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早在10年前,我曾在法国《队报》上看到该报记者写的一篇介绍我国台湾体育的长篇报道。其中有一节的小标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大约是《台湾学校体育是世界冠军》。此后我一直以好奇的心情注意了解台湾学校体育情况,据台湾籍的几位体育界前辈告知,台湾学校体育的发展背景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在旧中国教育体制上的发展;二是受日本教育制度的影响;三是受美国教育思想的熏陶。目前台湾体育方面的负责人大部分曾留学美国,所以现行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2.
<正> 利用参加第十八届大学生运动会之余,我参观访问了美国十几所大中小学,着重对美国学校体育做了调查。在了解体育教育,特别是小学的同时,我还参观了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其它教学设施。我发现美国学校的教室环境的布局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教学的要求,课桌椅可摆成圆形、半圆形、长方形等,上课时师生双边交流十分亲切、和谐,全然不像我国那种台上教、台下学的  相似文献   

3.
<正>一、偶遇第一次见到《中国学校体育》是1981年,在学校的图书馆,当时刊名为《学校体育》。没想到就是那次的相遇,使我和《中国学校体育》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光阴荏苒,转眼间30年一晃而过,我也由一个朝气勃勃、意气风发的青年体育教师,成为了知天命的体育教研员。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更感谢《中国学校体育》给了我人生中学习与工作的莫大帮助。30年来阅读《中国学校体育》成了我专业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习惯,30年的杂志  相似文献   

4.
<正>口述者:原国家教委体卫艺司司长、原中国教育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理事长李晋裕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历史借鉴的《学校体育史》我是1950年1月参加工作的,几乎和新中国同龄。开始我在团县委工作,1951年组织上送我报考中山大学,后来院系调整,又转入了华南师范学院体育系,从此,便与学校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一生可以说是伴随着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在60多年的岁月里,我也见证了学校体育是如何发展、进步走进新时代的。古人有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这一点来说,我感到要谈新中国成立的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学校体育,就必须从编撰《学校体育史》说起。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校体育》2008,(9):F0004-F0004
<正>美国体育学院与《中国学校体育》于2008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正式成为《中国学校体育》的学术合作机构。今后,美国体育学院将为《中国学校体育》提供各种形式的学术支持,双方将在学校体育教育、运动医学、教练员培训、远程教育等领域展开积极合作,携手为推进中国学校体育事业、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 去年7月,我随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赴美国参加第十七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此期间,我又参观了八所大学(两所加拿大的大学)、四所中学、三所小学。我的意图是全面考察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组织管理经验;了解美国大学竞技运动能在世界称雄的主要经验;同时也考察作为竞技体育基础的中小学体育的概况,从而学习和借鉴美国学校体育的先进经验。 由于时间紧,与美方有关方面交谈得很肤浅,所观摩的学校体育也不够全面深入,因此,只能作些片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美国、日本学校体育保险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美国、日本作为开展学校体育保险普及的体育强国,主要经验有:健全的学校体育保险法律;以政府-家庭-学校之力推动学校体育保险的宣传;学校体育保险索赔数据库相对完善。对我国的启示有:特别制定地方学校体育保险法治框架;加大政府-家庭-学校三方对于学校体育保险的宣传力度;建立并完善学校体育保险索赔数据库。通过美国、日本的学校体育保险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更好的帮助学校体育保险的普及化。  相似文献   

8.
<正>细细算来,今年是我走上体育教师工作岗位的第13个年头,回眸已经走过的13年学校体育生活,我不禁感慨万千。从走上体育教师岗位的那天起,许多人伴着我在学校体育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偶然之间,我与《中国学校体育》相遇,并结成永远的知己。您,相伴我走过人生的每一步,见证了我成长的经历。一、我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1994年7月,我从安徽省体育运动学校毕业,分配到一所乡镇小学任教,默默上好每一节常态课。1998年12月,按学校的要求,需要订阅一份体育杂志,在翻阅《1999年报刊杂  相似文献   

