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在人教社2007年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中国”一栏(左栏)中,有如下一条: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近年来历史教科书研究的深入,我国近代历史教材(教科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的面世、何成刚著《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研究》的出版、徐岩主持的“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课题的开展、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历史教学问题》“民国时期历史...  相似文献   

3.
从本世纪80年代末产生的历史教育学,与历史教学法相比,不仅是名称的改变,而在于学科内涵的拓展,是教育科学属下的历史教育理论形态。它以历史教育为特定的研究对象,综合历史学科和教育学科的理论,来自教育实践并直接指导教育实践。建构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需运用哲学、教育科学、历史学以及系统论等多种研究方法。哲学方法是基础,教育学原理为核心,着重展现历史教育自身的特殊规律。历史教育学一般包括四方面内容:(1)研究“为什么教和学”;(2)研究教和学什么”;(3)研究“怎样教和学”;(4)研究“由什么人教”。作为师范院校的一门课程,师范院校的历史系科,可开设一门《历史教育学概论》必修课程,同时有选择地开设几门选修课,如“历史教材研究”、“历史教育心理学”、“历史课堂教学艺术”、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估”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台湾学术界对历史教育的研究,近五十年来基本没有间断,台湾学者王仲孚教授曾将已发表的有关历史教育的论文,整理出两份《著作目录》,收录的论文自1948年至2000年近千篇.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后,台湾学术界的相关论文(专著)数量有较大增长,研究领域有所拓展,学术水平逐步提高,有些课题的研究颇为精深相当前沿.加之,台湾历史教育正处于大变动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了解台湾学者对历史教育的认识、看法和研究动态.鉴此,笔者根据搜集到的有限资料,加以梳理,同时提出一些思考的意见.不当之处,敬请识者教正.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历史教育研究已走过百余午的发展历程。历史教育研究之研究,既能促进历史教育研究的发展,也会有利于历史教育改革。李稚勇教授的这篇文章从四个方面主要探讨新中国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历史教育研究诸重大方面的问题。这四个方面是:学术研究路径从历史教授法、历史教学法到历史教育学;学术研究阶梯从学习苏联经验到进行独立探索;学术研究领域从关注某些重要问题的研究到全方位研究;历史学科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相似文献   

6.
陈桂生教授所著《“历史的教育学现象”透视2一书,原名《传统教育学形成史)},初稿形成于199o年暑期,是作者研究“元教育学”的准备之作,初稿打印本为硕士研究生教材;1998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由于作者在1994~1995年间发表了一系列“中国的教育学现象”辨析之作(结集于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教育学”辨》一书中),相对于“现实的教育学现象”辨析,在该书正式出版时,更名为《“历史的教育学现象”透视》。要论这部著作的特色,最好是把它同在此以前的“教育学史”加以比较;问题是,在此以前究竟有无名副其实的…  相似文献   

7.
杨向阳,本刊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1993-2005年),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评审委员会学科专家组成员等职务。多年从事学科教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开设“中学历史教学论”、“历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研究”等课程,主编《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上海市著名历史教师教学思想录》等,出版有《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理念与实施》、《纪念日活动指导》等专著,发表《历史课现代教学模式简论》、《关于历史学科的评价目标:思路与假说》、《是学习形态还是学习方式——关于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问题》等论文四十余篇。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对国外的历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比较研究,从更广阔的角度上探讨历史教育的特性及规律,借鉴和吸取国外的成功之处,对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教育体系,是非常有益的。上海师范大学工回全教授、李稚勇副教授合著的《比较历史教育学》一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1月版),是我国第一本历史教育比较研究的专著,对这一领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如果说历史教育的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之势的话,那么,历史教育学可以说是仍处在草创阶段,而比较历史教育学则是一个尚待对发的领域.就目前已发表…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秋,普通高中历史统编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在云南省投入使用。新教科书使用过程中存在内容多、知识点密集,课时紧张等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实施建议也提出:“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基于这样的背景认知,笔者尝试使用学科大概念整合历史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现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课为例做出说明。  相似文献   

