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城市文化是文化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的特殊表现样态。东西方对于文化的理解有不同的传统,这就决定了东西方城市文化的不同发展取向。由于现代城市文化展开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命题之下,文化经济化成为现代城市文化的主要特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必须注意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的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2.
黄伟宗 《广东教育》2009,(12):68-70
古广州(番禺)城的西部地带,通称“西关”,以其在古城西部关口(即今“西门口”)之外而得名,地域范围主要是今荔湾区。西关因其地域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的独特及优势,在广州市、广东省、珠江流域(含岭南)、中国以至东南亚及世界的文化格局中,都具有不同层次的特殊地位和典型意义。其具体内涵和意义,分别体现于下列以文化实体或载体为标志的文化因素或特质中:  相似文献   

3.
韩滔 《毕节学院学报》2012,30(7):108-113
"吃油茶"是黔北地区民间流传已久的一种生活习俗,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它的产生、发展、存在形态以及长期存在于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原因和价值值得探究。而作为一种地域文化个性,油茶又蕴含了黔北独特的人文风情及文化心理,同时成为黔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时空组合差异性。人类社会活动(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科技等)的时空差异和海洋环境的时空差异,两者共同决定了人海关系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换言之,每个人海关系地域系统都是组成两个子系统的各种自然、人文要素的特定时空组合,每个时空组合都不尽相同,同一地域人海关系系统在不同发展阶段和同一时代不同地域...  相似文献   

5.
对于本土文化,笔者认为是在一个特定地域内发源、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伴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浓缩的总和。其本质决定了本土文化必然带有独特鲜明的地域个性和极其丰富的内涵。本土文化资源与课程资源的整合,本身就是新课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对安徽三大地域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徽州文化)关系的处理上,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相互之间的融合问题,客观上呈现出一种各自独立发展的格局,隐含着某种对立和对抗趋向,使得各自的地域文化优势互相消减,优势变成劣势,积极因素变成消极因素,对安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科学处理好三大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使之凝心聚力,为实现安徽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对安徽三大地域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徽州文化)关系的处理上,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相互之间的融合问题,客观上呈现出一种各自独立发展的格局,隐含着某种对立和对抗趋向,使得各自的地域文化优势互相消减,优势变成劣势,积极因素变成消极因素,对安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科学处理好三大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使之凝心聚力,为实现安徽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南通历史化作为一种地域化,具有过渡地带化的显特征。其特点可用八个字概括:襟江负海,南风北韵。“襟江负海”指南通人特定的生存环境亦即南通历史化的分布空间,“南风北韵”则是南通历史化的特定模式和传统。这也可从地域化内涵的三个主要方面——宗教、语言(方言)、化心理得到印证。南通化最早是由盐化演变而来的,盐化是南通历史化的最底层。  相似文献   

9.
晚清青楼小说的传播与南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后期以大上海为轴心,江、浙繁华商埠为辐射带,形成了极具江南文化意味的以《海上花列传》为代表的青楼小说系列。清代后期小说的这种地域文化特征在中国古典小说的演进历程中是独特的,从清代后期青楼小说叙事风格的地域化与传播走向、接受群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地域化;小说叙事主体的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濡染;小说的文化渊源与南方文化生态及相关的人文背景等层面来阐释清代后期文坛这一奇特的文学和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朱琳 《教师》2010,(22):16-17
无锡文化是在无锡地区孕育、产生、成长起来的地域文化。优秀地域文化孕育的人文精神,对今天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昊文化进行概述并对大学素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如何发挥无锡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人文导向作用进行研究和探索,并从无锡这一特定地域文化的角度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出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与人格关系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文化学的视角审视,人格是个体在特定文化状态下的生存样态,其实质是一种文化人格,即个体在接受特定文化熏陶时,通过对特定文化的内化及个体社会化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文化与人格的研究产生于20世纪初叶,90年代后,文化与人格研究领域呈现出多层面、跨学科的研究态势,跨文化层面、文化间层面和文化内层面上的人格研究同时进行,并均有突破性进展。文化与人性的关系、人格结构的普遍性、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的机制、跨文化的普遍性人格特质、文化间的差异与典型人格的关系等问题成为这一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2.
地域文化的挖掘与大学特色文化的培育,离不开对地域性综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地方性大学的办学特色不只体现在某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学科和专业建设上,还体现在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上。中国百年左右历史的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文化。办学历史短的地方性大学应该积极地从地域文化精神中去挖掘当地特有的人文精神,以创建和培育自己的特色文化。大学特色文化的培育应该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当中,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哲理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大学生最终成为有独立、成熟、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今天的大学生,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寻觅人生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审美心胸,消除功利主义思想,追求诗意人生;不断加强修身,完善自我人格,升华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应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大学现代人文精神培养的契合点,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闪光点,将其融入现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中,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传承与提升传统文化的原则,提出了塑造当代大学生人格的要求,肯定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与经济密不可分,并渗透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作为非正式制度约束因素的地域文化,对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地处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江西省,地方文化内涵深厚,省域内与省际间经济发展差异显著。江西经济地理差异背景下的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欠发达地区和中部崛起省份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地域文化的构成性影响,努力创造条件实现地方经济与区域文化的协同演进与创新促动效应。  相似文献   

16.
区域文化性格是特定区域文化内群体性格特征的表现,巢湖区域文化的长期积淀与内化,形成了该地区特有的区域文化性格.本文试图对这一文化现象作一粗略探讨,以进一步把握巢湖区域文化的内涵与特质.  相似文献   

17.
襄阳文化的定位是"一体多用,体用一源"。即以汉水文化为体,以由此衍生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所形成的人文环境、人文景观、人文精神为用,以发展现代创意文化产业为途径,打造文化多元发展的新格局,把襄阳建成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和人文之都。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人文性的渗透,要求教师将语文教学与广博而又丰腴的传统文化契合,让其展现出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魅力。文章从研读教材挖掘文化的内涵、晨读晚诵感受文化的美好、主动创作触摸文化的灵魂三方面,对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长时间积淀形成的为这一地区的人们所广泛认同和接受的各种自然人文元素的总和。是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人文精神之根。挖掘研究地域文化要增加贴近性;注重系统性;结合社会热点;采用更广阔的文化坐标;深接地气,广闻博览;甘于寂寞,千锤百炼。地域文化研究还要探索转化为现实文化生产力、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学者倡导的以“白鹤”为省鸟的赣文化,包含着“鸟崇拜”等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尚未引起人们注意。湘赣佛教文化是赣文化和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省这方面的资源十分丰富。湘赣佛教文化交流互动,至少有五次高潮。湘赣佛教文化互动不仅生动地体现了两省历史上广泛交流、相互影响的传统情谊与友谊,更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