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晏丽 《英语广场》2016,(12):24-25
本文以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英译为例,从文化翻译视角探讨了中医文化翻译策略,指出译者的文化取向决定了译者的翻译策略,认为从文化翻译视角看中医文化翻译,有利于在全球化浪潮下建立中医文化身份,扩大中医文化影响力,让中医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趋势下,中国文化日益走向世界,实现着中西文化对等交流。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文化,在推动中国文化传承和传播中责任重大,但是中医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其翻译工作绝非易事,我们应将这项翻译工作系统化,借助于计算机辅助翻译功能,提高中医典籍翻译效率,保证翻译质量,以期将中医文化更好地推向世界舞台。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传教士、翻译家、几十年研究中国典籍翻译的汉学家理雅各,基于多年文化典籍的阐译实践过程,以文化语境为核心将中国典籍进行深度翻译,为儒学的世界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翻译过程依然面临着异质文化冲突、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符号学与诗学之争,理雅各中西合璧的“以意逆志”客观典籍翻译思想,在当代译学发展中既有实践翻译的人文价值,又有坚守翻译精神的历史传承价值。深刻理解并研究理雅各翻译实践的文化认知和翻译思想的历史人文价值,可以为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带来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典籍外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中国文化传播工作,中国的传统文化典籍要真正实现传播中国文化和与世界文化平等交流的目的,需要产生多个高质量的富有生命力的译本,形成一个灵活多样富有张力的中国典籍译本体系。弗米尔的目的论对这样一个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论文探讨在汉斯·J·弗米尔目的论的理论框架下构建中国典籍翻译体系的意义和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在构建这一体系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具体问题,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原则和方法,以期帮助改善目前中国典籍翻译较为零散和随意的现状,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汉语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在当前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对汉语典籍进行英译是翻译工作者面临的难题。胡庚申提出的生态翻译学为汉语典籍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以不同的汉语典籍翻译译文为分析文本,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了汉语典籍英译的策略,以期能为汉语典籍译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从而减少文化沟通方面的失误和文化负迁移,实现不同文化之间信息的传递,使汉语参与世界性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6.
译介学从社会学视角看 ,不仅有别于传统文学层面上的翻译研究 ,而且从方法论的角度看 ,它的最大特点是跨学科交叉研究。 2 0世纪兴起的阐释学是基于语言在社会中起的特殊作用成为一种学科。由海德尔提出的“前理解”概念对译介活动中译者的个性化翻译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译介学从社会学视角看,不仅有别于传统学层面上的翻译研究,而且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它的最大特点是跨学科交叉研究。20世纪兴起的阐释学是基于语言在社会中起的特殊作用成为一种学科。由海德尔提出的“前理解”概念对译介活动中译的个性化翻译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道德经》作为在西方世界拥有最多译本的中国典籍,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者对其进行解读,创作了许多见仁见智的翻译文本。毫无疑问,《道德经》在西方的译介促进了中华道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因此,对《道德经》的翻译史进行梳理,探讨其翻译传播的文化效应,能够为其他中华典籍的译介研究提供一丝参考,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全面弘扬。  相似文献   

