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胆小,并担心这种状况会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他们没有想到许多时候恰恰是他们自己给孩子种下了“胆小”的种子。 恐吓 孩子总有不听话的时候,不想刷牙啦、不想睡觉啦、不想吃饭啦等等。有些家长不是晓之以理,而是用虎狼鬼怪等来吓唬孩子。“你再不听话,就把你关在门外。”“你不听  相似文献   

2.
有些家长总是跟我说:“老师,我家的孩子在家里要是不听话时,我只要说:‘不听不听话,如果不听话,我就告诉你们的老师’。孩子听后总是乖乖的,看这招多灵。”其实,从教育儿童的角度来讲,做家长的别拿“老师”来吓唬孩子.偶尔用“老师”来吓唬孩子是可以的,但总的来说弊大于利.如果是性格内向胆小的幼儿,会对他们产生一种恐怖感,不敢上幼儿园,怕老师,胆子更加变小,  相似文献   

3.
我班的芃芃小朋友胆子特别小,在认识猫时,她见到小猫,竟吓得哇哇哭起来。经了解,原来芃芃从小跟奶奶生活在乡下,奶奶经常恐吓她:“你再不睡,大灰狼就从窗子里爬进来了。”“你再不听话,老猫就用爪子来抓你。”久而久之,芃芃对许多事物都充满了恐惧感。恐吓孩子的“教育”手段因为有时很“有效”而被不断地使用,但恐吓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将造成很  相似文献   

4.
一、怕被遗弃孩子最担心的,是怕得不到慈爱和被父母遗弃。父母千万不要用遗弃来吓唬孩子,不管是在开玩笑,还是在发怒的时候。比如,人们常常无意中在街上或商店里听到母亲对不听话的孩子大吼大嚷:“你要是不马上跟我走的话,我就把你扔在这儿!”这样讲,会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害怕遗弃之感,会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为此,当孩子不听话而使你无法容忍时,你最好是  相似文献   

5.
威胁说不会再爱他“如果你不按照我说的做,我就不再爱你了。”这种威胁通常不能实现。因为孩子很清楚这是谎话。欺骗孩子一次,你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得不到孩子的信任——孩子会认为你是个爱说谎的人。这样说会好得多:“我很爱你,但是,你的行为我不喜欢。”听之任之“你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我无所谓。”感觉到你们的漠不关心时,孩子马上会检验:“它”是不是真的。孩子在等待着,你们的指责是否会随之而来。因此,最好用朋友关系取代你们的漠不关心,哪怕是他的行为让你们很不满意。娇惯孩子“我可以自己做这些,我的孩子现在还做不了这些。”如果…  相似文献   

6.
“你再不听话,就去告诉你老师。”“你再不讲卫生就告诉你的老师。”“你再不做作业就打电话给老师”。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在管教孩子时讲这样的话。有些家长甚至对还未上学的孩子说:“现在不听话.等你上学了就有人管了,  相似文献   

7.
“老拐子”是南京地区的一个专门用语。在很多家庭中,一旦孩子不听话,家长就会用“老拐子”来吓唬他。一句“你要是再不听话,就会有老拐子来把你拐走”似乎比任何说服、劝导的方法都见效。原本大哭大闹、不肯就范的孩子一听见“老拐子”,便立刻变得顺从、乖巧。  相似文献   

8.
《顽皮娃娃》2009,(4):I0008-I0009
当孩子哭闹不止,或者以其他方式和家长对抗时,家长肯定会很生气。还可能会训斥孩子、打孩子或用把孩子关黑屋等方法来惩罚孩子,家长甚至还会恶狠狠地对孩子说出一些像“你怎么这么坏,你再这样,我就不要(喜欢)你了!”的话来威胁孩子。可是家长这样做不仅很难长期凑效。还会伤害孩子的感情,甚至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其实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部分家长与老师之间缺乏沟通,对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甚至与孩子在观念上存在严重分歧,造成沟通困难,进而对立。为此,教师在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应尽可能消除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负面影响。联系家长切忌告状如果老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以告状的方式,一味地说孩子的缺点,过于偏激,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常会没有耐心分析原因,规劝孩子的行为,往往以“你再不听话就站到阳台上去别睡觉”之类的话恐吓孩子。孩子在家里被打骂后,心理压力大,有的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内向,自卑心理重,有的则产生逆反心理,变得桀骜不驯,破坏心理特强。像这样…  相似文献   

10.
在偶尔一次和学生家长闲谈时,有几位家长很认真的对我说:“孩子不听话、不好好学习,你就只管打,我们没有意见。”这可能是淳朴的家长对教师的一种“重托”,  相似文献   

11.
一、说话误区 误区解读:有的教师往往在学生不听话的时候,就脱口而出“你再这样,不要呆在这个班了,到隔壁班去吧!”很多教师认为这是杀手锏。而实际上在短暂的实效后,也是一种不起作用的威胁方式。学生的灵性很高,会感觉到这种威胁是假的。而且,学生被大人欺骗了一次,不信任的阴影会长久地留下来,教师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成了说话不算话者。  相似文献   

