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媒体集团化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承咏 《新闻知识》2003,(10):14-15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境内传媒业面临着来自境外大型传媒集团的巨大竞争压力。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加快传媒业集团化整合的步伐,重新整合境内媒体资源,特别是媒体集团化建设,成为应对境外竞  相似文献   

2.
谢丽红 《新闻窗》2005,(2):38-38
2000年,湖南广电传媒的上市标志着我国广电产业化、集团化经营的崛起,规模化竞争已成为媒体竞争特点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媒体面临的唯一选择是或者成为本行业的前两三名,或者被淘汰出局,因此将媒体企业做大做强,走规模化、大型化、集团化的道路是首选之策。国外广电传媒业大多是集团化的组织,像美国的各大广播公司,都是跨媒体、跨行业、  相似文献   

3.
一、本月视点:传媒的集团化整合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媒体面临着来自国外大型传媒集团的日益迫近的竞争压力.而国内媒体资源的重新整合,特别是媒体集团化建设,则成为应对国外竞争、迅速提高自身实力的重要举措.在广电媒体领域,以2001年底成立的中国广播影视集团为代表,国内广电集团化正在深入进行.在平面媒体领域,近期集团化步伐也出现明显加快的迹象: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已经开始,传媒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的美国传媒业不断传出兼并组合成立超级传媒集团的新闻,特别是近期的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两大传媒集团的联合,更是拉开了21世纪国际传媒产业大竞争的序幕。在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WTO),迎接更加开放的文化一经济发展环境到来之际,上海传媒业深感挑战的严峻,改革力度不断加强,近年来逐渐由传统划分的、零打碎敲的、各自为政的无序、畸形竞争格局,向集团化方向发展。目前,上海传媒业已初显媒体集团的整体格局:报业有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解放日报社报业集团;广电业有集团化管理的上海市广电局;出版业有1999年组建的集编、印、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电视产业市场上,群雄逐鹿,硝烟四起。境外媒体虎视眈眈,处心积虑,试图开发亚洲媒介市场上的“最后一块处女地”;中央和省级媒体加强集团化整合,摩拳擦掌,积极应对;惟独地市电视媒体的未来走向飘渺  相似文献   

6.
郭平 《记者摇篮》2004,(3):13-14
中国报业的集团化之路正在越走越远。随着集团化的发展,报业市场一定程度上聚零为整,形成了一些规模化的报纸团队。另一方面随着传媒业的发展,不断有新报纸催生出来。在应对其它媒体竞争的同时,报业市场自身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导致门槛在不断抬高,发展的压力在不断升级。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报业的竞争已经白热  相似文献   

7.
赵继光  曹军 《新闻天地》2002,(11):40-41
中国电视业的竞争开始走向国际化。面对内部同业之间的竞争和境外强势媒体的介入,地方电视媒体应当如何应对,才能在群雄逐鹿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及时调整办台思路,准确把握频道定位,不断创新节目内容,以"地方化、专业化、异质化"来了强化地方电视媒体的特色和竞争力。办台思路:地方化相对于抢滩我国电视传播领域的国际传媒业巨头而言,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会促进了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发展,并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境外传媒巨头驻进中国,给我国传媒带来威胁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中国体育传媒业要主动参与媒体竞争,通过管理体制路径、法制化路径、人才培养路径和国际合作路径,争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北京奥运会促进了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发展,并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境外传媒巨头驻进中国,给我国传媒带来威胁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中国体育传媒业要主动参与媒体竞争,通过管理体制路径、法制化路径、人才培养路径和国际合作路径,争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徐宏 《新闻窗》2010,(3):95-96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传媒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的传媒产业也出现了一些变革。上海文广传媒集团、成都传媒集团等大型集团不断涌现,其根本原因是传媒自身产业化过程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传媒对规模效益的强烈追求.也是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的结果。单个产业内部的集团化、复合型媒体的集团化、不同性质的公司联合等现象不断出现,城市传媒集团的整合形式也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1.
媒介融合是传媒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当代媒介融合进程主要体现在传媒数字化、集团化、跨界发展等层面。我国出版企业应视媒介融合为重要发展契机,以媒介融合趋势下传媒业发展的产业规律为依据,着重实施数字化转型和集团化发展,提升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境外媒体进入上海的现状与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媒业的国际竞争已成为当前世界传媒生态中的突出现象,尤其是自2004年12月中国人世满三年以来,中国在出版物市场的开放进一步加速.我国传媒业将进一步面临实力强大的境外媒体的渐进进场、争夺商机的挑战。上海作为我国经济文化水平名列前茅而且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都市之一,其面临的冲击和挑战也是首当其冲的。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境外媒体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上海。本文旨在梳理目前境外媒体进入上海的基本情况,及其所面临的传媒环境和近期国家有关的政策动向.试图提供关于境外媒体进入上海现状之描述,以期为下一步探讨上海本地传媒业在高度开放的传媒环境下的发展策略辅以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何蓓蕾 《新闻传播》2005,(10):68-69
传者、受者、内容和渠道是“传播”过程中几个最基本的要素。而传受双方也正是通过内容和渠道连接起来的。在媒体市场化运作日趋发达的社会里,内容和渠道都是传播者(媒体)的商品,媒体的竞争优势是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西方发达国家,传媒业以各种方式的兼并与合作扩大集团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2.2.16 -2002.3.15)一、本月视点 :传媒的集团化整合随着加入世贸组织 ,国内媒体面临着来自国外大型传媒集团的日益迫近的竞争压力。而国内媒体资源的重新整合 ,特别是媒体集团化建设 ,则成为应对国外竞争、迅速提高自身实力的重要举措。在广电媒体领域 ,以2001年底成立的中国广播影视集团为代表 ,国内广电集团化正在深入进行。在平面媒体领域 ,近期集团化步伐也出现明显加快的迹象 :1、据《财经时报》报道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 (版权 )局长会议上 ,成立中国出版集团一事被正式提上了日程。据悉 ,如果先…  相似文献   

