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种方式的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柯青红 《体育教学》2008,(12):34-34
根据学生来自于农村的特点,他们在家中都了解一些生产活动的常识,本课充分发掘课堂资源:一是利用闽北山区农村特有景象春季插秧,二是采用情景教学,将第二册的语文教材(北师大版)《插秧》一课与体育教材内容有机整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查维克 《体育教学》2008,(8):107-108
一、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材选择紧紧围绕着体育新课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这一基本理念,在设计中注意了学生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据此进行了教材处理,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体验了体育学习与活动的乐趣,在成功的体育中满足了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如在“强身”环节的设计中:在第一层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体育器材进行有效地学习与锻炼。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抓体育应当教育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目的,拟定计划,指导活动,配合体育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具体工作我是这样做的:一、组织指导“三操”活动“三操”是学生每天都要参加的体育活动内容,作为班主任要学会领操,掌握正确的动作,能够指导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班主任不能把“三操”只看成是体育教师的工作。“三操”活动,既要锻炼学生的身体又要注意培养良好的班风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活跃了情绪,得到积极休息,从而以充沛的精力投入下节文化课的学习。二、抓好体育参赛每个学期学校都要开展一些生动活…  相似文献   

4.
课的简介本课以体验观察、启发思维、合作互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练为主旨,着力体现兴趣性、互动性和特色化、个性化。在分析和处理两个主题内容(快速跑和柔韧素质)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去操作的。1.导入与热身课前活动就让学生充分展现她们的个性,教师以学生朋友的身份,主动融入学生群体之中,很自然地走向过渡。采用蛇行、圆形等图形变换跑,既起到热身作用,又与主教材快速跑相呼应。然后一套双人操,在鲜明的音乐节奏声中,学生的身体由静到动、逐步活动热身,同时让学生与同伴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渐将课引入主…  相似文献   

5.
高奔 《体育教学》2023,(3):46-48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立德树人、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以教材为依据,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心理和生理需要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勇敢消防员”情境化主题,以“消防员学本领”“营救灾区”“消防灭火”为主线进行教学,学练过程中小组之间采用多激励、多积极评价的语言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技术动作,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同时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勇克难关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6.
一、课的构思 本课是刚升入二年级的小朋友,孩子的好动、好奇、好仿、好胜,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对通俗上口的东西记得快,对表扬鼓励的话乐意听,对新颖有趣的活动愿意参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征,通过“故事”、“情境”、“唱游”的形式对教材进行处理和再创造,使学生在身心处于负荷较宽松、欢快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简析爬行和爬越是人体基本活动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技能,是一项深受低年级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内容。本课精选了一些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爬行、爬越动作,如:鳄鱼爬、海狮爬、大象行,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表现欲望,拓展思维,举一反三地创造更多的动物爬行动作,促进学生身体灵敏与协调素质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基本活动能力。二、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各种模仿动物的爬行体验,能掌握基本的爬行的方法,合作完成一些情境创设,促进灵敏、协调素质和协作能力的提高。三、教学内容和形式导入部分:以春游活动“参观红…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做到准备活动的多样化,体育教师可以自己制作一套准备活动系列卡片,其中包括定位徒手操(基本姿态操、基本部位操、击掌操、拳操、女生操、波浪操、武术操以及国家公布的成人广播体操、少年操、儿童操等)、行进间徒手操、双人操、双人练习、棍操、球操、跳绳、肋木练习以及健美操等。定位徒手操可编制5—6套,其它各类由易到难各编1—3套,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可以因人施教。根据学生年龄与性别的不同而分别采用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l、变换做操队形在做操队形除了采用常见的二(四)横队外,要不断地变化队形,可让学生排成圆形、半圆形、V字形、门字形、口字形、三角形、菱形等。这样学生往往觉得新颖有趣,别具一格。2、变换操的练习形式和内容在做徒手操时,变换操的花样,力求做到内容不变形式变。如做行进操、双人操、击掌操、模仿操、健美操、武术操、卡通操、配乐操、韵律操、素质操等,并交替变换和交错组合,使学生不知不觉地高质量地完成操的动作,并逐步对徒手操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3、持轻器械操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多安排一些轻器械操。如棒棍操、…  相似文献   

