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从中日两国女子教育近代化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势差出发,论述了中日教育交流对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过程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包括促进了女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影响了中国女子教育制度的建立。对中国女子教育实践产生了影响这三个方面。论文指出,清末民初中日两国教育交流的全方位展开对中国女子教育思想的确立、学制体系的建立、女子教育模式的形成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晏阳初女子教育的主要思想是强调女子教育的重要性,他亲身推进女子教育实践,并取得突出成就,对推进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早期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中国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早期发展吴琼中国教会女子高等教育,是指基督教会及天主教会在中国(主要指大陆)所办理的女子高等教育。它包括教会女子大学中的教育,也包括其他教会大学中的女子教育。中国教会女子高等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既为中...  相似文献   

4.
杨慧 《现代教育科学》2003,(3):13-15,24
鸦片战争后,西方教会势力在中国所兴办的女子教育,开创了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先河。它率先偶办中国女子职业教育和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确立了男女平等的教育观,并形成独有的教学内容体系和管理制度,在近代中国女子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而女子教育的本土化,以及国人对女子教育的自觉重视和自发努力,才是中国女子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女子现代教育萌芽于“五四、时期。这一时期,在激进的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鼓动下,一批女子深切觉悟:欲求独立,必先在教育上力争男女教育平等。因此一场以女子教育平等为特征的女界教育革命兴起,深刻地冲击了几千年的封建女子传统教育,对传统的女子教育宗旨、方针、教育内容、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批判和改革,从而使女子教育发展进入了现代教育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普及教育和女子教育地位一定程度的认识,在一些因素的冲击和影响下,张之洞的女子教育思想得以形成。他重视女子道德教育和女子特色知识和技能教育,为女子教育地位的合法化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7.
清末的女子职业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的女子职业学校杭州大学教育系谢长法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女子是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的,然而,至清末,由于西方思想的广泛传播,教会女学的蓬勃发展,以及西方教育制度对人们的启示,要求女子受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于是,女学在清末象一颗破土而出的鲜嫩小草一样,在世...  相似文献   

8.
受社会转型的影响,中唐女子教育在承继以往的同时开始了新变;教育面上的相对普及,教育内容上的“德”,“才”并行,以及家庭熏陶式的教育方式共同反映出中唐女子教育的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9.
中国女子教育的传承与嬗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女子教育的传承与嬗变熊贤君关键词中国教育史,女子教育占中国人口一半的女子教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不道德、不人道;新文化运动后,伴随着“女子解放”、“男女平权”、“男女受教育机会均等”等口号深入人心,女子教育却出现了另一种偏颇,将...  相似文献   

10.
在封建社会里,女子被认为是弱者,没有资格与男子接受同等的学校教育,只能接受一些生活教育。伴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传教士出于特殊目的在我国创建女子学校。在中西文化交融时期发展起来的女子学校教育有别于我国传统女子教育,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对当代教育也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封建社会没有女子教育,到近代,女子教育问题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教会女学的影响,女子教育问题在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被提上日程.维新派同守旧派围绕是否开女禁、对贤妻良母的看法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维新派和守旧派关于女子教育的论争是近代女子教育史上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为女子教育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女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张謇女子教育思想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超越,同时,其后期的教育思想对前期也有超越。张謇女子教育思想的主要源流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亦是其重要来源,张謇对二者兼收并蓄并进行整合,其女子教育思想呈现着既旧又新、既传统又现代的特征。张謇创办的各种女校,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女子教育体系的基础。其独特的女子教育思想,在中国女子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世界第一部系统的女子教育专著韦石一在人们的心目中,欧美国家颇有尊重女权的传统,他们对女子教育的论述也发表较早。例如,古希腊的教育理论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二人,都主张改良女子教育。他们针对雅典女子地位低下的状况,倡议“男女六岁之前,受同一教育”。亚...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女子无才便是德”成为关于古代女子教育的一种刻板印象。实际上,中国古代女子的家庭教育是丰富多样的。自唐代之后,敦煌文献以及诗词、小说等文献中保存了更为具体的女子家庭教育内容。不同家庭的女子既要面对“重男轻女”的氛围,又享受“千金小姐”的优待。从更为详细的古代文献中可以看到,自唐宋至明清时期,大部分家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普遍会为家中的女孩子提供基本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女子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女子教育现代化对提高女性素质和民族素质,建设男女平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女子教育要实现现代化离不开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实现女子教育现代化的意义,指出了实现女子教育现代化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鲁迅在很多著作中都表达了他的女子教育思想。他揭露妇女的悲惨命运,歌颂具有反抗精神的妇女,对有关女子教育的思想进行了批判的接受和改造,驳斥了当时社会上盛行的“贤母良妻主义”教育,提出了女子教育的宗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女子教育真正意义上始于民国时期。民国初期政府制定的《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将女子教育平等的内容列入到学校教育制度中,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第一次使男女教育平等权在法律上得以确认。民国时期的女子教育和清末时期的女子教育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首先,女子教育的出现便是一项很大的进步,清末的女子教育并没有受到政府的支持,而在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从具体来看,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在法律保障、教学设计等方面较之前有了较大的进步。在民国初年女子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广大进步知识女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们批判封建礼教对女子的压迫和束缚,并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大力兴办女子学校,推广女子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显示了女性的社会主体意识。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发展有两方面:一是女子教育思想的发展,把妇女从"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了"男女平等"的现代思想;二是兴办女子学校,鼓励男女同校学习,把妇女从被剥夺受教育权的境地中解放了出来。  相似文献   

18.
女子教育,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对女子教育的论述,从理论上形成了自己的女子教育观和完善着整个生活教育学说;他对女子教育的推进和实验,在实践中为中国女子教育探索着发展途径,使中国女子教育跨进新的历程。为此,探究其女子教育的主要观点,明晰其女子教育观的发展过程,进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其女子教育的理论实践作出分析和评判,既有助于教育理论宝库的丰富,更有鉴于现时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卢梭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通过其虚构的主人公爱弥尔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历程向我们系统地表达了他独有的女子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他提出女子应受到公平良好的教育,对女子的教育方式应该是有别于男子、适合女子自身特点的,有利于女子各方面素质得到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卢梭的女子观和女子教育观无疑对当今世界的女子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教会女学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会女子学校是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女子学校在中国的兴办因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宗教目的而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它在开启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道路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