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科技期刊编辑学者化讨论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编辑学者化讨论之我见赵存如目前,有关“科技期刊编辑学者化”的讨论无非是两方面内容,其一是科技期刊编辑是否应当成为学者;其二是科技期刊编辑如何成为学者。“科技期刊编辑学者化”讨论的提出可能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为抵制科技期刊编辑“杂家说、...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编辑学者化讨论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存如 《编辑学报》1996,8(3):154-155
目前,有关“科技期刊编辑学者化”的讨论无非是两方面内容,其一是科技期刊编辑是否应当成为学者;其二是科技期刊编辑如何成为学者。“科技期刊编辑学者化”讨论的提出可能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为抵制科技期刊编辑“杂家说”;另一方面是为解决“相对而言可能是外行的科技编辑要对身为内行的作者的文稿进行审读把关”这一矛盾。从讨论的情  相似文献   

3.
“青年编辑学者化”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年编辑学者化”质疑●张苏明【北京】随着青年编辑的增多,关于青年编辑素质、修养、知识结构、发展方向等方面的讨论方兴未艾。不少新老编辑著文疾呼青年编辑必须走“学者化”的道路,例如有一本《青年编辑成才之路》的书中就有不少如此的观点。笔者对此不敢苟同。1...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王蒙提出“学者型作家”,天津编辑林辰随之提倡“编辑学者化”,即要求编辑应是“专家”抑或“学者”。自此,“编辑学者化”便成为编辑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就此问题,业内人士在当时就发表了不少文章,进行过讨论,引起过争鸣,时至今日,这一口号已经被沿用为一种理论观点、基本概念,进入了一些编辑学的理论专著。林辰先生所谓的“学者化”,指编辑具备既专且博的能力,即要求编辑人员在编辑学之外对某一学科有相当精深的研究;对编辑工作中所负责学科及其相关领域有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深厚的科研功力;能成为某学科…  相似文献   

5.
『编辑学者化』讨论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编辑学者化"讨论的始末 "编辑学者化"这一讨论在学术上有一个演进的过程.其理论起点源于80年代初的"编辑素质"讨论.作为一种突然膨胀了的社会群体--编辑来说,"素质"问题自然而然地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从理论上来讲,解决这一问题并不难,与其他知识群体一样,任何一个领域里的知识分子都需要有适应本行业、领域要求的一般素质和特殊素质.关于编辑人员的素质,传统的观点是从高级匠人的角度提出来的.对于"优秀编辑"的要求是:良好的政治素质、娴熟的文字技巧、广博的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6.
关于编辑学者化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编辑学者化”的问题,不仅发表了不少文章,而且还被作为一种理论观点、基本概念进入了一些编辑学研究专著。应该说:“编辑学者化”对于提醒我们正在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关注、研究学术同题,的确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就其理论内涵而言,我以为,呼吁“编辑学者化”对编辑人才的培养,乃至我国的编辑出版产业发展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7.
编辑学者化的特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巩劼  肖建新 《编辑学报》2000,12(1):33-35
在对近 2 0年关于编辑学者化讨论回顾的基础上 ,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编辑学者化这一命题的特质 ,即 :在内容上是编辑的学者素养的培养和养成 ;在状态上是一个编辑学者素养的培养过程 ;在目的上是使编辑成为学者型编辑。因此 ,反对编辑学者化 ,以及编辑只能研究编辑学 ,只能成为编辑学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编辑学者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关于编辑“学者化”问题已提出多年,近年来又有一些论者为此开展讨论,主要有两种观点:即编辑可以走学者化道路和反对编辑学者化(这些观点的文章散见于《出版发行研究》1989年第4期和《编辑学刊》1989年第1期和1990年第2期上)。这一讨论持续了一年有余。我们认为这种讨论是很有意义的,它能深化对现代编辑的重新理解,明确编辑的工作性质和成长方向。今就讨论中的一些问题,谈谈我们的想法。一、从学者和学者化概念看编辑学者化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不论是哪种观点,都忽略了一个基本前提,这就是什么是学者和学者化这两个概念的内涵。虽然明确这些概念不难,但它们是问题讨论的出发  相似文献   

9.
走出编辑“学者化”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出编辑“学者化”的误区刘雪立【新乡】近年来,许多编辑同仁抱着搞编辑学研究的目的,就编辑“学者化”这一问题展开了一场讨论,使“学者化”成了编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今天我斗胆道一声,这些研究都存在方法论上的重大失误,真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编辑是出版社的骨干,那么,努力提高编辑素质,便是做好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由于种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应当承认,目前我们的编辑队伍的素质,是不高的。其中有一个极重要的原因,我以为是我们对编辑工作的性质,认识木足。究竟编辑是做什么的?怎样才算一个合格的编辑?编辑的努力方向是什么?是走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辑当“官”的路子呢,还是走不断提高学识水平,走编辑学者化、专家化的路子?我认为这是编辑部门的领导和编辑本人,都必须考虑的问题。领导的位置毕竟是有限的,那路子只能越走越窄;编辑学者化、专家化的路子则是无限的,这路子越走越宽。不妨说,编辑学者化、专家化,是提  相似文献   

