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是高等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身体素质是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各种机能的能力;是衡量学生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对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水平、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着重要影响。但目前全国不少大学的体育教学不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学生在大学期间身体素质提高很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较低。从82年12月出版的《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的研究》一书中看到:〈见表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过去的中小学体育教材中、少年儿童的运动竞赛中或体质调查中,速度指标多采用60米跑。一九七九年国家体委、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组织的对全国十六省市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的调查,也是以60米跑来作为身体素质的速度指标。而国际上大多是以50米跑来作为速度指标。为了便于进行国际比较,近几年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教育部颁发的《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等相继改为以50米跑作为速度指标。这种改变确实有利于我们今后进  相似文献   

3.
张伟  吕玉军 《体育科技》2011,32(1):63-65
针对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体质状况下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体质、心理、运动技能水平不足的现象,通过实验研究应用运动处方教学对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校体育选项课中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改善了大学生心血管功能,增进了健康,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有明显效果,其教学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效果显著,推动了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人的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对增进高中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中阶段是身体素质发展的有利时期,应抓住时机,扬长补短。通过对150名高一、高二学生的追踪调查与研究,发现通过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转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改善教学氛围,优化课的结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掌握锻炼方法,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改善学生健康状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对广西大学九二级女生四年体质状况进行追踪调查与分析,认为她们第一、二学年期间体质状况基本是好的,尤其以第一学年为最好提高也最快。说明广西大学第一学年的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质的提高是比较成功和卓有成效的。但在第二学年有些指标(如50m、800m跑)开始下降,说明第二学年的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重视不够。而第三、四学年(尤其是第三学年)学生体质大幅度下降,也说明第三学年停止上体育课对学生体质的发展影响极大。建议当前以"竞技运动"为核心的体育教学尽快转变到以"健身体育"为核心的体育教学体系上来,以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身体素质是反映人们体质的重要方面。身体素质的好坏,对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以及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身体素质的发展对改进体育教学,增强体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摸清成都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情况,针对他们身体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研究少年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变化规律,是科学地对少年儿童进行早期运动训练的重要依据。据国外报道,日本、苏联和东欧等国都比较重视研究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趋向。在我国,有关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情况,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敏感发展的研究近年来才有人问津。武汉体院青少儿体质研究小组,探讨了湖北省青少儿身体质的发展情况,并以年增长环比的几何均值加一个标准差作为临界值,初步确定凡属期”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儿童时期,是长身体、增智力的重要阶段。在从事体育教学或课外锻炼时,预防外伤是体育教师的重要责任。这一时期,学生身体体质和神经系统都不同于成年人,因此我们应对青少年和儿童体育运动的外伤特点有一定了解,才能更有效地预防治和疗。一,青少年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在少儿时期,一方面学生条件反射形成快、模仿力强。学习动作快,所以掌握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非常有利。另一方面,中枢神经系统突奋过程占优势,爱疲劳,精  相似文献   

9.
赵霞  王帅 《体育学刊》2015,(2):77-80
以1995年我国学生体质监测各项指标出现全面下滑为节点,对这一时期学校体育思想以及体育课程改革进行分析,认为改革呈现出身体运动弱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从单维向多维转变中,体育功能的泛化模糊了强身健体的本质功能;1992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学大纲颁布实施10年间经济迅猛发展,生活方式巨变,大纲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出现身体运动相对弱化;1997年高中阶段体育教学大纲减少了实践部分课时,降低了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在考核中的比重;课程标准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理论上尚未健全以身体运动为基础的新体系,体育教师课程意识与能力的欠缺弱化了体育教学实践身体运动的有效性。建议应充分重视体育课程身体运动弱化的倾向,以改善运动不足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身体素质发展的年龄性别特征与体育教学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与年龄性别的关系。要求体育工作者,根据学生各种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和男女生的性别差异,抓住时机,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  相似文献   

11.
<正> 要搞好《锻炼标准》的修改工作,一是要有正确的指导原则,二是要用科学的方法。我国体育锻炼标准是国家为了实现体育的根本目标而制定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一项体育制度,它体现了国家对增强广大青少年儿童体质的基本要求和目标。《锻炼标准》的主要任务是激励广大青少年儿童经常地持久地锻炼身体,促进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服务。根据我国体育锻炼标准的性质和任  相似文献   

12.
构建大学生体质最优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健身运动处方和常规体育教学两种教学模式的实验对比,探讨和研究大学生体质最优化的教学模式,为推进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和促进大学生健身的科学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面的依据。本研究按随机抽样原则在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05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个班,其中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两个班作为对照班,进行健身运动处方教学和常规体育课教学的对比,实验期为1年,以验证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等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对增强、改善学生体质有显著效果,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是实现大学生体质最优化的一种有效可行、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符合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近几年来,国内外中小学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中小学体育任务、教材内容、考核项目等,都是围绕着增强学生体质这个出发点去考虑和安排的。体育教学大纲的说明部分明确指出:“有些简单易行,发展身体素质有效的教材,要争取课课练,使之有适当的密度和运动量。实践证明,全面身体训练的水平愈高,掌握运动技术就愈快愈好。学生在练习中所产生的错误动作,往往是由于身体素质(力量、  相似文献   

14.
1979年以来,在对学生体质调研过程中,我们陆续积累了有关学生身体发育、生理机能的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数据资料。这些资料对分析学生体质变化,改进体育教学工作起了重要作用。八四年开始,我们结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试点工作,对学生体育发展的各项指标又做了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近年来我们又进行对高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及其横向联系的研究。对学生德智体中有关各项指标进行调查统计,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进一步阐述高校体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发挥高校体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实施体育选项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运动技能教学,忽视学生身体素质锻炼的现象较为普遍.可以说,这也是推行体育模块选项教学后,学生体质仍得不到有效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如何做到既能让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有效提高,又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关于我校实施学生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协同发展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以供各位同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在中学阶段,从哪个年级(年令)开始男女分班教学,是长期以来,有所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根据1980年辽宁省青少年儿童体质测试资料,对沈阳市和第四中学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整理,重点对中学12岁男女学生的形态、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在中学阶段,男女分班教学,应从初中一年级开始(12~13岁)为宜。二、数据来源 1、沈阳市(12~13岁)男女生形态、素质和运动能力等共11项指标。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少年儿童的身体发展,很多国家花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例如,日本从1976年开始,就规定119所中小学作为“增强体力推进学校”,开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科学研究工作。在中小学体育科学论文中,着重研究如何使学生自觉地锻炼增强体力。美国的《体育及格测验标准》、加拿大和法国《身体素质测验》,都提供了如何科学地评价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冬季较长,上好冬季体育课对完成全年体育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提高少年儿童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对气温的调节能力;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难的坚强意志,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所以,应从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出发,上好冬季体育课。一、制定冬季体育教学计划的原则首先要注意教材的全面性。这是由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既有下肢的,又有上肢的;既有局部的,又有全身的;既有发展一般身体素质和某些机能的,又有发展各专项身体素质和系统机能的。否则,内容单一、枯燥,  相似文献   

19.
一、体质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学校体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工作要做到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就必须研究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发展情况,从学生体质的实际出发来组织教学和训练。一个地区、一个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如何,不能只看培养了几个运动尖子,在比赛中夺得了多少冠军,而更重要的是必须看大多数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万米接力跑     
<正> 跑是人的基本活动之一,在劳动、生活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它是田径和其他各项运动的基础,也是各级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增强学生的体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和培养勇敢、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