10.
彭绍东,男,1964年生于湖南新邵,1984年开始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硕士生导师、教授。已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4部,主持科研项目(课题)9项,获省级以上成果(论文)奖22项。其中,2002年6月出版的《信息技术教育学》专著,已被一些高校用作本科生及研究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人物的教学非常重视.如要求初中生“由学生各自选择一位重要文化人物,在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一篇介绍短文”.要求高中生“搜集中外历史上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历史人物的资料,写一篇人物小传”,等。以上建议至少具有三点意义:第一,提高了人物史教学的地位:第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第三,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袁小鹏,湖北浠水人。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执行主编,教育学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考试理论研究。先后参与或负责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科研课题;出版学术专著、主编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80余篇。近年来出版教育学专著《论教育冲突》《教育多元主体论》和《学校主体性文化论纲》,主编、编撰大型教育类丛书黄冈教育神话。《教育多元主体论》一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国家形成》是英国当代著名学者安迪·格林(AndyGreen)撰写的一部重要的比较教育学著作。全书的宗旨是综合运用历史比较方法和理论 ,阐述英国、法国、美国和德国教育制度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与原因。正因为如此 ,分析该书的历史比较方法和理论 ,可以把握当代西方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形态与趋势 ,对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理论和方法的进步也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编委风采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10,(1):F0002-F0002
闻礼华 湖北长阳一中英语教师,湖北省教育学会会员。宜昌市“学科带头人”,宜昌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特聘高中教研员”,宜昌市“高中课改专家组”成员,《语数外学习》英语学科编委。著有《英语趣味教学》、《中学英语辨析词典》(主编)、《自主学创新练》(主编)、《创新课堂》(副主编)等,发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为自己的得分增长点加油》等教育教学论文三十余篇。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中国比较教育学者在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历史发展、比较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性问题、世界著名比较教育学家的比较教育思想、比较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建设、比较教育研究的人员和学术期刊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卓越成果。本报告以2009年全国教育类权威刊物《教育研究》和比较教育学专门期刊《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刊载的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的论文为依据,通过分析其中的重要理论与方法问题,对2009年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的一系列重要研究论题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6.
《复兴历史教科书》(共四册)是民国中等教育研究专家徐映川于1933年依据新《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供高小学生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无论是在民国时期,还是今天,在笔者看来。这都是一本在“作业设计”方面有着鲜明特色的历史教科书,体现了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极强的可实践性,值得今天的历史教科书编写者学习借鉴。《复兴历史教科书》的作业设计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文之前有“问题设计”,课文之后有“习题设计”,而尤为可圈可点的则是课文之后的“习题设计”。下面笔者拟对这本历史教科书中的“作业设计”所体现出来的鲜明特色做一简单的评析:  相似文献   

17.
专业资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组长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教育类专业委员会委员日本京都大学、大阪市立大学、横滨国立大学客座教授世界课程研究促进会亚洲代表《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主编专业领域:比较课程与教学论,国际教育学学术专著:代表著作:1979年以来在海内外发表论文多篇,著作(著、译、编)多部,包括《现代课程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相似文献   

18.
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由国家统一编写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力图从功能性栏目的设计中综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历史纵横”这一教科书辅助栏目将历史材料和问题设计有机结合,有助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历史纵横”还是历史课堂学习效能的在现,“历史纵横”作为教材正文的补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  相似文献   

19.
书名:《生命与教育》作者:冯建军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作者简介:冯建军,1969年生,教育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教育学基础、教育原理、教育哲学的教学,从事“教育研究方法论”、“主体间教育”、“生命与教育”、“道德教育哲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自1993年以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80余篇,《教育研究》7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1篇。出版学术专著《现代教育原理》(2001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当代主体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2004年修订版),《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主编《现代教育学基础》(2003年第1版,2006年第2版),参编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教育学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20.
何炳松(1890—1946),浙江金华人,我国民国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历史教育家和出版家,曾撰写《历史教授法》、《西洋中小学中的史学研究法》等历史教育论文,翻译《历史教学法》,编著初中和高中《复兴外国史教科书》,多次参加历史课程标准的编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