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①模因是通过非遗传的方式,尤其是通过模仿将一些思想加以传播.何自然指出“凡是获得广泛复制和传播的现象都是模因现象,语言在交际中是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所以就存在语言模因现象”.②本文基于模因论,从语义角度探讨网络流行语“逆袭”的来源、复制和传播过程,解释“逆袭”作为强势模因的语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因论可以解释许多语言现象,启发我们从不同角度去探究语言、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本文主要探讨语言模因与新闻语言的关系。首先厘定模因概念,然后探讨模因论与新闻语言的相互关系,再者分析新闻语言中的语言模因类型,并从礼貌视角探讨新闻模因语言类型。研究新闻语言模因对社会大众使用语言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仿照基因而得名,通过语言复制和传播,同时也推动了语言的发展。互文性泛指一个文本对其他文本的指涉现象,是语篇形成的一个基本特征。语篇互文的过程正是模因的自我复制过程,模因是互文性得以发生的酶源。本文从模因论和互文性视角,对近年来在新闻媒体报道中曝光率比较高的"××门"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门"互文性的模因特征、类比效应及其引发的互文联想。  相似文献   

4.
英语科技论文是展现科技发展新进展、传播科技新成果的重要语言工具,其规范的文体特征是学习者预设的理想模因。通过模因在词汇习得、词块运用、句式仿拟、格式规范等四个方面的影响,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可以利用生物进化规律对模因传播的偏离现象进行合理调控,使模因竞争中胜出的"强势模因"趋向主体预设的"理想模因",形成强势模因的理想形态,改善学习者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模因论为畅销书书名的研究引入信息复制的分析方法.文章以当当网青春文学类图书销售排行榜的500本图书书名为语料,考察书名中语言模因和文化模因的传播现象,分析语言模因的来源及传播方式,并以文艺化书名为例探讨文化模因的选择,目的是揭示畅销书命名的语用规律和背后机制.  相似文献   

6.
一、语言模因 模因论(memetics)是我国语言学家近几年引入到语言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理论。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模因论可以用于解释许多语言学现象,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得研究语言。模因(meme)最早是由gene(基因)一词仿造而来的。核心意思就是“模仿”。模因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通过模仿而得到传递。判断“模因”的基本依据是“模仿”,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模因,模因也寓于语言之中,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5,(13):53-56
网络新闻语篇为获得更多的点击与浏览,竞相引用社会流行语来扩大传播效应。本文以语言模因和语篇互文性的共通之处为基础,对比分析海峡两岸网络新闻语篇所引用的社会流行语,从模因视角分析网络新闻语篇中的互文现象,认为流行语与网络新闻语篇互文的过程就是流行语模因传播的过程,并指出海峡两岸网络新闻语篇引用社会流行语模因呈现互动性。  相似文献   

8.
高慧媛 《东南传播》2012,(10):72-74
近些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电视栏目层出不穷,特别是电视栏目的名称成为了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与节目的包装策略。2011年《非常了得》、《非同凡响》、《不见不散》、《左视春秋》等栏目名字新颖独特的节目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大众的关注。类似这种经典成语、典故、流行词汇或热门电影片名在电视栏目名称上的借用现象并非是一种偶然。本文从模因理论的视角出发以近期电视栏目名称为研究对象,分析电视栏目名称的模因表现,探析栏目名称对于节目包装、节目认可度、节目吸引力的影响,同时讨论这种模因复制现象下电视节目名称所带来的社会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模因论为网络流行语和广告语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网络流行语模因分析进行研究综述,并结合实例将其分为字词模因、整句模因、段落模因、语气模因和缩略模因五大类。笔者认为,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在虚拟空间使用的"方言",它通过字、词、句甚至语气模因,在网民中形成共通的意义空间,实现"言外之意"的巧妙传达。广告制作者可以借鉴模因发酵的规律,通过创造"传染因子"并加强口语化创新模因,使广告语言实现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0.
谈倩 《东南传播》2014,(5):74-76
模因论是一种解释文化进化的理论,模因是文化信息的基本单位,是人类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对当红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走红及其流行语传播从模因传播类型、模因传播过程、模因特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其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11.
模因的核心是模仿。模因要成为强势模因,需要被广泛复制、传播,在保真度、多产性和长寿性三个生命标准方面有较高的值。在模因论语言观的视角下,网络语汇可分为"对结果的拷贝和对指令信息的拷贝"两大类。结合网络语汇的形式,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网语模因成为强势模因主要原因:(1)网络媒介的传播优势;(2)人在网语模因的选择、模仿、复制、传播中的主体性作用;(3)网语模因的自身质量。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模因的载体之一。模因的复制、传播和演变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语言模因论作为语用学中的新理论,它的提出对于揭示语言发展和演变规律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基于模因论的观点,分析了模因和语言的传承、语言的变异以及语言的净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模因机制在语言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郝盼盼 《兰台世界》2016,(16):144-146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为研究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新视角。从模因论的视角看,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遵循着文化进化的规律,经历着选择、变异和适应的动态进化过程。科学文化的传播是科学文化模因在中国模因环境选择的结果。而科学文化模因的适应与变异促进了科学文化模因的成功复制,有利于科学文化在中国的顺利传播。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新闻报道来说,人们在对模糊现象进行研究的时候已经逐渐的习惯从哲学的角度入手,人们对模糊现象进行更加深入和更加系统的研究是从扎德发表的《模糊集合论》之后才开始进行的。因为受到这一文章的影响,所以这一理论在社会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人们也开始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新闻报道中的模  相似文献   

15.
医学术语模因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使医学术语模因得以传播,增加了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新闻标题中的医学术语模因的特性是保真性、多产性和长寿性,其复制传播的方式是①医学术语模因基因型传播,即相同信息直接传递;②医学术语模因表现型传播,即同构异义横向嫁接.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浪潮为模因理论带来了新的时代内涵,互联网模因的复制与发展也对网络生态产生着不可小觑的影响。现以模因理论为主要理论框架,尝试对火爆一时的“网抑云”模因的传播机制进行研究。“网抑云”模因的流行是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网民群体心理特征的契合、互动仪式的促进以及资本的裹挟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并且对该模因的影响做出审视,以尝试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手机短信是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已成为一种无法忽视的生活、文化现象。模仿是社会发展和存在的基本原则。"模仿律"以及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的研究成果可以反观手机短信的模仿与复制特点,解释按照"模仿律"和模因论生成的手机短信传播的模仿和复制机理,为研究短信传播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模因指具有高传播力、强模仿性、不定向变异的文化传播因子。本研究借用西方模因论,通过观察与分析"官宣体"的产生、传播和演变过程,探究模因与青年网络流行文化的产生和作用模式。具体研究以2018年10月16日热议的"官宣"体为例,解释强势模因的成因,并通过解构个案发现模因在青年网络流行文化的作用方式与模式,经遴选后的模因含有文化培植力,具备文化在生产与扩散能力。最后,研究提出在青年网络文化的结构空间中若能部分过滤负面模因,可巧妙促进主流文化与青年流行文化的弥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化研究理论——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之文化工业化理论与英国大众文化研究理论和模因论尝试对该类社会现象进行文化研究,解释其成因和表现形式,并试图提出应对的理性态度。  相似文献   

20.
王玲 《传媒》2014,(18)
根据Dawkins的模因论,本文探讨了语言模因的特点和传播途径,讨论了语言模因采取直接套用、同构异义和同音异义等方式在广告语中的复制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