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李秀荣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6):31-33,39
选取唐山市1991-2009年经济与工业污染数据,建立了人均GDP污染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演替关系。结果表明:唐山市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与工业废气排放量以及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之间的关系分别表现为三次多项式、二次多项式和直线特征。除工业废水的EKC具有拐点外,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仍处于上升阶段。因此,要不断提高环保意识,严格执行环保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从源头减少工业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促进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良性拐点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2.
以环境库滋涅茨曲线(EKC)理论为依据,根据1996~2011年河北省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和环境污染物排放物的统计资料,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计量模型,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河北省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河北省人均GDP与主要环境指标之间没有明显的EKC关系。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980—2005年浙江省的环境与经济统计数据,以工业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为环境指标,以人均GDP为经济指标,建立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对浙江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环境增长和环境污染关系曲线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二次曲线并不吻合,而是呈现出三次曲线的趋势.废水和废气排放曲线为倒S型,固体废物产生曲线为单调递增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青海省1998~2009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之间的计量模型,对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进行计量分析,描述青海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特征.研究表明:青海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间不完全符合典型的EKC特征,应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6-2011年GDP为经济增长指标,以废水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二氧化硫年均浓度)、环境噪声平均值等为环境质量指标,依据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耦合关系的模型,并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呈现显著的EKC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6.
金融发展在缓解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间矛盾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30个省份1999—2018年的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金融发展对工业污染排放的作用机制与效果,结果表明:(1)金融深度发展直接促进了工业污染排放,而金融效率发展直接抑制了工业污染排放。(2)金融发展调节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对工业污染排放的作用,但调节作用效果因金融发展指标和污染物选取不同而存在差异。(3)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排放之间存在“倒N”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7.
依据安徽省1995—2017年的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对安徽省近20年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基于环境库茨涅兹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构建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安徽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经典的EKC关系,但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与废水排放量呈倒N型关系、经济发展水平与废气排放量及固体废弃物均呈现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8.
皖江城市带是安徽省对接省外先进地区的重要地域,对于全省的经济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转变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皖江城市带工业污染和经济进步的关系.经过分析得出:皖江城市带工业废水COD排放量与人均GDP成正"N"型形状,工业SO2排放量与人均GDP也成正"N"型形状,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和人均GDP没有显著的规律性,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和人均GDP之间是倒"U"型形状.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1985~2007年南京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选取工业三废中的废水排放量、废气中的SO2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粉尘排放量等指标,构造环境污染与人均GDP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废水排放量、SO2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等环境指标均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其拐点对应的人均GDP依次为4464、10189、9007和12844元(1990年价格),发生转折的年份分别为1992、1995、1994、1996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还没有出现拐点,其排放量仍在持续增加.产业结构调整、环保投资和强有力的环境管理是推动南京市在较低的人均GDP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重要驱动因子,南京市今后只有进一步完善目前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才可能最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10.
根据石家庄市1996~2012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石家庄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计量模型,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石家庄市人均GDP与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现“倒U”型关系;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量的库兹涅茨曲线均处在上升阶段,表现为正“U”与倒“U”混合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1995~2012年重庆市人均GDP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以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作为重庆市环境污染水平的衡量指标,建立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VAR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对经济增长与衡量环境污染水平的各指标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根据选取的地区、指标类型、数据来源等因素的不同,重庆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间的脉冲响应曲线表现为倒“U”型、“U”型、“N”型、双“U”型以及波浪形;在不同时期对经济增长起主要抑制作用的污染指标不同;根据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间的响应曲线拐点,可及时制定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云南省1985——2003年历年环境污染指标的统计数据和历年人均GDP统计数据,对人均GDP与环境污染(工业“三废”排放量)作相关分析,建立两者之间的计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增长的关系。经研究发现,云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本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曲线和人均GDP与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曲线均已处于倒U型曲线的右半段,并随人均GDP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曲线走势良好;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曲线则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半段,且尚未达到转折点,随着经济的增长,工业废气排放量将呈上升趋势。但从总体而言,云南省工业环境状况总体上呈逐步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13.
宁夏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尤其是工业“三废”造成的污染日益加剧。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为指导基础,通过工业“三废”与人均GDP之间的计量模型,得出宁夏工业“三废”污染问题随着经济增长在不断加剧的结论。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三者的整体模型曲线都处在EKC曲线的上升阶段,所以,宁夏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交通运输行业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部门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以湖南省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湖南省2003-2012年交通运输行业的相关数据作为时间序列,首先运用LMDI模型计算湖南省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量,其次运用ADF检验法检验数据的平稳性、运用乔纳森协整检验法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最后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变量之间的拟合度。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存在EKC曲线,并且呈现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重庆作为以重工业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基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日益突显。通过选取重庆市1995-2015年环境污染指标和经济指标,建立VAR模型,并用广义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拟为重庆市保护环境的对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湖北省1995—2014年环境统计数据和经济增长数据,构建时间序列的VAR模型,研究结果发现:(1)湖北省近年来工业布局的改善有效减轻了环境污染,但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并不理想;(2)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是否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取决于选取的污染指标类型;(3)湖北省经济增长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而环境污染又会抑制经济增长,其中起主要抑制作用的是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的排放;(4)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正反馈现象,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反馈作用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福建省1986-2012年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的相关指标与数据,构建VAR模型,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之间有着相互的作用,产业结构调整是环境污染预测方差的重要变量,而第二产业内部的重工业结构又是环境污染预测方差的重要变量,即产业结构调整将导致环境污染的加剧,尤其是第二产业内部的重工业结构对于环境污染有相当大的影响。针对分析,文章的最后提出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虽然加强了污染治理,但工业企业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仍在较快增加,环境状况比较严峻。基于河南省工业经济增长的环境质量状况,从工业三废排放的强度、工业污染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弹性和环保投资占当年GDP的比重三方面来看河南省工业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的关系,可以得出结论,河南省目前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供给短缺、环境污染总量增大等一系列挑战,资源和环境两大瓶颈凸显。因此,以低能耗、少污染、高效益和实现可持续性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计量模型,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了四川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及其冲击效应,证实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四川并不存在。因此,在环境保护和改善方面,政府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即通过制定产业政策、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和环境改善政策,加强对环境污染项目或企业的控制和环境污染排放的监督检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EKC曲线引入分析,发现福建省九地市碳排放量与人均GDP呈倒u型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还综合考虑历史地理、气候环境、城市产业结构基础等因素,提出福建省“低碳城市群”的战略构想,将福建省九地市划分为“厦泉漳”、“福莆宁”、“三龙南”三个低碳城市群,探索福建省碳减排的新型合作模式,并设想了各低碳城市群的差异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