10.
任课教师:吴兴德水平五(高一年级)羽毛球班第10~16次课一、本课的设计思路本节课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战术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以教师为主导,结合时令,创设情境,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发学生间互动、交流、探究式地练习,领悟主教材的内涵,达到完成学习目标的目的。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复习正手扣杀及挑球,学习发球战术和攻后场战术。2.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我校根据水平五目标设置的选项模块内容,是广大学生喜爱的…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执教的水平二(三年级)《田径:迎面接力跑》一课在2023年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十四城市第八届中小学优质体育课展示研讨活动荣获一等奖并现场展示,现将本课的设计思路与大家分享。一、教材分析迎面接力跑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二第四章第一节跑的练习,是身体基本活动的重要内容。这一教材对提高学生灵敏素质和反应、协作能力具有促进作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指导思想本课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侧重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对其进行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环保意识的培养),又不乏其个性的张扬,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教材的开发与艺术化(教材处理)教学内容为新版《体育与健康》(2001年国家教育部试验课本),初一新教材中的合作游戏和趣味投篮。整堂课以“南水北调”为主线创设情景。1.情景导入———“探渠引流”问题背景的提示:北方地区的干旱无雨,水资源的缺乏,南方地区水源丰富;角色的确立:接到上级…  相似文献   

13.
健美操(Aerobics)意为“有氧运动”.它起源于生活及人们对人体健美的追求.健美操是一项集音乐、舞蹈、体操美学于一体的运动.以徒手或持器械进行有氧运动为基础,运动中体现出健、力、美的特征.健美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健身健美操,分为有氧健身操、热身操、踏板操、搏击操、哑铃操、街舞等;另一类是竞技健美操,有单人(男单、女单)、混合双人,3人或6人等.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 发展学生奔跑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课以水平四教材——“合作跑”为主教材,本次课是这个教学单元的第一次课。我根据水平四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学习和发展的需求,本课我对田径中合作跑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拓展,  相似文献   

15.
陈启兴 《体育教学》2008,(8):126-127
一,指导思想 本课结合青少年学生向往新事物、充满想象及时尚前沿的特、点,把本课设计为“校园交响曲”,把相对枯燥的快速跑教材融入其中,希望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中以“体验观察、启发思维、合作互动”为主线,力求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既有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练,又有学生问的合作学习,将“生生互动”融入课堂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本课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运用模拟情景教学方式,将运动技能的学习与健康教育的学习有机结合,以有效促进学生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和行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老翁垂钓非在鱼,童稚儿趣寿南山”。钓鱼活动集郊游、健身、娱乐、怡情、养性于一体,是老年朋友康乐身心的一项重要活动.许多离职休养的老于部喜欢钓鱼活动。为把这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起来,总参北京塔院干休所于1989年秋成立了钓鱼协会,经过14年来的  相似文献   

18.
郭立勇 《体育教学》2003,(4):28-28,29
一、设计说明本课在《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设计中,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着眼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体悟、自主探索、合作与交往;合理组合学习内容,并开展不同学习领域的研究;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尝试,从而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二、学习内容1)巧用竹竿搬运果实;2)竹竿舞。本课主要围绕“竹竿”设计了既动脑、又动手的趣味游戏。主教材是“竹竿舞”。竹竿舞是我国黎族、傣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体育活动,它是利用竹竿组织游戏,有节奏地进行来回敲击…  相似文献   

19.
中学体育教师上好技巧课的经验和方法很多,很值得我学习,根据我多年教学中粗浅的体会,下面我谈谈怎样才能上好技巧课。在确定了本年级教材后,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课的任务和目的。教师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体操技巧项目的想象中,任体操的小海鸥自由自在的飞翔。检查学生着装不能流于形式,最好能达到合体不影响活动,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准备活动应多做些队列变化和新颖的图形变化,或者走体操步,并且尽量能配以音乐(在条件允许下)。在做活动关节和压韧带时或做定位操、或做行进操。也可在小垫子上进行,准备活动要做与本课主教材技巧有辅助作用的动作。在男女教材不一样的情况下,可男女分组轮换,也可用分组不轮换。  相似文献   

20.
郭立勇 《体育教学》2009,(11):28-28
1.教材分析 本课以跨越式跳高为主教材,是水平二跳跃教材的重要内容,主要是进一步学习助跑与起跳的基本动作方法,体验两腿摆动依次过竿的动作方法,发展弹跳能力与积极性。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惧心理,用“橡皮筋”代替竹竿降低跳跃难度,通过自主学练、小团队合作、分层教学,让大部分学生能跳过60~70厘米的高度,助跑与起跳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单脚起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