11.
杨小复 《编辑学报》1993,5(3):131-136
编辑学研究对象的确定是构建本学科的基础。作者通过对编辑活动的分析,提出了“出版化”编辑现象的概念,并认为编辑学研究的对象是“出版化”的编辑现象。同时认为把编辑学研究对象说成从“编辑工作”或“信息过程”,则前行失之狭窄,而后者又嫌宽泛。编辑学是一门研究“出版化”编辑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提出和倡导”编辑学者化”有其一定的针对性,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我们只要认真研究分析,不难发现,这一口号本身及其在出版实践中也存在着明显的缺失。第一,“编辑学者化”口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事业变革实践不相适应。作为出版主体的编辑,除了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外,还必须有竞争意识、经营意识,逐步确立效益观念、质量观念、时间观念和法制观念,在适应市场、参与市场行为的过程中,努力引导市场、开拓市场。从职业编辑的本质特点及历史形成的编辑素质实际看,普遍地倡导编辑学者…  相似文献   

13.
编辑学者化研究述评立早一、编辑学者化的适用范围编辑的类型有多种,是不是各种类型的编辑都要学者化呢?一种观点认为,编辑学者化只适用用于学术理论编辑。张永中认为,编辑学者化是一个有条件的特指概念,不是一个绝对标准,它只适用于学术理论刊物或学术图书出版部门...  相似文献   

14.
一对于“编辑学者化”的意见,不外赞成和反对两种。我则既不完全赞成,也不完全反对。我认为,不能笼而统之地提“编辑学者化”。某些编辑应学者化,另外一些则可以是非学者化的。这是因为,编辑群体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乍看大家都是编辑,其实编辑与编辑之间差异很大。工作对象不同,编辑性质各异,编辑主体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和多层面性。且不说各类出版社和报纸的编辑,仅看期刊编辑队伍的构成就够多姿多彩,层面丰富了。就刊物性质和类  相似文献   

15.
论"编辑学者化"的生成机理与理解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学者化”反映了高校学报编辑的“无主体”状态 ,它是高校学报编辑求得社会公正的一种集体有意识的诉求。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一在于编辑自身的学术路向 ,即走向“学者型编辑” ,使编辑的职业与专业学术互动 ;二在于理顺学报体制 ,落实学报编辑的学术身份 ,使编辑的学术使命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6.
实事求是看待“编辑学者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学者化”这一提法本身并没错,正如现代作家、编辑孙犁先生所说:“编辑必须有学问,有阅历,有见解,有独到之处,应该成为学者或作家.”作为一名编辑,特别是做一名学术期刊的编辑,其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术功底,有进行科研的能力.可问题是我们在讨论这一问题时,不能不切实际.根据“学者化”的口号,有人提出,“对自己所负责编辑的某一学科或主要学科,如文学、历史、哲学等要具有比较完全系统的把握,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学报编辑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最要紧的是努力于知识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关键是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为此而提出“编辑学者化”的要求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也不需要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向前发展,科技期刊编辑确实存在需要知识更新(包括编辑出版知识和所编学科专业知识的更新)的问题,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存,及时、准确地将最新科技信息反映到期刊上,才是提高编辑素质最要紧的。  相似文献   

18.
韩慧在《编辑学报》1997年第2期撰文指出,编辑是编辑学的主体,按什么样的模式培养现代科技编辑人才,应该是编辑学的核心问题。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编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学识能力,如何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应该是编辑界永恒的话题。目前编辑界关于编辑学者化的讨论有些误入歧途,简而言之,就是要求编  相似文献   

19.
从学术研究的共性看学术期刊的编辑初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吴练达  孙广盛 《编辑学报》2005,17(3):162-164
做好稿件的初审工作是办好学术期刊的关键.编辑如何才能把好学术论文的质量初审关,一般是从2个方面来讨论的:一是认为要提高编辑素质,主张编辑学者化;二是从方法的角度出发,阐述初审时可以采用的一些方法.这里提出初审的另类视角,即从学术研究的共性出发来探讨编辑把好稿件初审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高等院校学报的质量,高等院校学报编辑要达到学者化。高等院校学报编辑学者化不是说编辑就是学者,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对学者的超越。高尚的职业道德、广博的文化素养、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极强的职业能力是对高等院校学报编辑学者化的要求。为了达到高等院校学报编辑学者化,需要严格把握好编辑入口关,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在职编辑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