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厘定语文要素内涵,推动以语文要素为载体、为脉络的语文教学是当务之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度解读语文要素,引导学生深度实践语文要素、反思语文要素.语文要素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亮点",聚焦语文要素的语文教学是一种"真的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的学习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统编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同一语文要素的呼应与发展,并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提出了"带着问题默读"的要求。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以及课后的语文要素,从课题、关键词句、课后习题入手,引领学生进行思考,以提升学生的默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简要复述"。在《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简要复述的起点,揣摩编者的意图,为学生搭建出简要复述的支架,并注重学生们复述语言的转换等等,以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简要复述故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单元课文内容的合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教师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整体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可以促进单元语文要素在课堂中的有效落实。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围绕创造性复述课文这个核心目标,从单元课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与语文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能够真正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张芸 《教师》2023,(25):36-38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可以促使学生提升语文素养。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文章作者以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在简述语文要素单元语文要素的含义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可以基于单元语文要素找出单元教学方向,并避免直白引入语文要素或将其过度拆解为零散的知识碎片的问题,最后提出教师可以通过分层设计教学活动、研判单元教学成果、组织学生迁移运用等策略推动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实践证明,理性探索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要点和策略可以辅助教师用好教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语文要素评价是基于语文课堂教学构成要素,参照语文评价目标对语文课堂教学事实进行的价值判断。语文要素评价包括三个维度:语文教学的目标维度、语文教师"教"的活动维度、学生"学"语文的活动维度,它直接指向语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语文要素评价具有合作性、研究性、实证性三个特征,采用三段式评课策略、追问式评课策略、COP式评课策略三种评课策略。研究语文要素评价的维度、特征及策略,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语文要素评价的认识,有助于丰富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推动语文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
瞿娇娇 《小学生》2023,(5):46-48
在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有效落实语文要素,以实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发展其语文素养的目的。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夏天里的成长》为例,分析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策略,对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聚焦语文要素,由浅入深、由易及难、逐点实施,能够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解读、整合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实践语文要素.通过落实语文要素,让语文深度教学有方向、有层次、有落实.只有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才能真正探求到语文教学之道,才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高阶品质.  相似文献   

9.
丁怡 《四川教育》2020,(2):10-12
为了更好地落实单元教学,教师要认真思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并进行有效的教学转化。教师可立足统编教材,聚焦单元语文要素,通过发现语文要素的教材表达,理解语文要素的课程意义,探寻语文要素的教学转化路径,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组织单元,这是一种创新举措。语文要素指向了语文学习的目标追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每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抓住单元文本进行关联分析,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通过寻找关联、运用关联等,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视角理解、掌握单元语文要素,积累、运用语言,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相似文献   

11.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后习题这片天地虽"小",却蕴含着"大"智慧,它引导教师建立语文要素序列化概念,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围绕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教学过程。借助课后习题扎实教学,能促进学生字词句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进而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教师备课钻研教材,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然后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能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要素,最后选取符合理解教材与学生学力实际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深入",又要"浅出",让学生真正在文本教材中"来来回回""若有所思"。  相似文献   

13.
课后习题是统编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要素的集中体现,提示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强调语文要素的训练点,是教师教学的风向标。要立足单元整体,领会编者意图,巧妙运用课后习题,在教学中有效落实语文要素,稳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落实语文要素是统编语文教材教学的核心目标。但是,目前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在落实语文要素时时,存在教条化、机械性以及孤立性等现象,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文本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对语文要素进行整合、建构、联结,并迁移运用,帮助学生把语文要素转化为语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统编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中高段对这些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而在低段没有明确提出要求。因此,对低段的教学,教师要纵横关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炼单元关键信息,确定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通过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语文要素向语文能力的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语文要素是统编版新教材的一大设计亮点。新课标背景下,将语文要素融入作业设计中,能有效拓展作业的价值功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外时段引发学生对单元语文要素的深层次思考。作业中的语文要素设计需要贴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学目标以及整体教学中语文要素的纵向联系。基于此,文章以提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质量为目标,以语文要素作为作业设计的切入点,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落实语文要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语文要素是统编语文教材的创新点。落实语文要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从精准定位要素目标、统整要素、深化要素、融合要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落实语文要素的训练,以凸显统编教材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语文要素是使用统编教材的重要抓手,是引领学生言语实践能力朝着文本推进的重要方向。教师要充分关注课文在单元中所处的位置,确定每一篇课文在落实语文要素时所应该承担的任务,真正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文章以《蝴蝶的家》教学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为语文核心素养助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必须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组合。网络与语文结合是一种和谐,是一种互动,教学应让网络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小学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的学科,但是,人文性的教育在实际教学当中也依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智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学生品德方面的良好教育。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大语文观,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都能够在语文这片肥沃的土壤中吸收更多的养分。笔者也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浅析几点自己的见解,希望给其他的语文教师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