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谈"情境——问题"的数学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应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理念,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它需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着实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教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是数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实施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善于营造一个广阔的“问题空间”。下面结合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谈谈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1.通过生活实践来创设问题情境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实际上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用新颖的方式和生动的语言创设出若干问题,让学生探讨发现并提出新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法"由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一文中提出,它是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学习研究活动。本文分析了"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并阐述了"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操作,重点论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习的核心是从数学角度发现、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它是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作者在梳理分析“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各个环节的特征与联系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并以人教版数学“不等式及其解集”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对教学设计中各环节做了详细说明,为“情境——问题”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超 《天津教育》2005,(2):48-49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同时倡导学生学习数学应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一“问题解决”的过程。上述新课程所体现的重要理念中,都涉及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数学创设“问题情境”。恰当的“问题情境”不仅为儿童学习数学拉开成功的序幕,也会成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领域的动力。然而,有的教师仅仅追求时尚.为了设计“引人人胜”的“问题情境”而绞尽脑汁,但结果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在具体的数学问题情境中可以发现、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可以获得一定的数学经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中也要关注学习困难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二次函数”单元教学中,利用同一情境引发问题进行“情境-问题”数学教学,学生在“疑-问-探-用”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质疑和探究能力.在初中进行“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把握尺度,给学生自由的思考空间;设置与显示生活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更可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应主要从选取有利于“研究”的教学内容、创设合理问题情境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从“复习——引入——作业”转变为“情境一问题——探究——反思——提高”,即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获取合理的解答,并确认知识的学习。可见,问题情境是数学学习的一道门槛,问题情境设计得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小组合作”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实践。针对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存在的普遍问题文章结合实践,提出了教师如何精心地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从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贫困化问题、公共安全管理问题、资源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实现“三集中”,解决农村农民贫困问题,广开就业门路,大力提高社会就业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加强对城市的安全管理;三是对资源性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以往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关于科学问题的界定及其分类不能很好地与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关于科学问题的认知完全匹配。本文从新的角度(三个世界的视角)对科学问题进行重新界定,并以此定义为基础对科学问题类型进行了新的划分;根据科学问题新的分类标准,重点探讨了紧致性科学问题和扩张性科学问题生成的逻辑机制。同时从逻辑学角度而非心理学角度为科学问题的生成和演化规律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儒学的现代意义是中国哲学研究的重大历史课题。儒学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伦理思想,而仁爱伦理则是这一思想的核心。当今世界面临着个性问题、民族问题与全球问题。在现代化的今天,重新认识和发掘儒家仁爱伦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物理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一个个未知的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本文以该目标为出发点,阐述了物理问题的产生,物理问题解决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寻找一条有效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中有些问题,按目前的认识水平,是无法解决的;有的问题,受条件限制,很难解决。但农村资源低效利用,县乡政权人员膨胀、机构臃肿,农村金融市场,社会保障,农民进城等问题,必须解决,而且又非解决不可。破解的方法只有从打破“小农经济基础”开始,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人口向城市转移,同时进行,农村的繁荣不是没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证《数学分析》课程教学引进开放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编拟开放题一般方法并举相应实例,从教学经验归纳传统题与开放题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关系。  相似文献   

17.
解决良构问题与非良构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学校情境下的问题大部分是良构问题,而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大多是非良构问题。解决良构问题的程序是激活图式表征问题,搜寻解决方案和执行解决方案。结构性知识与具体领域的知识是解决良构问题的主要成分。解决非良构问题的过程包括了解问题的陈述,确定问题是否存在,确定问题的本质,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识别与澄清不同的看法,生成与选择可能的解决方案,评估与实施解决方案。认知的调节、认知观和情感态度等非认知因素均是解决非良构问题的关键因素。总之,在问题本质、问题解决过程和问题解决成分三个方面,良构问题与非良构问题存在看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遵循思维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在学校《体育与保健》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运用实验法和临床访谈法对某普通小学的43名二年级学生进行了一致/不一致应用题测验(任务一)和条件多余/条件不足应用题测验(任务二),以考察数学学优生和学困生在解决这些应用题时表征策略的差异。结果表明:⑴在任务一中,学优生在一致题目和不一致题目上的反应时差异显著,而学困生在这两类题上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学优生和学困生在一致题目和不一致题目上的正确率差异显著;口头报告显示,学优生较多使用问题模型策略对问题进行表征,学困生较多使用直接转换策略对问题进行表征;⑵在任务二中,学优生的成绩要好于学困生,口头报告分析证明了前面的结果,即学优生较多使用问题模型策略,学困生较多使用直接转换策略;⑶由于表征策略的使用差异,学生在条件充要应用题上的正确率高于非常规应用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民的一个创造,是“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的踊跃参加下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