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郭少云 《兰台世界》2013,(19):148-149
<正>西周是周武王在姜尚、周公旦等人的辅佐下推翻商纣建立的奴隶制国家,西周在建立以后在政治上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在政治思想和治国方略上,这些改变也体现在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上。在夏商时代,国家的君王宣扬"王权天授"的思想,大肆宣扬君王就是上天的代表,是不可动摇的。西周的统治者对统治思想进行了修改,他们宣扬"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核心思想就是地上的君  相似文献   

2.
智宝月 《大观周刊》2011,(18):95-95
中国古代无论在制度方面还是在观念方面,礼与法的关系总是表现得至为密切。从早期历史上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到后来齐民以礼、明刑弼教,“礼”与“法”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总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中国的法制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事不再罚” 原则是行政处罚中一项重要的原则,对防止重复处罚现象的发生、体现过罚相当的法律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执法实践中,如何正确执行“一事不再罚”原则也存在较多分歧。因此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具体涵义和适用规则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一些消防工作实践,对这一原则在适用中的问题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春洪 《大观周刊》2012,(50):55-55
宽严相济的形势政策,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形势政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司法的功能作用.体现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包括刑事立法、司法、执法多个方面。在司法领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即为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其精神实质是对待不同的犯罪行为人的,根据其犯罪情况和人身危险程度.采取宽严不同的刑事策略,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宽严适度,宽严有据。  相似文献   

5.
论档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的证据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档案执法证据的转换,《档案法》及《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为档案执法证据能够在刑事司法程序中采纳与使用提供了法律依据,这既是由档案违法行为与档案犯罪之间的竞合与证据的不可复制性所决定,又有助于提高刑事司法效率。档案执法证据向刑事司法证据的转换包括证据的转换范围、证据转换规则和档案执法文书的转换规则等内容。为确保公安司法机关合理使用档案执法证据,有必要对档案执法证据在刑事司法中的适用条件和特殊程序做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6.
钟文荣 《档案学研究》2020,34(2):138-142
宋代为了有效防治文书档案违法,对此类违法行为既进行严厉的刑事处罚,又广泛地进行行政处罚。从宋代史料来看,文书档案违法的行政处罚主要有除名、勒停、降名次、展磨勘、罚俸罚直等。此类处罚多围绕着官员的官、职、差遣展开,体现了以官职惩处为主,以经济责罚为辅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韩美娟 《大观周刊》2011,(31):58-58
在刑事审判中贯彻落实这一刑事政策首要的就是从“宽”、“严”、“济”三个核心要素上对这一刑事政策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在刑事审判实践中,贯彻宽严相济须遵守区别对待原则、以宽为主的原则。在刑事审判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从落实“宽”和“严”两方面的措施着手。  相似文献   

8.
1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意义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指有关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将未成年人的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严格限制其被查阅、复制或者使用,将犯罪前科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司法制度.增设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有利于更好地落实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区别对待”的基本原则,使得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更加符合国际条约的有关精神.  相似文献   

9.
鞫谳分司制度是两宋时期独特的司法制度,其有效地强化了对刑事审判权的内部监督制约,有效地避免了许多冤案的产生,在保障刑事执法公正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永东 《大观周刊》2012,(46):99-99
对作为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当今特殊时期的背景下.我国司法机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化解当事人矛盾的办案方式.公诉案件的当事人和解就是其中的一种。对公诉案件,由于法律没有使用“和解”的概念,其原则、方式及理念又与传统刑事司法有所不同,因而引发了许多争议。对此,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探讨.一、刑事和解的基本含义及性质  相似文献   

11.
李莉  王珣 《大观周刊》2011,(30):127-128
在国际刑法中,世界的和谐有其特定的含义。国际犯罪严重的破坏了世脊和谐,而国际刑事法治是世界和谐的最后保障。因此消除有罪不罚现象对于维护世界和谐与实现国际司法正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有罪不罚带来的灾难入手,并从刑法理论的角度阐述有罪必罚的必要性以及消除有罪不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许虎 《档案与建设》2003,(10):55-55
在服务“两个率先”,建设“平安江苏”的工作中,公安档案工作者应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工作作风,始终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着力实现“档案与执法”、“档案与管理”、“档案与服务”三同行。一、档案与执法同行公安执法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内容,保证执法的公正性、严肃性是人民群众的期望,也是让人民满意、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档案工作虽不直接参与执法,但在维护执法权威,尊重执法事实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档案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必须做到:一要收全政策性、法规性文件,使执法工作有章…  相似文献   

13.
孙宝民 《兰台世界》2013,(12):63-64
礼乐制度最根本的目的便是维护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以及夫权、神权.史料记载,东周统治后期“礼崩乐坏”,周公在平定动乱,建立起新的国家——西周之后,为了确保周王朝的千秋统治,积极地开展了“制礼作乐”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胡博 《兰台世界》2013,(10):103-104
春秋时代,曾经盛极一时的西周官学呈现出凋敞衰败的景象,“学在官府”的局面被彻底打破.周王朝失去了对教育和知识的垄断,就演变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新教育局面,于是中国第一代教师群体就在这种历史条件中产生.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把刑事和解作为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举措,通过规范性文件、内部工作制度等形式探索开展了刑事和解工作,取得了积极效果,并得到立法肯定首次写进新刑事诉讼法。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给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程序提出了挑战。检察机关要提升执法理念,正视刑事和解中面临的司法资源不足、和解协议执行不力、刑事和解监督缺位等问题,从观念转变入手,加大队伍、机制等建设力度,积极优化刑事和解的效果,实现新刑诉法的立法初衷。  相似文献   

16.
法律风险无处不在——案例实录与剖析 “偷一罚十”惹官司。河南某市新华书店于2000年的一天,发现一读者将书藏在衣内欲带出书店,经询问,此人对偷书的事实供认不讳,并承认在前两天还偷了该书店两本书,三本书合计码洋68元,表示愿意按该店“偷一罚十”的告示标准受罚,随即写出检讨,交了700元罚款了事。不几日,他一纸诉状,将书店告上法庭,其理由是:一、“偷一罚十”的告示与法相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称《消法》)中规定:“经营者不得以  相似文献   

17.
吴杰 《档案时空》2012,(10):21-23
7月30日,常德召开了全市档案行政处罚案卷评议会议。各县区分管法制工作的负责人就档案行政执法的典型案例,介绍了各地档案行政执法的情况。市法制办的专家还进行了执法案卷的点评。这不仅是一次案卷评议会,也是常德市依法治档工作交流会,是区县档案行政执法工作现场会,是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会。评议会,让我们触摸到了基层档案执法政思处考罚案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改革报》2000年11月21日、《中国青年报》2000年12月11日先后载文说,有些地方,公检法以及工商、环保、土管等执法部门创造的“经济效益”,已逐步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于是有领导“更新观念”.要把执法部门当作产业大力扶持,并称为“执法产业”。  相似文献   

19.
论读者丢书的赔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读者丢书主要是保管不善引起的,应该赔偿,但不能乱罚滥罚,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本文提出赔偿应包括“赔书”和“赔款”两种形式,重点阐述了赔书的三种方式和赔款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避讳,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封建礼仪. 封建社会,对君主或尊长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写出,谓之“避讳”.大约在西周时就已开始.“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这是把避讳和国家法令、风俗习惯、人情世故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