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诗传笺》是我国诗经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其现存版本丰富,主要有:写本,石经本及宋、元、明、清刻本。文章根据相关资料,主要阐述写本与石刻本的现存版本情况。  相似文献   

2.
传世孤本南宋明州刻本《集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宋明州刻本《集韵》是现存《集韵》的最早版本和最早刻本。目前仅存的孤本今收藏于上海图书馆 ,是国宝级的文物。  相似文献   

3.
孔德凌 《图书馆杂志》2007,26(12):69-75
郑玄所作《毛诗传笺》是研究《诗经》的经典之作,其版本流传问题极为重要.《毛诗传笺》的版本可分为三大类一为唐及唐以前写本,一为唐宋石经本,一为宋及宋后刻本.现据相关资料考察《毛诗传笺》的版本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4.
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前,抄写是知识传播的主要方式。唐代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抄写经卷也达到了鼎盛,成为佛家传播佛教的一种重要手段。《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玄奘生前历时3年所译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佛经,存唐写本、宋刻本等诸多版本。黑龙江省图书馆馆藏该经的第三百六十三卷写本,从书写年代、风格、流转过程考证可知,此经卷是清末著名版本学家杨守敬从东瀛购回,又递经清末书法家邵松年及其子收藏的不可多得的唐写本珍品。  相似文献   

5.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6,(5):121-125
《音学偶存》现存同治十二年活字本和光绪十二年刻本两种版本系统。通过考察,上海图书馆藏本实为活字本,而非刻本。活字本和刻本在内容上差异较大,活字本为未定本,刻本为定本。  相似文献   

6.
傅刚 《全国新书目》2023,(11):7-15+6
<正>本书分为三篇,上篇《历代〈文选〉版本著录汇考》从历代史志目录、官修目录、私人藏书目录中辑录有关文选的记载,梳理辨析,厘清《文选》的流传,最后形成综述,以期让读者对《文选》版本的流变及研究近况有大致了解。中篇《〈文选〉版本叙录》分类介绍了目前存世的各种《文选》写本、钞本、刻本,对国内外现存较早的《文选》版本一一作叙录。下篇《〈文选〉版本考论》对国内外文选藏本进行个案研究,从存佚分合、文本对比等方面精析《文选》不同版本的特点,对这些本子进行详细的校勘和考订,深刻阐述了这些版本的重要意义,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卢秀丽 《图书馆》2008,(3):121-123
辽宁省图书馆收藏一部汉满合璧三十二体《御制盛京赋》,原为清乾隆十三年(1748)内府精写本,一向被误定为"清抄本",本文予以探讨、更正。同年武英殿刻本汉满合璧三十二体《御制盛京赋》因其高超的书法艺术闻名于世,但经比较,精写本的书法更细致优美,属于版本极品,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8.
(原文扫描不清)辑佚价值,受到历代研究者的重视.国内现存版本除影印日藏宋本之外,其它均为明清刻本,大多由安国桂坡馆刻本而来.惟嘉靖十三年晋藩虚益堂刻本以安国活字本为底本,具有独特的版本特征,版本价值自当不与他同.今在梳理<初学记>版本系统和源流的基础上,据相关资科和晋潘本<初学记>本身的信息,对这二观点进行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9.
近年,学界关于《玉台新咏》的版本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刘跃进先生将现存的《玉台新咏》分为两个版本系统:一个为郑玄抚刻本系统,另一个是以明五云溪馆活字本、明崇祯六年赵均刻本、明崇祯二年冯班抄本为代表的陈玉父刻本系统。并充分肯定了第二个系统内冯班抄本之价值,云:"冯抄本于宋刻,而上述与赵本相异之处,也许宋刻即是如此,而赵刻本则有所改易也。宋  相似文献   

10.
旅顺博物馆本《列女传》为首次发现的写本时代《列女传》原文,根据其残留的文字对该写本式样进行复原,不仅得出一个新的写本式样,更重要的是《列女传》的流传史亦因此新证而大有改观。虽然在内容上无补刻本系统的《列女传》,但它的出现令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写本与刻本的区别不仅是书写方式的改变,因为王回的工作,刻本《列女传》的卷数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明实录研究》未能将现存的吴廷燮写本《明实录》作为一个重要的版本加以研究是一个明显的失误。吴廷燮写本《明实录》是抄本《明实录》中卷帙较完整的一部,多数抄自内阁明清档案,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古籍,通常是指产生于辛亥革命之前、具有古典装帧形式的图书资料,包括历朝的刻本、写本、稿本、拓本等。中国的古代图书典籍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古籍经历了龟册铜鼎、玉版石片、竹简木牍、丝缣帛书等版本时代之后,随着造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图书馆藏宋荣六郎刻本《抱朴子内篇》二十卷,是现存最早、篇目完整的版本。在梳理其版本及文献情况的基础上,考订此书为覆刻本,对宋代刻书业研究有参考意义。宋荣六郎本与敦煌写本、《道藏》本《抱朴子内篇》关系密切,为后世通行本的祖本,其文字内容优越之处众多。作为一个讹误较少、文献完整、刊印最早的版本,宋荣六郎本对《抱朴子内篇》文献整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校勘与辑佚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现存五代、北宋及南宋迄蒙元时期刻本实物书口版式的梳理,归纳出五代北宋时期刻本不刻鱼尾的书口特征存在五种版式,而此可以作为鉴定北宋刻本或其翻刻本的重要证据.同时讨论了南北宋更替所带来的书籍版式的变化,为认识中国版本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明实录研究》未能将现存的吴廷燮写本《明实录》作为一个重要的版本加以研究是一个明显的失误。吴廷燮写本《明实录》是抄本《明实录》中卷帙较完整的一部,多数抄自内阁明清档案,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汇辑舆图备考全书》进行全面研究,论证了此书的现存各种版本实际同为明崇祯六年版筑居刻本,探讨了此书四库禁毁版本问题,指出了《中国善本书提要》在整理方面、《四库禁毁丛刊》在选择底本方面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演繁露>,又作<演蕃露>、<程氏演繁露>.此书之名源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关于<演繁露>的卷数,现存本子中程大昌、陈应行、程覃等人的刻书题跋均未提及.宋元时期的史志著录亦各不相同,有六卷本、十卷本、二十卷本等之别.现存版本大体归纳为宋刻本与明刻本两种系统,两种版本系统之间不仅卷数不同,其内容亦有不同.本文拟对<演繁露>现存的几种版本进行考证,以辨其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18.
《尚书》是上古的皇室历史文献文集,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千百年来,释读文本甚多,而传抄、刻梓亦多。宋刻本作为最早的传世纸质文献,在保存《书》类文献时所显现出来的文物和学术价值毋庸置疑。而学者对其版本尤其是宋刻本的系统整理未见,基于此,本文对《书》类的宋刻本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著录,基本摸清了《书》类宋刻本的存世情况。  相似文献   

19.
"翻刻宋本"指刻书者以宋本为依据所进行的版本复制活动,包括被明清藏书家、版本家视为"翻刻本"、"覆刻本"、"影刻本"、"仿刻本"及"重刻本"的刻本。翻刻宋本概念的产生有其过程,并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版本递藏、研究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殷璠是唐代文学家,他辑选盛唐时期广为流传的诗歌,编为《河岳英灵集》,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在书中,殷璠表达了独特的论诗观点,对各诗人的评论也较为中肯。《河岳英灵集》在流传过程中,经历了由二卷本演变为三卷本。介绍并列举了现存于世的宋刻本及明、清刻本等古籍版本,对《河岳英灵集》古籍版本的著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