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本文以受众研究为切入点,从心理学的视角对受众研究相关的问题加以分析.研究重点将心理学的理论和受众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对比解读,旨在为受众研究的内容选取、方法运用带来新的启发.其次探讨了心理学和受众研究  相似文献   

2.
陈江柳 《新闻世界》2010,(8):254-255
戴维·莫利是英国文化研究中将文本研究转向受众研究的关键人物。本文通过追溯莫利的学术渊源,透过对其经典之作《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探究莫利在继承传统受众研究范式和综合多门类学科成果的基础上如何开创受众研究新范式,阐明莫利的民族志受众研究给后来的媒介文化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系的乔纳森·格雷教授深耕媒介与受众研究二十余年,尤其关注粉丝研究、电视受众研究等议题。乔纳森始终保持批判与反思的立场,另辟蹊径地关注到反粉丝、非粉丝以及对特定媒介产品抱有负面情感的受众,并指出受众研究在当下新媒介环境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此次访谈从乔纳森的研究历程开始,回顾粉丝研究的三波浪潮与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随后谈及他的新书《厌趣相投:媒介、受众和品味动态》对一类特殊受众——即明确表达“不喜欢”的受众的研究。最后,我们回到《复兴受众研究》,讨论广泛意义上的受众研究的发展,反思受众理论式微背后的问题,同时展望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随着电视节目播出模式的变化,电视受众的收视方式、收视行为、收视需求和互动方式都相应发生了变化。文章在受众分化和媒介融合两个维度对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进行了研究。针对电视受众的流变,提出电视媒体应利用网络平台的互动性加强优质内容的传播,促使电视受众的回流,产生实际观看行为,并以网络平台优势,融合更多的视频用户,完成其传统观众经营方式的升级。  相似文献   

5.
一、报纸的受众接触规模:各主要媒介的受众接触规模从大到小依次是电视、报纸、网络新闻、新闻类杂志和广播,报纸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介。本次调查发现,各个媒介在全国城市居民中的受众规模从高到低依次为:电视(95.62%)、报纸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3,(9):14-17
受众研究作为传播学的重要领域,其理论与范式经历了许多转变,但从总体上来说,受众研究不像其他领域一样存在清晰可寻的时间脉络,本文以受众研究的核心命题——"媒介—受众"为线索对西方受众研究历史做一个相对简单清晰的梳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内容分析两种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考察和分析西方受众研究的新进展.研究发现:受众研究更加重视对受众接触的媒介内容、受众接触媒介的环境、受众认知三个方面的分析;其中内容的研究更重视对影像的分析,媒介的研究史重视对电脑网络的探讨,研究的对象更注重对女性的选取;并出现受众研究与效果研究的关系从"紧密难分"到"相对独立",受众研究与内容研究的关系从"效果"到"意义"的逐步转向等研究的整体特征与发展态势.如何将整个传播过程中的要素有机的联系起来研究,则是受众研究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媒体中,电视一直是拥有广泛社会基础和影响力的媒介。本文从受众接触媒介的频率、渠道、受众的社会认知影响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和研究电视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受众的影响力以及它的传播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被广泛使用后,"积极受众"、受众能动性等概念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注意。本文认为,与电视传播不同,新媒体孕育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在传播方式上,体现为受众参与传播方式的变化、开放性文本的出现、媒介对受众个体的社会化建构;在传播文本方面,体现为意义的"内爆"和本文的失真。同时,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受众的生活方式、拓展了受众的参与空间、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与之相应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信息内爆"弱化受众能动性、碎片化阅读削减传播效力、媒介成瘾导致受众行为失范、复制技术降低受众创新力。新媒体对"积极受众"的建构与解构并存。  相似文献   

10.
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特点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媒介技术孕育了公交移动电视这一电视新媒体。但对于受众来说,技术是其次的,他们最关心通过这个新媒体是否能看到更新更好的电视节目。“内容为王”是媒介市场竞争中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受众为本”是生产媒介内容产品的指导原则,公交移动电视的节目制作必须基于自身的受众特点。与传统电视受众相比较,公交移动电视受众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受众是大众传播媒介生存的基础。受众研究是提升媒介生存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媒介的受众研究基本上都是一种被动的、建立在对传播过程完成后受众的各种反应的测量和评估基础上的马后炮式研究,而对媒介传播之前的相关研究却付诸阙如。以电视媒介为例,可以清楚地看出传统的受众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受众是西方修辞与传播领域的核心研究内容,也是不同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对象。受众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点不尽相同,多模态媒介的推广给受众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西方的受众研究成果丰富,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等多方面均对国内的相关研究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教育电视节目的定位与对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电视有没有竞争力、影响力、美誉度,关键看节目。节目定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受众。节目定位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对目标受众能否实现成功定位。传播心理学研究证明:“受众的需要系统是动态的,即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大众传播模型中受众主体性展开论述,结合电视节目受众调研的现状,解读电视收视率的有限作用;比较分析了不伺地区市场的电视节目受众“欣赏指数”的调研,并且指出此类研究中调研方法的困惑和实施难点,从而得出“多元化”对于受众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媒介素养研究对传受者的心理因素很少涉及。本文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以传播学研究的五个基本角度为框架,将受众心理分别引入控制研究、媒介研究、内容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中,提出受众媒介素养研究的五个方向,为受众媒介素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选秀节目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拥有庞大的受众基础,有关受众心理的研究也很广泛。《中国好声音》的火爆把选秀节目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其受欢迎的程度不禁引发思考:如今的电视选秀如何契合受众心理?受众对媒介内容又有怎么样的理解和选择?本文站在传播学和心理学的视角看《中国好声音》,从中再探选秀节目的受众心理。  相似文献   

17.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研究纪录片受众诉求,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可以具体、细致地考查受众的诉求,是一种有效的质化研究方法,同时这种方法突破了传统的以统计方法为基础的量化调查研究模式,有效地弥补了长期以来对受众解读的忽视。对纪录片《姐妹》的受众进行调查—归纳—分析—解读的研究方法,具体演绎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与纪录片受众诉求分析的实践结合起来的这种研究方法,证明了这种研究方法的特点——直观而又透出本质,同时也不乏科学性,并且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浅析受众的媒介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媒介素养研究对传受者的心理因素很少涉及。本文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以传播学研究的五个基本角度为框架,将受众心理分别引入控制研究、媒介研究、内容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中,提出受众媒介素养研究的五个方向,为受众媒介素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媒介素养研究对传受者的心理因素很少涉及。本文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以传播学研究的五个基本角度为框架,将受众心理分别引入控制研究、媒介研究、内容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中,提出受众媒介素养研究的五个方向,为受众媒介素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周欣欣 《视听界》2012,(4):21-24
城市台作为我国电视市场多元竞争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经历了四级办台、有线电视大发展、无线有线合并以及集团化等多个发展阶段后,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独具特色的市场化道路。然而,在有限的受众注意力资源及广告资源不断被新媒体分流,在传统电视媒体的蛋糕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困于一方的城市电视台,深深感受到了多方压力。本文借助CSM媒介研究所有调查城市的收视调查数据,从竞争环境、受众特征、节目竞争等角度,解读城市电视媒体之忧,探索媒介融合之下城市台的突破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