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文学光辉灿烂,但在世界上的影响很有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翻译问题,译本能不能被译语读者接受直接关系着原作的影响力.通过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对《狼图腾》的英译本进行了评析,指出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把握住译入语读者的阅读期待,采用必要的翻译策略建立最佳关联,让读者顺利地领会原作意图,最终使原作在译入语环境中得以生存继而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文诗歌意象丰富,译者在翻译时应将诗歌的文化意象忠实而准确地传达给译语读者,当译文的语言文化信息与原诗不符时,译者要采取适当的翻译补偿手段,使中国诗歌的文化意象为译语读者所知晓和接受,从而通过诗歌翻译传播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3.
忠实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但诗歌翻译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不能恪守忠实,译者除此之外,还要再现原作的意境之美和音韵之美,要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使译作与原作"神似"。  相似文献   

4.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由于译者对诗歌意境的把握的出入、汉英语言表达的差异以及文学意象文化内涵的不同,往往造成了翻译过程中意境美的损漏.译者只有深刻领悟和体味原文,谙熟原语与译语的语言及文化差异,采取直译为主兼顾意译的翻译策略,灵活运用翻译技巧,方能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再现原作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5.
论关联理论对异化翻译的解释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明示—推理的交际行为。首先,原文作者把其交际意图明示给译者,由译者对其意图做出推理;其次,译者再通过译文将其明示给译语读者,由译语读者使用正确的语境假设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做出正确推理,实现原文与译文的最佳关联,并取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而其对直接翻译的论述更是为异化翻译的运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是,异化翻译的应用也要考虑到译语读者的认知环境,要有限度,这也是关联理论对异化翻译的约束力。因此,关联理论对异化翻译具有极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翻译认知理论与译者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关联理论,翻译也是认知过程,而译者是沟通源语作者与译语读者、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桥梁。因此,翻译认知活动的主体即译者,既要推断出源语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和意图,又必须对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作出正确的判断,特别要处理好原作、原作者和译语读者的三元关系,从而有效地发挥其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联理论是一种以认知为基础的交际理论。交际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明示-推理、创建最佳关联的过程。关联翻译观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静态的语码转换,同时也是一种动态的认知推理过程。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应该认清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这种交际的翻译观和传统的忠实翻译观并不矛盾,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翻译效度和信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中外翻译界一直视庞德为"叛逆者",认为其译文存在太多误译或创造性翻译,违背了翻译的首要标准忠实。然细观庞德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庞德有其忠实标准。在其诗歌翻译实践中,庞德努力寻求与原作诗人的心灵契合,强调诗歌语言的能量与细节来再现原作诗人的诗性体验与诗性情感。庞德的这一忠实标准与传统译论的忠实标准有所出入,属于另类忠实,却不失为对诗歌本质的追求,不乏真知灼见。在此意义上,庞德努力寻求诗歌精髓的忠实再现,堪称诗歌翻译的忠实实践者。  相似文献   

9.
安家莹 《海外英语》2022,(17):11-12+17
中国古典诗歌是一种蕴含意境的独特文学体裁。由于中西方文化和诗学存在着巨大差异,翻译出一篇受目的语读者喜爱的诗作并非易事。许渊冲先生和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都在古诗英译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相比于许渊冲的译文,庞德的译文更受西方读者的喜爱。两位译者同为翻译大家,但是西方译者的译作比深深了解中国文化的中国译者的译作更受目的语读者的欢迎,这一现象值得研究。该文从苏珊·巴斯内特的“种子移植”观点出发,从情感和意象两方面对比分析了许渊冲和庞德的译文,发现许渊冲注重对原文的忠实,并且倾向用韵律表现古诗的音乐美。庞德倾向于使用改译的策略,将中国古诗的意境移植到西方的诗学土壤中,使译文更容易让西方读者接受。这点发现也许有助于中国古诗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0.
杨晓丽  安静 《文教资料》2011,(2):31-33,88
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译者站在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进行跨文化交际。译者在源语认知环境中寻求关联并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作出动态适应。关联理论在W.J.F.詹纳尔的《西游记》译本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詹纳尔为翻译《西游记》中的文化内容,采取了多种手法,主要有直译法、意译法、替代法及注释法。本文通过评析具体例句指出,在翻译涉及文化内涵的文本时,译者应灵活采用翻译方法,在忠于原文作者和忠于译语读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实现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1.
误译是对直译和意译的曲解.误译包括死译和胡译.死译不是直译.胡译也不是意译.汉译英中以死译的情况居多,而死译的结果造成翻译不足或翻译过头的错误.避免误译可以采用直译法、调整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无论什么文章都不可避免地涉及文化,因此,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汉译英的文化翻译技巧包括:文化信息的方法、重组文化信息的方法和直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13.
翻译教学是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来教,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培养良好的翻译工作习惯,学会初步的翻译技巧,了解一定的翻译理论,具备基本的翻译能力.翻译赏析在翻译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翻译教学的现实意义、翻译批评的现状和标准、翻译批评的对象、性质及作用,阐述了翻译教学中开展翻译批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翻译教学的意义、翻译批评的性质和作用,阐述了翻译教学中开展翻译批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纽马克将文本划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号召型文本三大范畴。文中着重对表达型文本的英译实践为例,分析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在表达型文本中的具体应用和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不同国家的语言均反映着其特有的文化现象,这构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种种障碍。解释性翻译在文化交流中将不同语言文化的独特之处以及文化背景加以详尽的解释,起到了移植文化的重要作用。主要探讨了解释性翻译在汉英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以实例说明运用解释性翻译传达中文专有名词、概括性词、缩略语以及谚语、典故、歇后语等文化负载文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陆秀英  周灵 《培训与研究》2009,26(9):122-124
回译是以译文为原文的翻译,曾被广泛用来检测译文的准确性以及研究对比语言的特征。除此之外,回译也是培养翻译能力,尤其是提高翻译应试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翻译能力以及相关检测翻译能力的一些翻译考试,围绕着翻译能力各个方面的培养,着重强调了回译在针对测试翻译能力细节的各种考试中的应用性和实践操作性,认为回译训练能够很好地促进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俄两国关系愈发密切。从互办俄语年、汉语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媒体年到两国元首国事访问,从文化到外交,愈发彰显两国的密切关系。本文以2018年普京在总统就职仪式上的讲话为分析材料,分析了全译策略中的增译法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翻译课是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在外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理论指导下从事翻译技能训练的实践,以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