10.
<正> 我是一名只有初中毕业学历、且未受过体育专业正规训练的体育工作者.曾先后在小学、初中、高中担任过体育教师,现在湖南省衡阳县体委工作. 二十余年来,我边学边干,边干边学.自1981年9月起,《学校体育》杂志便成了我自学的教科书、工作中的良师益友.十年来,无论是工作单位的调动,还是工作内容的更换,我都一直坚持自费订阅。《学校体育》已经出版(止1991年第3期)59期了,共刊登了三千多篇文章,我是篇篇必读.有的文章真叫我爱不释手,反复阅读不下十遍。同时,我还作了数万字的阅读笔记,并编辑了《学校体育目录索引》。十年间,在《学校体育》这位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正> 当我双手捧着县教育局颁发的“体育教学能手”荣誉证时,我第一个要感谢的便是她——《学校体育》杂志。七年前,我在县城的一所学校里看到了一本《学校体育》。初次拜读,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她。于是我们便订了这本杂志。头几年资金紧张,我们在众多体育教育报刊中,也只保留了她。她是我前进的航标、指路的灯塔、唯一的良师、  相似文献   

12.
<正> 东德只有一千七百万人口,但在1976夏年冬两季奥运会上,总分均超过了传统体育强国——美国,仅次于苏联,荣获亚军。国际体育界普遍认为,东德体育搞上去的诀窍之一是狠抓了学校体育工作。东德是如何抓学校体育的呢?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九九二年八月份在中国篮打完奥运会之后到美国来的,那时我二十三岁。当时我拿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奖学金,后来又因为语言方面的问题转学到犹他州的一个大专学校专门学习英文。 这样我就开始在犹他大学打大学队篮球。打大学队的时候我们十一个队员都是拿学校全额奖学金的。学校里每个搞体育的学生都有奖学金,而且体育奖学金应该说是学校里最好的奖学金了。在犹他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经费来源基本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对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不同层级高校竞技体育经费来源基本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只有少数高校竞技体育经费来源为自身创收,而大部分高校主要是学校拨款;学校的层级及其橄榄球队与男子篮球队的竞技水平,是决定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创收能力的关键因素;学校拨款对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学校体育》创刊十周年之际,我怀着异常激动和感念的心情,把书架上十年的《学校体育》全部取出来置于案头,利用暑假又从头至尾读了一遍。抚刊凝睇,不禁发出由衷的呼唤:我离不开你! 十年来,我订过数十种报刊,我最喜欢的是《学校体育》。这不仅是因为《学校体育》更接近我的职业和爱好,主要的是因为它的内容充实,让我得到取之不尽,受益无  相似文献   

16.
体育兴趣的培养与体育教学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中国学校体育》1993年第6期,刊登了《体育兴趣的培养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专项体育课立论》一文。读后获益非浅。作者在文中就兴趣的培养与全面开设专项体育课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该文给我的总体印象是:体育课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专项体育课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全面开设专项体育课。对此,我愿与孙耀鹏老师交换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进行体育教学改革,首先应该明确如下几个问题: 一、体育教学改革应围绕学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此,必须完成锻炼学生的身体、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教育改革启动,其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影响力度大,堪称史上之最。在此背景影响下,我国也开启了包括学校体育在内的教育改革和调整。学校体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尽管硕果累累,但是也遇到了一些阻力。与此同时,在当今美国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由于体育课程被边缘化、大众认知度不高、立法出现偏差、学校体育价值观未达到统一等社会问题的存在,各州、学区及中小学校大力推行学校体育困难重重,学校体育在美国学校的地位岌岌可危。本研究以美国学校体育作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了美国学校体育面临的境遇以及提升学校体育地位的相关路径,以期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为推动我国体育改革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主编的《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中,收入了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的译著《美国体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这本书原著是美国的莉沙·P·马思特瑞乐克斯、卡罗·A·巴尔、玛丽·A·汉姆斯文等人的《体育管理原则与实践》一书。68原书实际上将美国体育分为学校体育、职业体育和娱乐体育三个部分来论述美国的体育管理。作者在第一章回顾了美国体育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后,在第二章至第五章论述了上述三个部分中单个学校、职业或业余体育俱乐部和大众娱乐健身俱乐部,特别是职业体育俱乐…  相似文献   

19.
<正> 体育教研组长是校长领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参谋和助手。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体育教研组长的工作深力、工作经验和对工作的事业心。现就怎样做好体育教研组长工作,谈谈我任组长20年的体会,共同行参考。 一、依靠领导和争取领导 领导重视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教研组长要做好学校体育工作,首先要依靠学校领导,同时要争取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  相似文献   

20.
来信选登     
<正> 编辑同志: 您好! 我是我们的《学校体育》的忠实读者。我校虽然公费订了《学校体育》,但我从1985年起每年还是自己订了一份。每期都要通读的,有的文章还反复阅读,她给我充实了许多新的知识,对我的教学工作也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我总觉得《学校体育》不论是指导思想、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