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经济比前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但北宋经济在它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北宋经济的繁荣并非建立在商品生产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封建政府的严重束缚;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主要服务于地主、官僚和贵族的统治和奢侈享乐的需要。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加重视,就会导出许多偏误。  相似文献   

2.
“钱荒”问题始终是影响北宋王朝的一个重大经济问题,具有明显的集中性,更是由社会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除了北宋发达的商品经济要求大量的货币之外,当时人们盛行窖藏、佛教流行、大量铜币外流、王安石的解铜禁之法等各种因素也加剧了钱荒问题.  相似文献   

3.
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引起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变化,而对于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情况,远不是“上升”或“下降”所能表达的。程氏的“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贞节观,在当时并没有完全得到士大夫和一般平民的认可,他们对妇女的贞节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其实,在两宋尤其是北宋,妇女的地位也并没有因为理学的兴起而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4.
周金华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6):14-19,58
汉初社会经济严重凋弊,再加上“重租税以困辱之”的抑商政策,商品经济基本萎缩。惠帝、文、景之时,实行“开关梁,驰山泽之禁”,大力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发展,商品经济亦迅速恢复发展起来,到汉武帝时出现了繁荣景象。汉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汉代社会经济(包括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二、汉初“黄老政治”与“休养生息”政策,为汉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三、社会消费需求的扩大,是汉代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四、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格局,为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北宋时期,伴随商品经济的繁荣,戏剧也迅速发展。试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为主要考察对象,根据书中对汴京社会场景的记载,分析北宋戏剧的历史地位、演出场所、演出情景等。  相似文献   

6.
北宋经济发展超越前代,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本商末”的思想逐渐被打破。统治者为提高政府财政收入,从宏观政策上放宽对商业发展的限制;士大夫为富国或利己,多提倡“重商”的经济政策与新思想。在“重商”政策的影响下,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趋利思想兴起,形成了“惟利是从”的社会风气。这种趋利思想的形成对北宋社会发展的影响,从正面来看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始推动力,从反面来看造成了官场腐败与社会崇奢之风,是北宋灭亡的原因之一。北宋较为宽松的商业政策是社会趋利思想形成的基础,社会趋利思想又影响了北宋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走向,体现了国家制度与社会主流价值观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中,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商品经济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哪些发展契机?有哪些不良冲击?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地发展教育?教育怎样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服务?……所有这些,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经常碰到,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教师再也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关起门来教书,教育改革也绝对不能只在教育本身这个封闭系统中进行。走出校门,去了解商品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把教育改革置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之中,统筹考虑和进行,这是时代的要求。讨论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仅拘泥于议论诸如“把商品经济的竞争机制引入教育”、“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拜金主义盛行,严重地冲击着学校的德育”、“把经济活动引入学校(校长应抓钱、破墙开店、发展校园经济)”等问题,未免失之简单、肤浅乃至庸俗。商品经济作为“基础”,其对教育的影响大都不是直接的,其根本的影响是借助于上层建筑的“中介”实现的。因此,深化“商品经济与教育”的讨论,应当挖掘更深层的一些问题。例如,在政治思想领域,弄清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某些上层建筑,使之在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诸方面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找到社会主义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关于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近几年《教育研究》杂志和有些省市都组织了专题讨论。我省尚未举行有关的学术会议。现特邀部分著名专家、教授和颇有建树的学者撰稿,办成此“笔谈会”,以聊补阙如。期望该栏目能对读者深入研究此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正视和研究现代私有制。政治权力可以直接进入的经济,不可能是商品经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问题的正确解决是个根本性的大问题。亚洲“四小龙”不足以证明在集权政治下可以推进商品经济,它们的经济发展另有条件。照搬“四小龙”犹如“全盘西化”一样。  相似文献   

