projects of key industry players over a five-year period (2006–2010), the paper identifies four business model archetypes and traces their evolution over tim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cumbent and entrepreneurial firms approach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n distinctive ways. Business model evolution shows a series of incremental changes that introduce service-based components, which were initially developed by entrepreneurial firms, to the product. Over time there seems to be some convergence in the business models of incumbents and entrepreneurs in the direction of delivering economy multi-purpose vehic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