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影响,论述了西方应用语言学界是如何将这一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目的在于厘清外语教师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帮助他们在语言教学中正确运用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重大现实意义,就是它科学地揭示了利润和经济增长来源于劳动者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事实,这一以人为本的经济学说,为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其他学说无法替代的理论基石.我们今天再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特别需要以这一理论的生产过程二重性理论为基础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这一理论的绝对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保护人力财富;以这一理论的相对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促进劳动和劳动者的解放.  相似文献   

3.
作者以控制论理论为指导,阐述了英语教学中的负反馈理论,提出了这一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和这一理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生活形式进行详细的探讨,发现生活形式理论虽然可以解释很多语言现象,但是缺少体验性,减少了对人的考虑。本文对这一理论进行体验性补充,以期增加这一理论的解释力。但是本文并不是否定这一理论,而是将这一理论进行延伸,结合体验哲学相关理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邱静 《考试周刊》2011,(16):36-37
目的论这一备受翻译界关注的理论,把翻译置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进行研究,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并以其极强的操作性,给诸多翻译培训和翻译实践提供了指导。作者梳理这一理论系统,并针对有关这一理论的批评(目的论不太适合文学翻译),提出拙见,以使这一理论更好地运用到未来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理论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是马克思运用他的“历史环境”理论对俄国社会的特殊性及其所处的“独一无二”的历史环境具体分析而提出来的,并为实践部分地得到了验证。但这一重大历史哲学理论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阐释和未被实践所完全验证。因此,探讨这一理论的提出、依据及其与民粹派“村社理论”的异同,以及这一理论在俄国的部分验证,有助于对这一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行为主义嫉妒理论是现代六大嫉妒理论之一,该理论鲜明的理论观点和卓有成效的治疗方法独具特色。本文对这一理论的理论倾向、发生和发展观、分类观以及治疗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测量了大学生的嫉妒行为反应,最后,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们用来解释人的理解过程的一种理论,最近20年时间,这一理论倍受重视,并且,在外语阅读领域也产生了一批阐释该理论的论作.但是,如何把该理论用于外语阅读教学的实践,这样的论文还不多见.本文拟在进一步系统阐释该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这一理论在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中的作用,论述了如何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以期改进和指导我们的对外汉语阅读课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约韩·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学,特别是语用学上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这一理论在哈代的《苔丝》等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简单介绍了这一理论的基本概况,并通过具体剖析《苔丝》等文学作品中的话语现象来验证了这一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为读者赏析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反过来证明了言语行为理论的适用性之强和应用范围之广。  相似文献   

10.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们用来解释人的理解过程的一种理论,最近20年时间,这一理论倍受重视,并且,在外语阅读领域也产生了一批阐释该理论的论作。但是,如何把该理论用于外语阅读教学的实践,这样的论文还不多见。本文拟在进一步系统阐释该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这一理论在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中的作用,论述了如何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以期改进和指导我们的对外汉语阅读课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这一问题的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也是最具争议的理论应该非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莫属了。但是给这一理论命名的并非是理论的主要提出者萨丕尔和沃尔夫,而是另一位学者卡罗尔,加之不同的学者对这一假说的解读也不尽相同,这使得人们对它产生了不少的误读和误解。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展示这一假说的核心理论,围绕着它产生的一些讨论和该假说的现实意义,试图呈现该理论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表象——抽象——具体"这一理论思维方法进行了概念解析和理论说明。其次指出这一方法是以唯物辩证法为理论基础的极为重要的理论思维方法。最后强调和分析了这一方法的一般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学校德育,特别是道德认识的教育提供了理论根据.本文简要阐释了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对当前学校德育改革中如何正确地运用这一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卢梭的主权在民理论是对当时法国主流文化个人主义的反叛,体现了他拯救平民大众的愿望,这一理论的内容可归纳为:一、公意是主权在民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通过全民公决的形式实现的。卢梭的主权在民理论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一面,这一理论告诫统治者,在社会转型时期,平民大众的利益不能忽视;但这一理论也有缺陷,它过分强调公意,容易导致平均主义。  相似文献   

15.
修文乔 《海外英语》2014,(3):188-189
西方叙事时间理论起源于托多洛夫,经热奈特之手日臻成熟,也更加具有文本分析的可信度,里蒙-凯南和米克·巴尔等学者也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这些理论自20世纪晚期译介到中国之后,逐渐为中国学者所熟悉,并在近五年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当中。该文在梳理这一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考察了这一理论在国内的译介过程,并以中国知网上有关"叙事时间"理论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这一理论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接受和应用情况。文章最后讨论了"叙事时间"理论作为文本分析工具所具有的强大解释力,同时揭示了学界对这一理论应用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学校德育特别是道德认识教育提供了理论根据.本文简要阐释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对当前学校德育改革中如何正确地运用这一理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我国理论界对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理论开展了一些讨论.正确理解恩格斯的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研究哲学史,研究现代西方哲学,推动哲学的发展,确实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也就这一理论的普遍性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要正确理解这一理论的普遍性,首先要搞清恩格斯在这一理论中使用的两个概  相似文献   

18.
成败归因理论就是用于解释自己或他人的态度、行为因果关系的理论,该理论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作文教学的改革显得缓慢而谨慎,现存的问题是批语的这一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这一理论给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新公共行政学所倡导的从效率中心向追求社会公平转型这一理论为基点,从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这一视角,分析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共性走向这一问题,从理论及现实的角度阐述了这一转型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是中共认识抗日战争的重要理论。对这一理论的形成,目前史学界尚无系统论述。从1937年开始,这一理论的提出,经过了区分正面战争和游击战争、初步提出两个战场、回复到正面战争与游击战争、正式形成两个战场的理论四个阶段,使这一理论由框架到丰满完善,成为研究抗日战争史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