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遵循教育对家人心理和认知的发展规律,分阶段,分层次,因人施教;创造实践机会,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在分析美国、德国、韩国、新加坡思想道德教育经验的同时,提出构建我国“面向世界”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新思路、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碰撞.在多元文化背景中,西方文化依托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成为一种强势文化,致使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加坡和韩国在经历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价值观念的碰撞后,成功地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极大地提升.文章通过比较分析两国爱国主义教育,以给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带来启示,并在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拓展爱国主义教育途径三方面提出一些举措,以提高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3.
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状况是关系着国家未来发展、关系着边境民族团结、稳定的大问题,因而开展对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价值。目前边境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总体态势良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也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因此,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应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化和教育内容民族化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艺术性和可行性;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4.
韩国修炼院的教育模式对我国青少年民族精神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韩国修炼院各具特点,有的侧重爱国主义教育,有的热衷于民间教育,有的重在培养领袖精神,有的以家庭社区为服务对象。以修炼院为依托的韩国青少年课外教育具有课程学习法制化、教师培训严格化、教学管理有序化和活动设计精良化等特点。我国可以充分借鉴韩国修炼院的教育模式,强调对青少年的民族精神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注重课外实践教学以及建立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联动教育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使以民族国家意识、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意识以及民族精神文化意识为基础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确立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实现理性品格的培养与感性激情的激发相统一;确立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在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中体现高要求与多层次渐进性相统一;创新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方法,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实现外灌与内导相统一,能有效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根据我国的国情、特点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毋庸置疑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实践活动。这一实践活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完善的需要,二是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特色。  相似文献   

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 第一、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是紧密结合的;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  相似文献   

8.
一、成人高校要搞好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澄清两点模糊认识习惯上,人们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两点模糊认识: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成人的世界观已经形成,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既然成人学员的人事关系多在原单位,学习时间有限,应集中精力学好专业技术知识,即使要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原单位的事,与学校关系不人。显然,这两个问题不澄清,势必成为成人高校进行爱国了义教育的拦路虎。《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规定:“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机关、企事业、乡村等基层单位直接负有培养社…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一种传统 ,一面旗帜 ,一直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旋律 ,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血统”得以世代相传的主脉 ,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我们思想道德教育的主线。民族精神是民族个性的突出和集中体现 ,是民族文化赖以生息繁衍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基因。从爱国主义到民族精神 ,是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升华和深化。本文从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进程考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内涵的丰富和嬗变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与扬弃 ,探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路径和着力点 ,努力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从发扬爱国主义向培育、涵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首要渠道和有力措施。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从小就逐步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是思想教育的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突出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家国情怀是人们基于对家、国的归属意识和热爱的情感而生成的使命与责任,是儒家文化中不容忽视的精神命脉。儒家文化家国情怀以“家国同构”为社会政治伦理基础,以“忠孝一体”为核心内容,以“修身济世”为实践方式,并随着时代发展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家国情怀教育是价值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者唤醒、激发、引导和培育学习者主体性、感恩心、公共性、国家认同、民胞物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和情感的实践活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不仅要充分挖掘儒家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思想并对其进行现代转换,要结合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实施具有侧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要充分发挥家庭在家国情怀教育中的情感奠基作用,还要将家国情怀教育全面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并着力增强家国情怀教育的多元支撑。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老人李根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断追求真理,为后人所公认。终生《曲石诗录》凡十六卷,后二卷作于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初期的国家大事,诸如外交政策、解放西藏、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平建设等在李根源晚年的诗中均有形象的反映。文章试图通过对李根源晚年诗作中爱国情结的探究,以证祖国新旧之变。  相似文献   

13.
1968年1月朝鲜俘获了美国间谍船“普韦布洛号”。美国却接受了朝鲜的建议,同意通过双边秘密谈判解决“普韦布洛号危机”。韩国政府非常愤怒,威胁要单独进攻朝鲜并撤出驻越韩军。无奈之下,美国决策者决定加强韩军的反渗透能力、增加对韩军援、完善美韩安全协商机制。最终,约翰逊政府渐渐地改变了以往主要强调韩国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政策,再次优先关注韩国防务。  相似文献   

14.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South Kore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education despite many obstacles. Education, in tur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Korea??s achieving bo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democracy.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South Korea expanded access to education and improved its quality. The article also identifies several tasks Korean education fac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polarization, and some of the broader policy implications that the Korean mode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has beyond South Korea.  相似文献   

15.
朝鲜半岛的大国战略博弈是真正的推进朝鲜半岛局势变幻的原始动力,持续将近60年的朝韩对峙,其背后是大国与大国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的博弈。全面分析当前朝鲜半岛大国战略博弈,妥善处理与朝鲜半岛大国的关系,对于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斯大林在担任国家最高领导人期间,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逐渐形成了有效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劳动策略思想、党团活动策略思想、艺术感染策略思想和理论渗透策略思想.斯大林的这些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思想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艺术专业的主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具有师徒色彩,发挥好主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大大提高艺术专业的育人水平.借助KSAIBs管理理论,可以进一步探索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KSAs,最终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挥主项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信息技术师资培训、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对比中韩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状况,分析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绩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结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有益经验,希望能为今后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儒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儒家仁学思想不断推演深化的结果,从最初提出“爱亲”到面对不断扩大的族群交往关系而推出“爱人”,儒家的道德思想不断得到升华,更把这种“爱人”上升为一种为民为国的大任,为完成这种大任,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是儒家爱国主义的最高境界。通过挖掘儒家爱国主义精神,提振人气,凝聚人心,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老年教育作为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应对老龄化社会极为重要的手段。2006年,韩国老年人口比率为9.3%,与我国老年人口比率相当,老龄化社会的迅速发展,促使韩国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其老年教育发展较快且成效显著。韩国老年教育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韩国老年教育的丰富独特的实施方式,可以为我国老年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