12.
老马 《家长》2003,(Z1)
我在作心理咨询的时候,一位家长朋友向我诉苦道:“我那上初二的儿子这阵子可让人头疼了,你说往东,他非要往西,越来越不听话了。这不,暑假里你越说该起床了,他越赖在床上不动;你越说电视看多了不好,他越盯住电视不动弹;你越想给他讲讲道理,他越说不用你管……您说,多气人!孩子小时候可不是这样,挺听话的。现在,他怎么这样了?我该怎么办?”在我的家教心理咨询中,常常有家长朋友向我倾诉这样的困惑。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孩子的“不听话”?对策之一:理解先行从心理学角度看,少年期孩子“不听话”是心理断乳的表现。孩子少年期…  相似文献   

13.
今天,学校开家长会,作为班主任,我与每位家长都进行长时间的谈话。许多家长在我这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临走时都留下这样一句话:“孩子不听我的话,他听老师的话,请你多管教。”然后摇摇头,无奈地走了。“孩子不听话”这句话可以说包含了他们所有家长提出的问题。那么请问,什么叫“不听话”,孩子该听你什么话呢?在学校,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在家里,家长是教育者,孩子是受教育者。但是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是有严格界线的,它的角色可以是转化的。你什么时候扮演的是教育者的角色,什么时候不是教育者的角色;你在什么时候施教,你为…  相似文献   

14.
说话误区 误区解读:有的年轻教师往往在学生不听话的时候,就脱口而出:“你再这样,不要呆在这个班了,到隔壁班去吧!”很多年轻教师认为这是杀手锏。而实际上在短暂的实效后,也是一种不起作用的威胁方式。学生的灵性很高,会感觉到这种威胁是假的。而且,学生被大人欺骗了一次,不信任的阴影会长久地留下来,教师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成了说话不算话者。  相似文献   

15.
《红领巾》2005,(9)
中国家长习惯于在制止小孩做某件事情时连骗带吓,比如“不听话,鬼就来抓你”、“不听话,爸爸妈妈不要你了”。而美国人教育子女有一个原则:绝对不吓唬小孩,不用谎话来骗小孩。他们认为小孩的承受能力很低,大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会使他们睡不好觉、吃不好饭。有一个故事,一位中国父亲为了不让女儿吃口香糖,就说口香糖吃下肚会死人。哪知她记住了,有一天不小心吃下口香糖之后情绪突然十分低沉。父亲进退两难,没法排解她的烦恼,后来只得说吃一片问题还不至于十分严重,但仍然不能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对孩子,哪怕是善意的恐吓和欺骗也不行。不…  相似文献   

16.
换个说法     
今天午饭后,我带着孩子们去散步。途中,丁丁把唾沫吐在了小朋友身上。我马上大声阻止:“丁丁……”我还没往下说,就听见几个孩子说:“你再这样,我不喜欢你了!”“对,我不喜欢你了!”“我也不喜欢你了!”“哈哈哈……”我知道这几个孩子在学我说话。因为平时谁不听话,我总会说:某某,你再这样,我不喜欢你了。今天,听到他们这样说,我便换了一种说法:“丁丁,你这样做不讲卫生也不礼貌,唾沫应该吐在痰盂里。”我停了一下又说,“如果你不这样,老师就喜欢你。”孩子们也学着说:“不吐了,就喜欢你。”“我也喜欢你。”……虽然教育目的相同,但说法不…  相似文献   

17.
最近,南京的一些心理学专家在调查中发现,孩子最感恐惧的是家长对他们说出如下的话: 1.“傻瓜、无用的东西。” 2.“你简直是个废物。” 3.“你又做了错事,简直是坏透了。” 4.“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5.“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6.“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7.“求求你别再这样做好吗?” 8.“你做这件事,真让我伤心透了。” 9.“你若考一百分,我就给你买XXX。” 10.“你可真行,竟能做出这种事。”孩子为什么害怕听家长说出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18.
雨冬 《家长》2001,(Z1)
最近,南京的一位心理学家在调查中发现,孩子最害怕听到的,是家长这样的话: 1.“傻瓜,无用的东西!” 2.“你简直是个废物。” 3.“你又做了错事,简直坏透了。” 4.“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5.“我说不行就不行!” 6.“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7.“求求你,别再这样做好吗?” 8.“你做这种事,真让我伤透心了。” 9.“你若考一百分,我就给你买脚踏车。”  相似文献   

19.
家长忌语     
《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这段话要求我们做家长的要多给孩子鼓励,多给孩子认可,少一些批评。因此,家庭教育中家长应避免以下语言: 1.“你不听话,我告诉你们老师!”这种语言滥借师威慑服孩子,易使学生与老师产生隔阂,从而不相信家长的能力。可换成:“你想,你们老师是怎样教你的呢?”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常听到一些年轻妈妈这样恼怒地训斥孩子:“为什么你总是不听话?”“为什么每次下雨你靴子里都有水?”为什么……”的确,孩子调皮,令家长头痛,可是,很少有家长这样问过自己:孩子为什么会“调皮”呢? 一、生长发育需要“调皮”学前儿童心身发育是很快的,特别是学前期,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机能明显增强,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