15.
传媒业如何正确实现e-HR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航  窦大海 《传媒》2006,(5):31-32
传媒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在ERP所需要整合的资源中,人力资源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然而,传统的老媒体机制僵化、创新不足,一些新兴媒体经历了短暂的辉煌转而后继乏力,竞争激烈、体制障碍、政策壁垒及文化屏障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传媒业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6.
张海林 《传媒》2006,(12):67-68
探索 目前,传媒业已进入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时代.由于跨国传媒巨头虎视眈眈,国内传媒竞争日益激烈,传媒业的竞争形势和市场格局正在改变,我国传媒业集团化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最关键的挑战是我国传媒集团的实力和能力问题.如何培育、提升实力和能力是我国传媒集团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战略和战术课题.对此传媒集团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深入研究探讨自身发展的战略和战术问题,努力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沈荟 《新闻记者》2006,(10):11-14
国家广电局已有限批准境外三十多家卫星电视频道在一定区域合法落地,由于地缘、语言文化、收视习惯等原因,广东已成为首选。随着中国广电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拥有优越经济文化条件的上海很可能成为下一代电视传媒试验区。目前,在准入规则的保护下.境外媒体投资者短期内不会对国内传媒业造成太大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与境外媒体之间的正面交锋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对上海广电媒体而言,合作与竞争并存.未雨绸缪,发展壮大自身是应对挑战的第一步。为此,我们访问了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总裁黎瑞刚和部分记者编辑,对近年来上海广电媒体应对境外媒体挑战的战略构架、具体实践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当今全球化时代,传媒业的国际竞争已成为当前世界传媒生态中的突出现象。如何加强我国传媒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事关我国综合实力的迫切任务,也成为我国传媒业在发展策略中必须考虑的要点。本文聚焦于上海报业,探讨如何在日益开放、境外媒体纷纷进入的背景下,上海报业媒体如何通过革新,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跨媒介、跨地域、跨行业的集团化组建是传媒市场竞争与扩张的必然结果,是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媒体机构摆脱单一盈利模式的必然路径.未来中国传媒之大趋势是打破不必要的人为限制,加速强强联合的资源整合.本文梳理了我国广播电视改革发展的脉络,分析了我国传媒业集团化发展过程中一脉相承的关系及中国传媒改革发展的现实状况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由单家独户的单个媒体聚合、整合成报业集团、广电集团、传媒集团,这是近年中国大陆传媒业发生的重要变革。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新闻媒体要更好地坚持正确导向,不断改进创新,就必须研究如何提高集团化背景下舆论引导的水平。本文试结合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成都传媒集团五年多的实践,对此作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