9.
赵朋 《闽江学院学报》2007,28(1):105-110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译介理论研究不断升温,研究的热点也呈现出多元视角,但其核心问题仍然是如何在译文与原文之间处理好对异域文化的传真。对于翻译文化研究应从文化研究、文学文本操纵的“失真”及其求“信”方面着手,分析文化和意识形态因素对文学翻译的影响,阐述翻译的“文化传真”功效所具有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10.
古代宗教文本翻译实践的“译经意识”对中国典籍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周氏兄弟提出并坚持的“直译法”则是其“译经意识”的直接体现。“译经意识”为中国典籍翻译提供了原典型实证研究方法,促成了当前中国典籍翻译领域所必备的基本条件或素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翻译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道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翻译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重大的“文化转向”.因此,从科学革命的视角探究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介绍翻译研究如何从“语言学派”到“文化学派”完成了“文化转向”,从库恩“范式”、“危机”、“革命”的视角对“文化转向”进行分析,探究“文化转向”的原因,以期为相关翻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的中国古诗词及典籍翻译家欣顿深入中国山水诗的精神内核,从深层生态学视角诠释山水诗的生态智慧,力图展现山水诗的文化内涵与生态文化价值,从而实现其所声称的“文化翻译”。本论文以欣顿的李白译诗为个案研究,从形象学的视角探讨欣顿为李白山水诗建构的生态诗形象及其文本呈现,对山水诗的形象变异进行语境化分析,以剖析欣顿的文化翻译动机。欣顿的文化翻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与形象重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赖君睿 《考试周刊》2014,(39):18-18
文化意象形象生动、寓意丰富,是文化翻译中不断面临的重难点。多数论文都是结合具体某个(或几个)译本探讨其中的文化意象翻译策略和方法;探讨译者如何提高双语能力和文化素养,从而有效促进文化意象的译介;探讨译者所遵循的翻译规范,抑或对其文化意象翻译效果进行评估,而对有关文化意象在译介过程中动态经历的描写和在异域文化中接受因素的探讨少之又少。界面研究时下兴起,其作为多学科、跨学科、复式学科的一种研究视角,可以为文化意象错综复杂的接受过程研究提供启示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何婧媛 《海外英语》2020,(7):122-123
黔北茶文化不仅是贵州民族文化的中的瑰宝,也是中国茶文化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文化是制茶、烹茶、饮茶的文化,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茶文化已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密切结合民间习俗、民族传统,同时与儒家、道家、禅宗等思想相互融合,不仅能够体现一个地区的历史底蕴与经济价值,也是生活方式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形式.该文旨在搜集并统计黔北茶文化外宣翻译的相关语料,考查并梳理其现状、发展趋势与特点;其次,从翻译理论的视角对所搜集的语料深入分析与评估,研究译本中所体现的茶文化翻译常见问题;再通过语料分析中所得出的结论,从整体上分析当前黔北茶文化外宣翻译研究的空白与不足;最后综合以上三个部分的研究结果,对当前黔北茶文化外宣翻译中的问题源头进行深入探讨,并寻求解决之道,为茶文化外宣文本翻译实践提供借鉴,以促进黔北地区以及我国茶文化的有效译介和传播.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又有了新的视角来审视翻译研究。译介学作为比较文学视野下迥异于语言研究的跨文化研究,是从跨语言、跨民族的角度,从文学和文化的层面来研究翻译这一实践活动的,对于"文化转向"下的文学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莉盟 《现代英语》2023,(13):110-113
近几年,中国文学“走出去”正吸引着专家学者的注意,国内典籍翻译是该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和梳理工作可以帮助人们把握典籍翻译研究的前沿动态,还可以根据研究趋势对未来进行合理展望。本研究以2003—2022年中国知网(CNKI)典籍翻译研究核心期刊文献为数据,使用CiteSpace科学计量软件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绘制国内典籍翻译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研究发现,传播、海外传播、文化传播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沿。  相似文献   

17.
《道德经》作为在西方世界拥有最多译本的中国典籍,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者对其进行解读,创作了许多见仁见智的翻译文本.毫无疑问,《道德经》在西方的译介促进了中华道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因此,对《道德经》的翻译史进行梳理,探讨其翻译传播的文化效应,能够为其他中华典籍的译介研究提供一丝参考,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全面弘扬.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中医药“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非遗的挖掘、传承与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但是对外译介传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文章从译介学的视角研究中医药非遗对外译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中医药非遗的对外译介传播提供些许启迪。  相似文献   

19.
语言生态理论要求译者具有语言意识,关注语言生态因素间的协作,为对外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研究视角。统筹考虑语言生态因素可以优化对外翻译的译文质量,塑造可持续发展的译文提升空间。文章参照语言生态理论,以2019年中宣部地方优秀外宣品一等奖获奖图书《敦煌文化关键词》为样本,从读者受众和译介选材、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文化情感以及评价原则方面解读分析语言生态因素的统筹考虑对本书的英译产生的影响,展示了对外翻译中的语言生态机制如何在具体的翻译任务中得以体现,为对外翻译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文学翻译与译介学理论新探》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文学翻译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也为文化转向后的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该书首次将译介学纳入翻译学范畴的文学领域进行系统性研究,在国内尚属首创。其突出贡献表现在:分层次界定文学翻译与译介学的新概念;确立了翻译研究中的译介学范畴;阐释了翻译研究的译介学范式;分析了翻译视域下的译介学传输路径;明确了传统文学翻译研究的当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