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的主导价值观教育注重价值的客观性和共性,忽视价值的特殊性和多变性,而价值澄清理论只片面强调价值的特殊性和多变性,否定了价值的客观性和共性。应将传统的主导价值观教育同价值澄清理论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从容应对价值冲突和混乱。  相似文献   

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导价值观引导和控制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是当前价值观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形成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与个体价值观的形成相统一的理念、价值观教育中的体系性与层次性相协调的理念、价值观的民族性与全球性相协调的理念以及多元价值与主导价值相协调的理念,这些教育理念的形成是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中,存在着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怎样的?其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怎样的?其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文章认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不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而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的指引;“四个方面”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也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是从思想认识上教育人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系。文章认为在已经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已经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路径的基础上,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当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最重要的理论任务。文章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价值载体原则、价值特色原则和价值基础原则。在这三条原则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自由平等、和谐互助、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价值观教育应把握好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价值观教育要取得成效,应把握好三个问题:正确理解价值、价值观念、价值观概念的科学内涵,夯实理论基础,保证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性;正确认识和处理价值观形成和运行中的基本矛盾,加强价值观教育的思想性;明确青年学生价值观选择中应遵循的原则,加强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紧紧围绕三个关键环节展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是小学教育的轴心环节。教师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榜样示范是引导小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基础环节,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化,则是保证价值引领的教育理念和榜样引导行为得以落实的枢纽环节。打通这三个环节,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能落到实处,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价值澄清理论以解决价值困惑,提高学生价值选择能力为目标。重视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其在我国应用的适应性,对于如何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加强我国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充分论证,为借鉴价值澄清理论提供了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起到主导社会思潮的作用。高校应当在深刻认识高校学生党员励志教育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指导励志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构建多维立体的励志文化教育体系,对高校学生党员进行正确有效的励志教育,并最终实现主流价值观在学生党员中的理论内化和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8.
娄先革 《文教资料》2011,(17):117-118
伴随着多元文化的到来,价值观多元化的问题凸显出来,这对学校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应构建和谐社会,探寻西方多元文化背景下价值观教育的发展轨迹,即经过三个阶段:价值澄清、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品格教育等,探讨适合我国当代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坚持多元价值观认同与一元价值观导向相结合;坚持价值自主选择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破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隔离墙,注重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着力于夯实价值观建构的哲学基础,倡导集体主义的主导价值观,处理好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全球性价值问题。为增强教育实效,还要搞好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教育自身的价值水平,重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环境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10.
简洁 《职业教育研究》2014,(12):120-12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国民教育迫切需要攻克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在中国社会"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价值观环境中,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主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一致,但由于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价值观的多样性及行为的非一致性等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的价值行为与核心价值观并未完全吻合。因此,高职院校应以价值整合机制、价值观内外化机制为依据开展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和主导价值观的确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转型时期多元价值观的存在造成了激烈的价值冲突。消解价值冲突,要确立反映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主导价值观。主导价值观是在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支配地位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导向。主导价值观的确立要体现时代性、前瞻性和人民本位。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实践中培育,而在实践中又要不断面对各种具体的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只有在实践中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落到实处.现阶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关注和解决三个问题:意识、观念怎样正确反映当下的社会存在,怎样实现社会价值观念的主导与多样的统一,怎样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陈晓鹤 《陕西教育》2009,(7):250-250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是与我们的时代相契合的,但由于主体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性.要使大学生们妥善处理相互冲突的价值观,需要进行以"主旋律"为主导的价值教育,重视生命教育,更要让他们学会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处理这些冲突.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等同视之,而事实上,这两个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主导价值观,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对社会其他价值观及其发展方向和基本走向具有主导、引领和规范作用的价值观;而主流价值观则是指一个社会大多数民众即主流民众所信奉、或各种价值取向大体一致的价值观.区分这两种价值观,对于科学地分析和观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在本质上是主流价值观的变迁,而不是主导价值观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论全球化时代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化时代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着力于夯实价值观建构的哲学基础 ,倡导集体主义的主导价值观 ,处理好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全球性价值问题。为增强教育实效 ,还要搞好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不断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价值水平 ,重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 ,加强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环境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16.
15岁到25岁是人价值观探索、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一旦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就很难再改变.就整个学校教育而言,高校是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最后的机会.如今高校价值观教育主要采用老师为主导的至上而下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最大的缺陷是抛开了学生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本研究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了当前大学生普遍关注的156个问题以及在不同价值判断下所反映的观点和态度.本文以访谈案例的真实生活经验为模板,以价值观调研结果为参考,编写了两难故事.以讨论课形式探索两难故事的价值困境,提出了自下而上的价值观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讲清道理。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和内在逻辑,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前提。二是培育道德。把培育公民道德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脚点、着力点和关键点。三是关爱生活。以生活理念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基础,以生活教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途径,以改善生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价值澄清理论主张价值观是个人生活经验的积累,价值观教育要通过价值中立的非灌输方法进行。依据价值澄清理论,价值观教育要以核心价值为导向、以生活为中心、以对象为主体、以行动为目标。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当前的价值观教育的启示是:第一,必须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二,必须做到必要灌输与自主选择的统一;第三,必须做到理想价值与现实生活的统一;第四,必须做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浅析新时期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在如何构建自己的价值观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很多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学生工作者在引导大学生构建主导价值观的时候,一定要有新思路、新办法。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价值观建设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逐步推进的,从20世纪80年代价值观问题的反思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开拓,到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价值观建设的显著标志和鲜明特点,再到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价值共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呈现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基本经验是坚持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的统一,坚持价值理想与价值规范的统一,坚持思想教育与制度保障的统一,坚持中国情怀与世界胸襟的统一。这些既是价值观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价值观建设的内在规律,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