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分析齐齐哈尔地区(1961-2010年)50年热量条件变化,其中包括≥0℃、≥10℃、年际、季节活动积温以及持续的日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齐齐哈尔地区近50a平均气温上升,积温增加,无霜期延长,总体热量资源呈上升趋势,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1960 年-2010 年内蒙古东部地区生长季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戈丽  陶健  董金玮  徐兴良 《资源科学》2011,33(12):2323-2332
内蒙古东部地区气候变化较全国平均水平更为剧烈,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呈明显的暖干化趋势。作为典型的农林牧交错区,该地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选取0℃和10℃(牧草和喜温作物生长重要的临界温度)作为生长季指标,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自1960s以来稳定通过00C和10℃生长季(简称0qC和10℃生长季)的初日、终日、生长季长度的时空变化,以及稳定通过0℃和10℃活动积温的时空变化。研究表明:①因气候变暖,研究区大兴安岭以东大部分地区逐年代初、终日等日线均向西北地区推移,以西地区向东北方向推移;其中初日等日线变化趋势较终日推移更为显著,且以1990s和2000s时期变化最为明显;0℃和10%生长季初日提前速度分别为1.65d/10a和1.85d/10a,终日推迟速度分别为0.71d/10a和1.26d/10a;②由于生长季初日极显著提前,终日延迟,0℃和10℃生长季长度明显延长,延长速度分别为2.37d/10a和3.11d/10a;③≥O℃和10℃的活动积温明显上升,尤其是2000年以来积温增加异常明显,以研究区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热量增加最为显著,积温带明显向北移动。生长季初、终日、长度的变化以及生长季期间热量条件的变化将会对该地区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带来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温带地区不同界限温度下农业热量资源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农业生产面临较大风险,研究农业热量资源的时空演变对农业生态环境、作物布局和种植制度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中国温带地区及外延200km范围内840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气象插值软件ANUSPLIN空间插值,基于偏差法计算了格点尺度稳定通过不同界限温度(≥0℃、5℃、10℃、15℃和20℃)的起止日期、持续日数和积温,综合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热量资源的时空格局及不同时段一年两熟制、冬小麦和春玉米可种植区的变化。结果表明:温带地区均呈现出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和积温增加的趋势,≥15℃的热量资源变幅最大;不同界限温度初日自南向北推迟,终日提前、持续日数和积温逐渐减小。起止日期和积温年代距平从1990年开始正负转变,1960—1980年与2000年以后差异显著;寒温带持续日数和积温低值区域减少、中温带和暖温带高值范围增大。时段Ⅱ(1990—2015年)温带地区一年两熟制、冬小麦和春玉米可种植区相比时段Ⅰ(1960—1989年)存在不同程度北扩。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暖对山东省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选取山东省资料年代较长的86个地面测站1961年~2004年日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资料,计算历年日平均气温≥0℃、≥10℃积温和<0℃负积温,以及无霜冻终、初日变化,深人研究山东省热量资源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87年~2004年比1961年~1986年的平均气温明显增高,尤以最低气温增幅最大,这说明最低气温的变化比最高气温的变化更敏感,山东省气候变暖主要来自最低气温升高的贡献;冬季升温幅度大于夏季,日平均气温≥0℃、≥10℃积温增多,无霜冻终日提前、初日推后,无霜冻期天数增多,<0℃负积温绝对值明显减少。山东省20世纪80年代后期气候明显变暖,热量资源增加,对冬季大棚蔬菜等设施农业的生产有利,喜温作物面积扩大,复种指数提高;同时,干旱发生的机率加大,病虫等越冬存活率上升,防止难度加大。气候变暖对山东省农业影响是利弊并存。  相似文献   

5.
