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固原市回族女童入学率低、升学率低。制约回族女童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是陈、穷、缺。要改变落后观念.淘汰陈规陋俗;多渠道加大对固原市教育经费的投入:优化教育环境.从整体上抓回族女童教育。  相似文献   

2.
一、回族女童教育是宁夏基础教育的“老大难”宁夏基础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难点在回族聚居的南部山区,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是回族女童教育.解放以后.宁夏曾讲行过几次大规模的普及初等教育工作,但都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除去当时大环境局限和影响的因素外,相当一部分女童不入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为分区规划,分步实施义务教育做准备,1987年我们组织调查组对全区回族聚居的农村回族女童入学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回族女童入学率为79.6%,比回族男童低8个百分点.据对不同地区的6乡18所小学1981年入学的1056名儿童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3.
宁夏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在宁夏南部山区,回族女童教育相对滞后。从历史基础及现实发展视角,深入分析宁夏回族女童教育特别是宁南山区回族女童教育状况,针对回族女童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指出影响和阻碍回族女童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回族教育先后经历了“蕃学”、“回回国子学”、“回族经堂教育”三个发展时期。在回族教育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起到了非常鲜明和重要的作用,回族教育可以说是回族的宗教教育。回族传统教育具有宗教性色彩和本土化倾向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立足本地开拓创新加快女童教育的发展泾源县华兴民族学校项目领导小组我校自承担女童教育项目以来,根据女童教育项目目标,从回族和当地的实际出发,本着“立足本地,开拓创新,培养自立自强、心灵手巧、适应当地社会主义建设一代新人”的办学宗旨。从1994年起在女童...  相似文献   

6.
围绕项目目标加强女童教育同心县城关乡项目领导小组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关于“促进贫困地区女童教育项目”在同心县城关乡实施以来,积极贯彻国家教委项目会议精神,紧紧回绕项目目标,加强女童教育工作,为提高本乡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取得了初步进展。一、大...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撒拉族回族女童教育发展之实践研究王振岭撒拉族、回族女童教育是青海教育的一个难点。认真研究并努力探索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对于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  相似文献   

8.
国家振兴,教育为本。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而女童教育是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1985年《内罗毕战略》提出“要消灭女童旷课和辍学的原因”;1990年《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进一步指出要“普及基础教育,重视目前男孩女孩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摆脱贫困和愚昧的必由之路———麻莲乡回族女童教育的几点做法□青海省海北州教育督导室王万和麻莲乡是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唯一的一个纯回族乡。乡中心小学是省教委确定的女童实验小学并附设初中。近几年来,他们根据回族地区的特点,把“普九”特别是解决好女童入学问...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女童在社会中属于弱势群体,这种弱势性来源于民族地区欠发达的经济、传统的文化观念与习俗,不同的宗教观念等,这决定了民族地区女童教育的特殊性.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政府在社会政策上应为弱势群体提供制度性保障.在民族地区女童教育上,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保障尤为重要.该文通过对广西融水县女童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以促进女童教育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优势高校(如“985”高校、“211”大学)学生获得的社会尊重,如果在人才选拔中演绎成简单的符号尊重(如限定为资格条件),这对于弱势高校学生和其他社会人才而言,其公平权力被剝夺就是一种隐性的符号歧视.在“不拘一格选人才”、“培养人才”成为制度化规定的情况下,这是一个与促进公平的国家教育政策相悖的误区.它对优势高校的学术精神、弱势高校的生存发展、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甘川小学女童教育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甘川小学女童教育问题为一个典型例子,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多种方法进行调查与研究,并探索出该校发展的路子,向本地区同类学校加以推广,寻找发展甘肃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加快普及义务教育步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解决民族贫困地区女童就学难的有效途径宁夏女童教育研究课题组一、回族女童就学难是宁夏实现“两基”的难中之难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要在本世纪末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宁夏回族自治区要实现“两基”,关键取决于能否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本市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升上海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实现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现对进一步推进本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5.
西部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调查目的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已全面铺开。在新基础教育课程的广泛实施过程中,有人发现,“意在提升教育整体素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在促进我国教育整体提高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将农村教育的发展置于边缘性的地位”。导致农村基础教育被边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师资问题,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女童教育是发展基础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我国女童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农村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女童教育发展缓慢,仍然是制约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一大因素。本文尝试对近十年来我国女童教育研究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希望有助于我们了解女童教育研究现状,提高我国女童教育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7.
建国60年以来天津市的基础教育可以大致分为几个时期:(1)建国17年的天津基础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的起步、改革与发展;(2)“文革”期间的天津基础教育:在“浩劫”中徘徊止步;(3)改革开放初期的天津基础教育:从发展到奋进的飞跃;(4)20世纪末期的天津基础教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探索;(5)21世纪的天津基础教育:迈向高水平均衡发展之路。天津基础教育发展巨大成就的经验主要有:(1)通过样板示范引领基础教育稳步发展;(2)通过整体提升实现高水平均衡发展;(3)政府不“缺位”、不“越位”,与社会和学校一起各司其职;(4)以新课程改革作为促进区域和学校内涵发展的契机;(5)重视构建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8.
女童教育是普及初等教育的关键和难点,特别是我国西北农村贫困落后地区的女童基础教育现状更是让人感到焦虑。造成女童教育“三低一高”的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母亲素质的高低与女童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为此,要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来逐步提高母亲的素质,使女童教育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其公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城乡地区、东西部地区等区域间的差距仍然较大。德沃金资源分配理论中“钝于禀赋”的重要性平等原则和“敏于志向”的具体责任原则,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和独特性给出了创新见解。政府需要继续加强对弱势学校的资源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为弱势地区的发展提供助力;继续提升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质量,缩小弱势家庭由于教育投资能力不足所造成的教育劣势地位。  相似文献   

20.
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在西北区域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自身同时又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人口不断增长与有限的教育规模之间所形成的供需矛盾;教育有效投资的严重短缺;教育效益低下;师资队伍在数量、质量、结构方面问题较大;学生辍学率高、留级现象严重;女童教育令人担忧,等等。有鉴于此,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应当选择“发展──效益”模式,在具体对策上应考虑:真正落实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确立国家和政府投资的主体地位;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坚持办学形式多样化;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调整基础教育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女童教育采取特殊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