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论大学教学过程中交往活动的特殊性叶文梓交往活动是大学教学中的重要方面。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教学过程及结果。交往关系是教学大厦的基石。当今大学教学改革必须致力于建构良好的交往关系。为此,必须研究大学教学过程中交往活动的特殊性。一、大学教学过程中交往...  相似文献   

2.
交往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共同体的创造性交往活动,交往教学的过程既是交往的过程又是创造的过程,创造是其最高本质。从交往教学所具有的凸显“解放”的目的性,强调对话与沟通,重视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等几个特征来看,交往教学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应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以交往教学为基本途径,整体改革创新大学教学系统。  相似文献   

3.
教育信息化给现代教学带来了发展的动力和机遇,基于信息化环境的现代化教学。对教学的理念、模式、过程和方法及教学的设计都需要有新的认识和实践的探索。本文作者就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和学习者特征及教学信息化环境进行了分析,希望和大学一起探讨教育信息化如何促进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就是人与人的交往。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而交往也蕴涵了教育构成的基本要素。教育交往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围绕教学内容而共同参与的对话、沟通、合作并产生交互影响的过程。作为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师生交往不仅是语言的对话和肢体的互动,而且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灵魂和思想的交流,在师生交往与交流的过程中,知识得以传递,生命的内涵得以领悟,人文精神得以继承和发展,文化得以解读和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5.
大学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失与追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课堂应是整个教育系统中交往活动开展最充分最彻底的领域。由于大学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技能、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原因,今天的大学课堂教学交往表现出教学交往单边化、教学交往形式简单化以及交往载体不可超越性等不足。我们必须确立交往双方的主体性,加强对话,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大学课堂教学交往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6.
大学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失与追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课堂应是整个教育系统中交往活动开展最充分最彻底的领域.由于大学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技能,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原因,今天的大学课堂教学交往表现出教学交往单边化、教学交往形式简单化以及交往载体不可超越性等不足.我们必须确立交往双方的主体性,加强对话,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大学课堂教学交往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7.
所谓交往,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不应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特征是它的共享性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主要是师生的共享活动。章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探讨了大学英语交往式教学的模式和基本结构,从而说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交往式教学是必要的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陈钢 《湖南教育》2004,(18):27-27
注重文学理论于上世纪70年代初发端于德国。所谓交往教学,就是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整体交往观为价值导向,以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共享、同创为主要策略,以营造民主和谐的情感氛围为基本教学环境的新型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它是在传统教学理论基础上总结、升华和超越的结果。可以说,新世纪我国教育教学走向交往和对话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是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追求的永恒课题。在以往的研究中过多地关注教育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视认识为教学的唯一本质。交往在教学中的定位随着研究的历史推进,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或视交往为单纯的教学背景条件,或视交往为教学手段和方法,或视交往为教学内容、对象和目标,乃至提升到教学本体论层面,  相似文献   

11.
公共教育学是基础性综合理论学科,是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课程,肩负着培养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教学策略体系,具有教育智慧、教学理性判断和反思批评能力及教育科研能力等任务。  相似文献   

12.
It is suggested widely that the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holds great promise for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Such a suggestion is congruent with broader beliefs that implementation of new technology is a key to improving education.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still about computer use in science classrooms and its effects on students' learning. This paper draws on major findings from recent research, integrates these with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rom associated education literature, and proposes guidelines for orienting computer use in high school science classrooms. It is proposed that (a) pedagogy should be strongly informed by appropriate theoretical orientations, (b) the importance of models in science should be acknowledged in pedagogy and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c) developing students' metacognition during instruction involving computers should be focussed upon, and (d)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liefs and epistemologies should be recognised as key factors in educational change involving computer implementation and use.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教材的“知识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材知识点既是制约教材质量的基本要素,又是发展学生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核心基点,我国现行的教育学教材在知识点存在类型单一、重点有所遗漏以及规范性不强等问题,致使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最主要的是教育研究水平不高、体系的不同设置和缺乏足够的教材研究,为了控制教育学教材知识点的质量,我们在教材编选时必须把定知识点的结构性,可检性以及教学适宜性三个标准。  相似文献   

14.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与民主相适应的教育学主要是一种专业教育学。这种专业教育学既是适应现代性情境的一套有效的沟通与组织技艺,又与那种与官僚体制结合的群众民主(旁观式民主)相依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民主情境中的教育学不仅仅是专业教育学,民主本身也并非必然要求教师或教师职业进一步专业化。事实上,杜威的民主教育学就试图重构不同教育学之间的关系,以不可见的民间教育学取代传统上可见的专业教育学。当然,这种取代只有在作为一种全新的制度教育学的参与式民主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5.
高师公共教育学由于其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特殊性,导致其教师角色定位的特殊性。本文认为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应当是:学生未来角色意识的激发者;教育理论的学术探究者;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建构者;学生实践能力的开发者。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适合教育学的学科特点,也适合高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师范生未来职业特点。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教育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树立学生全新的素质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批判教育学的主要精神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批判精神的独立的政治主体。后殖民理论研究由于揭露了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实质、重新论述边缘与中心的关系而为批判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以此框架为基础,批判教育学发展出一系列的原则,如教育应当与政治相联系,理性与知识的概念需要重新解释,教育学需要通过打破学科界限来创造新的知识,差异与伦理在教育学中应得到特别关注,等等。这些原则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民主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高师“学科教学论”课程内容重构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教学论"作为教师教育职前培养阶段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对于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对"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设课目的、作用和地位进行再认识,可以看出当前重新构建其课程内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科教学论"课程内容的构建应遵循目的的明确性、理论的指导性、技能的基础性、实践的根基性、发展的持续性五项原则。我们以"化学教学论"为例,从整体结构到章节细目提出具体构建方案,为"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建设和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研讨、交流的案例。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有其名而无其实,他人教育学有其实而无其名,这是教育学自成为独立学科至今一直存在的奇怪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古今中外学者普遍认为教育就是他人教育。  相似文献   

20.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专业开办有两类,一类是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类专业,另一类是为培养中等学校教育理论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者的教育学专业。这种设置把教育理论与实践分割开来,造成教育理论缺乏实践性和教育实践缺乏科学性,这也是多次基础教育改革深入不下去的原因之一。为此,把两种专业结合起来,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使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具备“教育理论 学科知识 教学技能”的素质结构,采用交互渗透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综合素质逐步、全面、扎实发展,培养真正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所需要的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