近30年藏西北高寒牧区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洪  边多  胡军 《西藏科技》2006,(1):43-47
利用藏西北高寒牧区1971-2002年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皿蒸发量、大风日数、各站≥0℃和≥5℃期间的初日、终日、持续日数、积温和降水量等32a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30年藏西北高寒牧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发现:(1)藏西北高寒牧区年平均气温表现为一致的升温趋势;(2)阿里地区年降水量总趋势是缓慢下降;那曲地区年降水量总趋势是缓慢增加的。(3)蒸发量、大风日数呈逐年减少趋势;(4)那曲地区一带牧草青草期间的降水量缓慢增加,将非常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而阿里地区牧草青草1期间的降水量本就有限,在降水量逐年缓慢下降趋势的背景下,牧草的生长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意味着阿里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将可能造成该地区干旱的加剧。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省气候资源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陈超  庞艳梅  潘学标  张殿芳 《资源科学》2011,33(7):1310-1316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四川省气候资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一变化必将对该区域的农业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四川省1961年-2009年36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不同年代间该区域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热量资源增加,平均气温、≥0℃积温和≥10℃积温呈增加趋势,空间分布呈经向带状特征,由西向东逐渐升高;气候带移动特征明显,亚热带向西扩展的面积高于暖温带和中温带;全省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减少,以盆地东北部减少最为明显;降水量在川西高原和攀枝花地区升高,而盆地大部减少;年参考作物蒸散量整体下降,减幅小于降水量的变化,盆地大部地区的年参考作物蒸散量低于高原地区。  相似文献   

7.
利用赤峰地区14个气象站1961年~2017年逐日气温、≥10℃活动积温资料,分析了赤峰地区年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无霜期日数变化趋势,依据无霜期日数与≥10℃活动积温建立气候种植区划模型。结果表明:近57年来赤峰地区平均气温升高了1.31℃,≥10℃活动积温升高了218.31℃,无霜期延长28d,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区域响应所致。赤峰地区荞麦种植可以划分为低产区、中产区、高产区3个种植气候区,低产区和中产区主要以牧业为主,种植业所占比例较小,荞麦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高产区。  相似文献   

8.
东北玉米带热量资源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应用线性回归、非整数波谱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东北玉米主产区热量资源的长期演变趋势和变化周期,并对未来10a的情况进行初步预测。要素包括:日平均气温稳定≥7℃、≥10℃的初、终日期,≥10℃积温和5月∽9月平均气温之和。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内,≥7℃、≥10℃初日有逐渐提前的趋势,农业生产季内热量资源有增加趋势,但近些年这些要素不稳定。界线温度初、终日存在的23a、15a、和9a左右的变化周期,≥10℃积温和5月∽9月气温之和存在60a、35a∽41a、15a∽16a、9a和3a∽4a变化周期。目前所处的长周期内的暖期很可能在2010年前后结束,积温增加的趋势和农作物播期提前的趋势也将缓解,而且在中短周期内,近几年积温可能将减少,冷害和霜冻可能发生,农作物品种和播期都应有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9.
上海百余年来气温日间波动特征及城市化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史军  崔林丽  田展  薛静 《资源科学》2011,33(5):989-994
基于上海市区(徐家汇)气象站1873年-2009年和上海10个郊县气象站1960年-2009年逐日气温数据,利用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上海最高和最低气温在两日间(简称日间)的波动特征及城市化影响,结果表明:1873年-2009年期间,上海最高气温日间降温日数逐渐增多,升温日数逐渐减少,最低气温日间降温日数呈多-少-多-少的年际变化,日间升温日数则呈少-多-少-多的年际变化。上海最高气温日间降温和升温幅度、降温和升温≥5℃日数和最低气温日间降温幅度、降温≥5℃日数都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年际变化,最低气温日间升温幅度和升温≥5℃日数在20世纪30年代前变化很小,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明显减少。上海城市化增加了最高气温的日间波动幅度,并减少了最低气温的日间波动幅度,使得最高气温日间升温≥5℃日数增加和日间降温≥5℃日数减缓减少,最低气温日间降温和日间升温≥5℃日数均减少。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对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玉璧  张秀云  段永良 《资源科学》2008,30(12):1839-1845