9.
北宋商人的长途贩运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时期,随着漕运业的大发展及赋税政策的改变,在运输业中粮食、茶叶成为商人长途贩运的大宗商品,秦汉以来流行的“千里不贩籴”的经营思想被打破了。商人们长途贩粮、贩茶,不仅加强了南北之间的经济联系,扩大了商品流通范围,而且使农业生产地域专门化的趋势得到加强,给自然经济带来冲击,从而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北宋开封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市场的空前繁荣,是与当时行之有效的物价管理紧密相联系的。开封对商品价格的管理主要包括对价格制定、价格调整以及对市场物价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检查。北宋开封市场商品的价格,法律规定多承唐制,主要实行国家统一宏观管理,官署、行头、行户三者共同或单独负责定价、议价的方法。当时制定价格的措施主要有二种:其一,是由官署、行头、行户三方共同商议,按商品的成本、质量确定商品的销售价格。宋政府规定:开封“依令,每月旬别三等估”。(《宋刑统》卷四)“天禧二年  相似文献   

11.
综观中国封建社会,就封建统治者对待商人的政策,总的来说是抑商、贱商。但到了北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商业有了极大的发展,统治者对待商人和商业的政策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这就导致商人的社会地位在北宋有了很大提升。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钱荒”是流通领域的货币短缺现象。一般认为铜钱的贮藏、销毁和外流是北宋“钱荒”产生的重要原因。其实北宋“钱荒”的根本原因在于北宋铜钱的价格低于自身内在价值,铜钱贬值导致北宋铜钱大量退出流通领域。而政府贮藏则在相当程度上加快了铜钱退出流通领域的步伐,是北宋“钱荒”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我国建立、发展以来,促进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的富裕,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在党风、社会风、政府廉洁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和商品经济(本文所称的“商品经济”皆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关系吗?如阿评价商品经济的全部社会后果?对这些疑问,人们有不同的回答。一些同志认为,生产力标准是判别经济、政治、道德、艺术各种问题的唯一标准,商品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政治、道德等方面就只有促进的、好的作用;道德等  相似文献   

14.
北宋是中国封建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时期,然而历史学家认为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弱小的统一中原的汉王朝,常用“积贫积弱”概括之。那么,如何理解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呢?  相似文献   

15.
论词的传统与东坡词定位及创作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的传统和正宗应追溯到隋唐的民间词。民间词与诗骚传统相承。晚唐五代和北宋初中期的令词是词的“变调”,而这个“变调”形成了北宋词的“新传统”。苏轼以复古的形式为更新的手段,突破了北宋词的所谓传统,给词以新的生命力,造就了两宋词坛的辉煌,并影响了词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6.
“唐文三变说”是关于唐代散文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发端于中唐梁肃,发展于北宋姚铉,至北宋宋祁的《新唐书》基本定型,有着鲜明的发展脉络。《新唐书》之“唐文三变”说,较之前人,最大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陈子昂为初唐文风变革的先驱。  相似文献   

17.
商品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商品生产者和商品交换者的素质,关系到我国商品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德”的要素对一个人具有定向、导向、支柱和激励的作用。“德力”是劳动力有机构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无疑是教育为商品经济健康发展服务的关键一环。加强学校德育,应从目前社会生活、学校教育和学生思想道德面貌的实际出发。应该肯定商品的等价交换,在客观上能够刺激  相似文献   

18.
晓亮同志在《经济研究》(1991年第2期)发表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面临的新挑战》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质”的论断。并主张,“要按照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改革所有制”,“理顺各方面经济关系”等等。该文还把持不同看法的观点,指责为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新挑战”,“是反复”,“是后退”。这是一个关系重大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正>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十二月,宋辽双方签定的“澶渊之盟”是北宋时期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这个盟约不仅在北宋历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同时对契丹的经济文化发展更产生积极的作用。历来史家对“澶渊之盟”多持贬议,认为盟约是北宋的耻辱,且压抑了北宋国力的增强,致使北宋在我国古代史上留下软弱无能的形象。其实,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本文认为应当从双方历史背景及盟约对双方的实际效果来评述,才可以得出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实质是商品经济,其经济关系和运行规律首先要符合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定。因此我们首先考察商品经济中这三者的一般关系。“平等”在西方经济学中,通常指社会成员收入的均等化。我们这里所说的“经济平等”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平等经济关系,为区别二者,我们把前者称为“社会公平”,把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