利用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牧草生长发育定位观测资料和对应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玛曲为-9.90mm/10年,降水量存在3年的年际周期变化。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为0.341℃/10年。草地年干燥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干燥指数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为0.036/10年,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5年明显趋于干旱化。主要禾本科牧草返青到籽实成熟约需140~150天,需≥0℃积温1 000~1 200℃,需降水量400~450mm,需日照时数1 000~1 100h。牧草在返青后64天开始,由缓慢生长转为迅速生长阶段,在返青后的第88天,生长速度最大,返青后112天开始,其生长从迅速生长又转为缓慢生长。对牧草生长发育全生育期而言,受气候变暖,气温增高的影响,近20年牧草开花期提前10~14天,成熟期提前20~24天。从返青到抽穗期,气温对牧草产量形成为正效应,拔节到抽穗期牧草产量形成对气温变化十分敏感,开花到籽实成熟期,热量对牧草的影响由正效应转向负效应,在籽实成熟期牧草产量形成对气温变化进入第二个敏感期。除籽实成熟期降水量对牧草产量形成为负效应外,其余时段降水量对牧草产量形成均为正效应,在禾本科牧草分蘖拔节期牧草产量形成对降水量变化十分敏感,旬降水量每增加1mm,牧草产量可增加(150~200)kg/hm2,籽实成熟期降水量的影响由正效应转向负效应。从返青到分蘖期,日照时数对牧草产量形成为正效应;拔节到开花期日照时数对牧草产量形成为负效应;抽穗期牧草产量形成对日照时数变化十分敏感,籽实成熟期到黄枯期日照时数的影响为正效应。研究区域气候变异系数增大,降水量和气温共同影响,导致该区域牧草产量呈波动变化,牧草产量的变幅明显加大,产量的不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王超 《科教文汇》2011,(9):142-14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意识水平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意识水平发展的因素主要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包括:训练和比赛时周围的环境、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和临场指挥、同队球员的配合、比赛时现场的气氛以及对手的情况等;主观因素包括:运动员的观察判断能力、技战术水平、智力水平、意志品质、性格特点等。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改进措施,希望可以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足球意识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政府形象的构建对政府的意义深远。而塑造好形象必须借助相关媒介,才能得以传播。而在这其中,媒体发挥着其得天独厚的作用。但是,新时期.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使得政府形象的传播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结争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对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论述,为政府利用媒体传播自身的形象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两种期刊引证报告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比较介绍了它们的数据来源、数据规范处理方式、计量指标与检索功能;然后综合学科影响、参考文献著录情况等因素,选取<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作为研究材料,收集它们对2001年该期刊论文数据的处理结果.在此基础上,从来源文献、期刊引文和期刊被引指标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获得差值的原因,同时比较两种期刊引证报告的数据处理规范,并提出一些规范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对设备和技术的改造步伐不断加快,新的机械设备和技术的使用者——企业员工的技术素质水平却滞后,因此系统地对操作员工的培训以提高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对于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工作岗位条件、不同操作经验的企业员工,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培训基本知识和技能,探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田奋飞 《未来与发展》2007,28(11):36-39
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本文从战略决策文化、管理假设文化与伦理价值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不同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模式、管理模式及企业伦理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规模扩张与收缩:国际企业发展新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企业发展,表现出规模扩张和规模收缩相互交织的特点,即大型企业的快速扩张与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并存。本文认为,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即购并手段的运用可以同时促进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对核心能力的追求则是这一现象的本质根源。  相似文献   

18.
管理科学知识呈现"管理理论丛林"之势后,面对浩如烟海的管理知识,人们在应用这些知识时感到无所适从和无法选择,因此产生相应的"丛林迷失效应",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需求之间的隔阂愈来愈深、渐行渐远.首先对管理理论与实践产生隔阂的原因进行剖析,继而在探寻管理学科属性基础上提出"设计"科学理念的引入是解决这一隔阂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物权公信力原则是物权变动的基本规则且为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其适用受到严格的限制,表见物权和真实物权的背离是公信力原则适用的基本逻辑前提,而能够主张公信力原则保护的,限于基于法律行为而取得物权的善意取得人,表见权利人则并不受其保护。此外,公信力原则只为善意者的利益而存在,不关涉其不利益,且与表见权利本身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0.
鄂颖  胡新峰 《科技与管理》2012,14(2):123-127
以教育先行观为视角,就高校行政化与教育先行观的对立展开探析,明确了教育先行观内涵、高效行政化发展现状,两者的对立化对高校教育产生的影响,并制定了应对高校行政化对立教育先行价值观的科学措施,对净化高校教育环境、强化教育先行观,淡化行政化对立影响,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